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乱局 (第1/2页)
今年是比较混乱的一年,无论后金还是大明,都是如此。 大明这边,先是鞑子入寇,围困京师,天下震动,然后是袁崇焕杀了毛文龙,闹的沸沸扬扬的,接着是袁崇焕被下狱赐死。 由于鞑子入寇,崇祯皇帝恼羞成怒,下令将当时的兵部右侍郎王洽等人,全部下狱,着实是杀了好几个官员。结果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武将从此开始拥兵自重。 后金那边,本来就对阿敏非常不满的皇太极,也找到了借刀杀人的机会。在入寇结束,从大明内地撤退的时候,他故意安排阿敏留守遵化、永平、滦州、迁安等四城。 面对蜂拥而来的数十万明军,阿敏不敢抵挡,直接下令弃城逃跑。逃跑前,阿敏下令将四城的民众全部屠戮,一个不留。 皇太极就以此为借口,解除了阿敏的兵权,最终下令将他软禁一直到老死。 阿敏获罪后,其名下的镶蓝旗转归济尔哈朗所有,济尔哈朗由此成为地位最高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继承了阿敏的庞大家产和人口。 济尔哈朗虽然是阿敏的亲兄弟,但是素来和皇太极交好,和阿敏这个哥哥在很多问题上都合不来。皇太极的亲信实力,由此得到大幅度的增长,自此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对他构成威胁。 多尔衮三兄弟就更加不用说了,在被牛家军抽冷子灭杀三成多的将士,连上好的战马都被夺走了近三十万匹,以及几乎全部的财宝和华夏青壮,自然是被皇太极重责。 三兄弟都被罚交出十个固山的族人,并入到豪格的正蓝旗当中,使得豪格成为了两黄旗之后,最强大的势力,得意到了极点。 皇太极这一路组合拳打出来,其直系领导的两黄旗和两蓝旗,占据了大清帝国近七成的战力,其皇位变得前所未有的安稳。 关外形势稳定有序,朝着大局将定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中原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流贼大部分都已经投降、被朝廷招安,但是情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尽管崇祯皇帝朱由检一再要求内阁有所动作,将流贼尽快打散剿灭,但实际上因为拖沓的执行能力,还有侥幸心理的缘故,内阁没有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行为。 洪承畴和孙传庭,一个留在河南,一个回到西安,根本就没有把兵力用在威胁罗汝才等部的上面,总之大家什么都没去做,就是这么错过了大好的分化瓦解流贼的机会。 谷城的张献忠,投降之后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在谷城,遇见一个算命先生王又天,他给张献忠算了一卦,称其“贵不可言”。张献忠一听这个话,便觉得自己有天命,开始跟军事参赞潘独鳌、徐以显商议再次谋反的事情。 潘独鳌是个生员,因为跟人争田地干不过,愤而投贼,徐以显则是一个狗头军师、诡计多端。两人教授张献忠所谓的“孙吴兵法”,还大肆发展军备,打造狼牙棒、连弩等武器。 这边在磨刀霍霍的准备重新造反,那边的熊文灿还在忙着打击弹劾他湖广巡抚余应桂,对张献忠一再的迁就,就怕他在谋反。朝廷要求他分解张献忠所部的命令,根本就没把它当一回事。 张献忠在谷城设卡收税,cao练军队,准备再次谋反的消息,熊文灿天天都接到侦察兵的汇报,就是没有任何动作。甚至到后来,谁再说这个话,他就收拾谁。 驻扎谷城的是云南副将龙在田,其任务是监视张献忠,限制他的举动。结果这个家伙在谷城,收了张献忠当干儿子,两边经常搞互动联欢,和谐得一塌糊涂。 张献忠私下里让人散发谣言,说滇军在谷城军纪败坏,祸害地方。 说真的,滇军的军纪也确实不怎么地,因为是外来的军队,祸害地方也没啥心理压力。谷城地方上的士绅,都是些没啥远见的土财主,纷纷上奏,要求调走龙在田。 熊文灿如愿上当,果然下令龙在田的部队回家。张献忠“依依不舍”的欢送,厚礼送过去,派人一路送到了贵州,终于确定这货真的是回了云南。 十二年五月初六,张献忠动手了,杀谷城知县阮之钿,监军道张大宝投降。拆毁城墙,放出囚犯,抢劫县库,陈洪范派驻谷城的官员马廷宝、徐起祚被胁从贼。 造反之后,张献忠攻击房县,知县郝景春固守,派了十几个人去求援,都没有回音。驻防指挥使张三锡开门投降,郝景春等士绅被杀。 张献忠复叛,罗汝才等跟着就动了手,投降的首领大部分都跟着再次造反,这时候中原大旱,百姓无食,树叶树皮都吃光了。 张、罗等再叛之后,立刻得到了大批的百姓跟从,左右是没饭吃,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