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_第二十一章:宫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宫殿 (第1/2页)

    火焰渐渐平息。

    国宾馆舍失火,场面混乱无比,甚至引来执掌徼循京师的中尉亲自查看。

    但好在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除了几间馆舍被烧成灰烬外,来自燕国的使团并没有出事,正副使者和进献秦王的国礼都完好无损。

    若说损失,恐怕就是混乱中使团死了个驾车的御者。

    赵佗提着骑阳的首级回来了。

    荆轲与蒙裕交谈完,见赵佗回来,一直紧绷的心也放松下来。

    “我一路追踪,发现他快跑到某个官署附近,情势紧迫,我来不及询问,只能先将其斩杀。”

    赵佗低语解释。

    荆轲点了点头,骑阳知道些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死了,赵佗也回来了。

    “明日依旧按计划行事。”

    “唯。”

    赵佗应诺。

    秦王选定的日期不可更改,燕使觐见之事早已昭告天下,只要燕国使者和宝物没出事,就算把行人署的馆舍全部烧了,也不会改变日期。

    ……

    秦王欲兼并天下,虽已灭韩、赵,但强楚、富齐犹在,统一之路还有颇多困难。

    所以秦王大肆宣扬燕国此次求和献礼之事,意在昭示秦国威严,以及对待臣服之国的仁慈,用以分化齐、楚两国。

    有时候适当的怀柔外交,所发挥的作用比一味的战争要大的多,若是能借此让某个大国心甘情愿的投降,那可比百万大军还有用。

    故此秦国准备了两国邦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之礼。

    九宾者,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

    从前四等的爵位也可以看出,这是天子方能使用的礼仪,原本是周天子在大朝会时接见天下诸侯的最高礼仪。

    若在春秋之时,众多诸侯霸主虽有僭越之心,但多多少少还会顾忌一点,给周王室一個面子,不会这么张狂。

    可惜如今已是战国末期,周天子都被灭了,再使用此等礼节根本不会有什么顾忌。

    秦王接见燕使时使用九宾礼仪,实际也是在宣示自己即将成为天下共主,好让燕、魏、楚、齐的君王们认清楚当今形势。

    如今的大秦,再也不是当初被诸侯鄙视的戎狄之国。

    清晨,咸阳宫钟声大作。

    五大夫蒙裕率领仪仗亲至馆舍,郑重的迎接燕国两位使者。

    “呼……终于开始了。”

    赵佗深吸口气,见荆轲面不改色的登上使者轺车,他亦整了整身上的华贵深衣,理了理腰间的黄金钩带,踏上了属于他的使者副车,立在那八尺伞盖下。

    足有五百人的仪仗簇拥着燕国使团,驶出馆舍所在,进入咸阳大道。

    早已听闻燕国献礼之事的咸阳庶民,全都早早的等候在街道两旁,看看这难得热闹。

    “燕使,快看燕使!”

    “你们看,那个后车上的燕国副使,他怎么会这么年轻?”

    “是呀,看面相不过十之五六,这等年纪竟然能做一国副使,我看啊,定是燕国的某个大族子弟。”

    耳边传来阵阵喧闹和议论声,赵佗闭上眼。

    深吸口气。

    再睁开眼时,他已神色从容,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

    车队一路穿行,过了横桥,进入渭水北岸,来到咸阳宫的宫城南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