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第1/1页)
若是说写东西是我的梦想,倒不如说是一种放松方式。 长期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下工作后,寻找一种解压方式是很必然的一件事。有人下棋,有人唱歌,有人跑步,有人踢足球,而我的放松方式,便是关上房门,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把脑子里那些奇怪的故事写下来。 毫不夸张的说,我的这颗脑袋里,除了已经完结的这本《老街事件簿》,还有至少五个能够写成长篇小说的故事,当然,我也会一点一点把它们写下来,事实上,现在我的第二部作品已经完成了第一卷,粗略计算,2017年上半年就可以完结。 我从不把写东西当成是我的一种赚钱方式,因为它似乎永远赚不了钱。对我而言,这只是一种放松、休闲的娱乐活动。就好像有一个人,下班后喜欢进厨房亲自做菜,一个小时后,他的菜肴摆满了餐桌,房间内rou香扑鼻。而写东西的区别只在于,它需要不只一个小时,它也没有rou香,充其量只会有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什么香。 聊聊这本书吧。 这本书是从2015年的12月份开始动笔,啊不,动键盘,完成于2016年的8月。历时八九个月。但是从广义上讲,这本书并不是这么短就形成的,它真正起源的时间,是2013年的6月份。 那个时候,我正在像所有法学生一样,艰难地准备着国家司法考试。为了保持应付考试的体力和耐心,我在每个周二的下午都会去球场踢球(和写作一样,足球也是我坚持了十几年的爱好),踢过球后,我会去学校附近的市场买一只烤鸭,再买一瓶冰糖雪梨,然后回宿舍,洗个冷水澡,换上松松垮垮的衣服,一边吃一边看《老友记》。吃饱喝足后,我就搬着小板凳,坐在阳台,拿着电脑幻想着什么。那个时候,这本书的雏形已经形成,我幻想有这样一条街,它与众不同,开着许多有意思的店铺,我甚至想象我也在其中开了一家什么。但那些幻想落在电脑上后,只是一段段不成文的文字。我那时候还没有能把它们组织成小说的能力,只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然后时间到了八月,因为司考越来越近,我只能暂时将这梦想搁浅,但它们一直都存在,从未被丢弃,直到从事律师职业的第二年,也就是2015年的12月,它们在脑袋里越积越多,我担心再不把它们写出来,我会炸。 于是就像哈利波特里,邓布利多教授的冥想盆一样,我把它们择了出来,形成了我的第一部作品《老街事件簿》。 这本书里的一切人物,都有我身边的人作为原型,除了将他们稍加点缀,基本上保持了他们的性格和外形。熟悉我的朋友,一定能够在书中读到他们认识的人,幸运的话,他们甚至可能读到他们自己。比如,乌鸦林沐的原型是我的一位画家朋友,打鼓的晴美是我很熟悉的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阿柚和意章是我所认识的感情最深厚的一对朋友,简弥和简生,咳咳,我有一对双胞胎堂妹。 至于清音······ 想说的话还有很多,但现在什么也想不起来。 感谢一众人。 小妍,是这部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对这部作品,我听取了很多她的意见,那些对我来说弥足珍贵。我会记得那个下午,她在遥远的东北,用手机告诉我她的所有感受。 马克马克,是一位我不认识的书友,因为起点的特殊设置,我永远无法知晓ta究竟是谁,但我感激ta无论是凌晨还是清晨,雷打不动对我的作品的支持。 岩岩,谢谢你的那句评价“如清水一样细细流淌的文字”,那对我来说是赞赏。 不二,你是我书中某个主角的原型。 浅先生,谢谢在写东西时,你的一路关照和鼓励。
还有陈部长,赵律师,花和尚,以及所有关注这本作品的朋友。 那些支持,对我来说,弥足珍贵。 或许有一天,我可以在某本书的扉页上写下你们。 也或许它永远不会取得什么成功,但无所谓了,我只是在尝试生活的各种可能性。 感谢你你你你你你,和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