呆王溺宠嫂嫂不乖_075 叫你往我心口捅刀子兼洒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75 叫你往我心口捅刀子兼洒盐! (第2/3页)

,那顾还卿的初期目的也就达到了。

    好剧必须配好乐,如此才能相得益彰,达到珠联壁合的效果。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好的音乐可涤荡人的灵魂,唤醒人们心灵内在的情感,好的歌曲同样能带给人极大的震憾,厉久弥新!

    恰好这首《路随人茫茫》的歌词和意境搭配在一起天衣无缝,且是古风,顾还卿信手拈来,让罗先生帮忙找两位民间艺人,一人弹一人唱,试试,如果可行,便用来作罗先生每次说书前的开头曲和结尾曲。

    她对演奏乐器的艺人的要求不高,会古琴、洞箫、琵琶、笛子、二胡、葫芦丝,任何一样皆可,但对唱曲的艺人要求较高——音色必须好,最好有一把天籁之音的好嗓子。

    罗先生是说书的,认识许多民间艺人,他说他有一位朋友,是盲人,身世堪怜,但嗓子好,二胡拉的娴熟无比,且能边拉边唱。

    顾还卿一听就满意,且不说她相信罗先生的为人,只说她未穿之前,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在路上看到一位盲人静静地拉着优美的二胡,那曲调时而激昂,时而悲凉,吸引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她便是其中的一员,偶尔还会把爸妈给的早点钱放在那盲人身边的一个罐子里。

    罗先生的这位朋友姓梁,人称梁生,从小双目失明,父母双亡,四处流浪,靠拉二胡卖唱为生。

    顾还卿没有多少和盲人打交道的经验,她只知道盲人的听力一般比正常人好,对音乐更加敏感,从理论上来讲,是比一般人更加适合学音乐。只是她自己对写曲谱实在不在行,赶鸭子上架,写出来的自己都不认识……

    没曲谱,万金油罗先生也表示无能为力,顾还卿黔驴技穷,无技可施之下,她只好硬着头皮把原曲唱给梁生听,能不能领会,那就看梁生的本领了。

    纵是照本宣科,好在慕还卿这身体的嗓音不错,婉转柔媚,不逊于天籁之音,完全没有她担心的荒腔走板。梁生听的频频点头,直说如果不是卖唱这行业让人瞧不起,他会劝顾还卿不必花那个冤枉钱请人,自己唱就行了。

    ……顾还卿很想对梁生说:卖唱哪里让人瞧不起了?咱们那里会唱歌的都是巨星!

    总之,梁生的领悟力超高,她唱了一两遍,人家便说可以了……

    果然是高手在民间!

    顾还卿很伤自尊。

    梁生一袭青袍,一副弱骨,五官清瘦,眉间盈满哀而不伤的气质,那没有焦距的空洞双眼望着虚空处,透着漫漫孤寂。

    他只有二十六七岁,坐在色彩绚丽的花鸟屏风前,却给人饱经沧桑之感,骨节分明的瘦长手指拉着二胡,不卑不亢,脸上不带任何情绪的唱着带了淡淡惆怅,却让人荡气回肠的《路随人茫茫》。

    他的表演没有花俏,却极具大家风范,让人陶醉。

    一曲完,满堂听众还沉浸曲中那种历经浮华沧桑,夹着丝丝忧伤与颓废的意境里,不能自拔。

    “啪!”

    罗先生凶狠地一拍惊堂木,人们顿时被骇了一跳,个个如梦初醒,然后就见罗先生微抬下巴,一脸倨傲之色地道:“各位看官,欲知聂小倩与宁采臣……”

    他吧啦吧啦一大通,无非说了一些勾人瘾头的吹嘘之词,最后以“欲知后事如何,看官明日请早”做结束语。

    “罗生,再讲讲嘛,我饭还莫有吃完咧!”有食客站起来要求。

    “对啊对啊,正讲到精彩处,你不讲了这不缺德吗?你叫我们这一晚上怎么过?”

    “我可捱不到明天了,罗生直接告诉我结局吧!我给你打赏还不行吗?”

    其他人也纷纷要求罗生接着讲。

    罗先生把惊堂木往怀里一惴,微微一笑,和蔼可亲,与先前傲慢的模样相去甚远:“各位父老乡亲,罗某只拿到这么一截话本子,这会打算去取明儿的,敬请诸位谅解,你们吃完的便赶紧散了吧,明儿再来,别妨碍某的东家做生意。”

    众人纷纷发出失望之声,却也没有为难罗先生,但是他们也不走,三三两两的围着桌子一起议论宁采臣与聂小倩……

    “咳咳,顾姑娘……”

    站在院子里一棵杏花树下,正透过窗房偷偷观察大堂情形的顾还卿立刻转头,直视来人。

    少女唇红齿白,青丝若瀑,一双墨眸亮若繁星,宫少陵直觉无法逼视,俊面微微泛红,他把手放到唇边,掩饰性地咳了咳,眼眸含笑的望着她:“是这样的,我听说这话本子是你写的,那聂小倩和……”

    “不是我写的,故而我也不知道结局。”

    宫少陵微怔,据他所知,这话本子明明是顾还卿写的,可她为什么要矢口否认?

    顾还卿莞尔一笑:“你没听罗先生介绍吗?《倩女幽魂》乃柳泉居士呕心泣血之巨作,我只是捡了个大便宜,柳泉居士字留仙,其他一切不详,你若不信,可以去查。”

    《倩女幽魂》取自《聊斋志异》,因为心虚,顾还卿用了蒲松龄的别号柳泉居士,及他的字留仙,对外也不承认是自己写的,只说是柳泉居士给她的,她只是负责誊抄。

    知情者只有罗先生,不过罗先生是她的“神枪手”,两人狼狈为jianian,获利分成,她得大头,罗先生得小头,但这也比罗先生以前光说书强——这一点,从今这本书一开讲即获得满堂彩便可以看出。

    所以她也不怕宫少陵去查。

    她既不愿承认,宫少陵也不强人所难,换了个问题:“那曲子呢,不会也是柳泉居士所作吧?”

    “那倒不是,词曲皆为黄霑所做。”

    宫少陵浅眯双眸:“黄霑?”

    “你不认识,不过你可以去查。”这句话用来对付宫少陵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最合适不过了。

    见顾还卿回答的滴水不漏,宫少陵索性不问了,与顾还卿谈起生意:“顾姑娘,照今儿贵店这势头发展下去,以后的生意只怕天天会爆棚,不说其它,你这地方只怕小了点,会对贵店的生意有所局限,而且人手也不够,你有什么想法吗?”

    他说的这些,顾还卿其实也考虑到了,今日开张还算顺利,天公也作美,虽不风和日丽,却胜在没落雨——若狂风骤雨或飞沙走石,对店里的生意势必会有影响。

    先前费心思的在树上贴字条,和拉横幅做广告的方法也起了点作用,不过作用不是很大,因为古人识字的在少数……

    再就是宫少陵等富家公子邀张三、喊李四,带了不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