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6 只是传说而已 (第1/3页)
“娘,御龙氏不是什么鬼东西。【】@乐@文@小说xs520.” 姬十二从轩辕黛手中接过羊皮卷,放到顾还卿面前的紫檀圆桌上,缓缓地道:“据说,前人养龙有专门的人才,国家设有‘豢龙氏’和‘御龙氏’的官职,豢龙氏是专门养龙的,御龙氏则专门驾驭龙。” “豢龙氏?” “御龙氏?” “养龙?驯龙?” 众人瞪圆双目,表情各异。 “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何以春忽然拍了拍桌面:“据说是夏朝的刘累因驯龙有术,深得夏帝孔甲赏识,封其为‘御龙氏’,而之前,御龙氏的官职则由彭姓的‘豕韦氏’世代担任,豕韦氏衰落之后,便由刘累继任。” “是咯是咯——!我也听说过这种说法啊!” 浅浅兴奋的拍着额头道:“我小时候听说,说是舜时董父精于饲龙,被舜帝赐为‘豢龙氏’,殷商那时候设有养龙的官职,到夏代这种官职还有保留,我那时还小啊,听到这种说法好向往好向往啊!就一天到晚捧着腮望着天上,想着这世间是不是真的有龙,不会是别人杜撰出来骗人的吧?” “所以我特别喜欢龙,尤其是黄金龙!”浅浅十分认真地总结,并强调自己的爱好。 这也说明了她为什么对姬十二的那个九龙玉玺格外的感兴趣,甚至想要十八条黄金龙,全是因为儿时的传说,导致她对龙这种生物格外的憧憬和喜欢。 这里做一下说明: 有史以来,历代皇帝坚称自己是龙种,是龙的化身,是真龙天子,受命于天,是天的儿子,代天帝而管理人间。于是,龙成了帝王的象征。 而着龙袍,坐龙椅,龙图腾,也成了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 因此,龙的形象只能由皇室使用,寻常百姓乃至官吏,都不可以使用龙作为装饰,否则便是犯上不敬之罪,不过,这只限于龙的形象,对文字却无限制,莫说姓龙了,就是名字带龙字也是可以的,只是需避讳君王的名字。 但是,这条规定是在元朝以后出现的——在元朝以前,百姓是可以佩用龙饰品的。 及至明朝,皇帝为了使自己的权威不受到挑战,对龙纹进行*统治,从此龙纹被皇家彻底垄断。 目前,由于大越对龙的统治尚未实行*,故而浅浅可以肖想龙饰品。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由于得姬十二提醒,众人纷纷发言。 轩辕黛原来没有往这方面想,此时也道:“《遁甲开山图》荣氏解曰:降北有阳石山,中有神龙池,黄帝时,遣阳先生养龙於此,帝王历代养龙之处,国有水旱不时,祀池请雨。难道这羊皮卷上的御龙氏……与此有关?” “可是……”顾还卿微敛着眉说道:“孔甲养龙不是个传说吗?他的那两条‘龙’,极可能只是两条大鱼,据说他造了两个火池,抓来四条大龟命刘累喂养,把鱼说成是天赐的龙,以谎骗天下,愚弄百姓。” 神话故事中,孔甲是夏朝的第十四位君王,年少时就喜鬼神活动,继位后,大兴庙台,经常在神台上举行迎神、宴神、降神、送神的活动,百姓纷纷效仿孔甲,举国上下巫风盛行。 孔甲还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养龙。 龙这种动物据说具有灵性,圣君在位时常出来献瑞,当年舜在位时,南浮国曾从地脉里挖出两条龙,献给舜作为瑞物。舜把它们养在豢龙之中,到禹做了天子,也养。 刘累原本家世显赫,上代做过天子,就是帝尧,不过,传至刘累已经没落了,只好到豢龙氏那里去学养龙的本事。 豢龙氏祖上叫董父,为帝舜养过龙,颇有真才实学,舜很夸赞这个年轻人,让他做“豢龙氏”的官,并赐他姓“董”,从此世代相传,成了豢龙世家。 “无风不起浪,也不可能全是神话传说啊。”浅浅实在太崇拜龙了,挺怕顾还卿一句神话传说,便把她的偶像说没了,或是归为虚无:“不然怎么传的有鼻子有眼,神乎其神?” “你那是叶公好龙。”顾还卿笑话她:“倘若你真爱龙,刚才羊皮卷在你手上,你岂会吓得魂飞魄散,甚至将之扔给黛宫主?” 浅浅不好意思的摸眉毛,声若蚊蚋地替自己辩解:“我那也是一时不察啊,乍然见到我心心念念之物,惊喜太巨大,难免会受宠若惊啊……” “……”众人,好一个“受宠若惊”!他们今日皆“受宠若惊”了一回。 顾还卿不是古人,对神话传说向往归向往,却不会当真,因此说道:“总而言之,没谁见过龙,都只在一些传说中听过,所以咱们也不必太当真……” 但她的话未说完,却被轩辕黛打断:“卿卿你说的也不对,我见过龙,民间也发生不少见过龙的事,甚至还有天降坠龙的奇事,不信你问阿春和十二。而且我祖上曾经有人见到过龙,并非一个人见到,是一个人先发现,然后喊大家一起看,也不是幻觉,他们都是清醒的,也看得清楚,此事轩辕族里有记录可寻,十二也知道。” 这下算打开话匣子了,何以春和易冬暖,以及列御火,甚至连一直缄默不语的冷奕都举起见过龙的例子,他们有的说是亲眼所见,有的称是道听途说。 一时间众说纷纭,气氛空前的热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