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8)袁大总统密秘寻找国宝 (第1/1页)
1912年3月,南北和谈成功,清帝退位,袁世凯接替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自此到1913年3月宋教仁案发生的一段时间,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和孙中山为领袖的南方革命派之间度过一段“蜜月期”。 袁世凯坐了临时大总统之后,他第一件事想要做的是,找到真正的传国玉玺。 他觉得自己做了临时大总统,以后的天下就是一人一姓的天下了,而要想让自己的位置坐的稳,那只有拿出真的玉玺出来。 才能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身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一坐总统的宝座之后,他并没有为此停止下来,虽说也开始进行着一系例的改革活动。 可对西方的一些事情根本就不了解,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延用古制最好,那样就可以让自己的位置坐的更加稳定。而要想延用古制,那就得有一个明正言顺的说法。 而这个说法,那就是拥有延用了几千年的传国玉玺,可这个传国玉玺在赶走傅义之时,以不知去向。 没有皇帝的玉玺,就如同当年王莽一般,被身边大臣所嘲笑的白板皇帝,另外,这明不正言不顺,自己的位置自然也坐不牢稳的。 而要找到传国玉玺,那只有在傅义身上下功夫了,他派出的人以进行了逼宫,最后还是一无所获,可这并没有让他死了心。 在他看来,明的不行,那只有用暗的了,而这件事情,自己亲自出马,自然还是不方便,也不符合当时的自由潮流。 这时他马上想到了段祺瑞,段是自己的部下,要是让他派子高身,在民间和皇室间寻找,一定会有传国玉玺的下落。 主意想好之后,有一天,他密秘招见了段祺瑞,段不知总统招见自己为何事,马不停蹄的赶到了袁世凯的住处。 两个相见之后,袁大总统暗示他坐下来,然后轻声的问道: 最近逼宫,对传国玉玺并无所获,到让我这个大总统坐的有些不踏实呀! 段是何种身份,一听这话,马上就知道内涵了,看了看一脸不愉快的大总统轻声的说道: 您叫我来,是为了这事,不过,现在傅义以跑到日本所管辖的使馆里去了,你看,我用不用派人暗中看住他,获许有所收获。 袁世凯晃了晃头,好半天才轻声的说道: 在逼宫那天,我就看出来了,傅义看样子也不知道真正的传国玺在那里呀!不过,慈禧以前的身边的旧臣袁大总统都调查过了。 他们确实见过真正的玉玺,只是八国联军入关之后,在就没有谁看到过它。] 也就是说,慈禧当年怕传国玉玺在大乱之时,被侵略者们夺走,所以从那时起就早早的作好了准备,不知道隐藏到那里去了。 不过,事情以很明显了,要说傅义不知道传国玺的下落,到是能说得通的,可那些当年跟随慈禧的老臣,我询问过一些,也都说不知道。 想当年,元人被明赶出中原的时候,他们把传国玺带到了沙漠,想借此以后要是有机会,好复元大业,打回中原。 最后,并没有如意,接下来,明朝并没有死心,派出很多大内高手,频频出没于沙漠地带,寻找元朝后代,最后玉玺找回。 让明朝顺理成章的坐稳了江山,而大清朝入关之后,他们最初说找到了传国玉玺,接下来,又弄出很多假的传国玺。 这也就是说,当年他们这么做,对中原历史太过于了解了,知道能有这么一天,所以早早的就将传国玉玺搞出很多的花样来。 使得民间对传国玉玺真假难辨,众说纷纭,而无论怎么说,当年的清朝旧部,也都传出话来,说他们看到过真正的玉玺。
也就是说,这枚传国玺就在几代清朝皇帝中传下来,当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可能他们对传国玉玺早早的就作好了安排。 既然是这样,我今天找你来,在你的军中挑选出几个精良之士,暗中打听有关传国玉玺的下落,如果有了明确的消息,就马上向上汇报。 段其瑞听了这段话,坐在那里愣了很久,此刻正是天下大乱还没有稳定之时,关于传国玉玺很多有实力的军阀都在密秘的寻找。 既然这枚传国玉玺真的存在,那肯定跟那些宫女们有着密切的关系了。 他自然读过有关中国的历史,每个朝代的更替,都会有一个大乱,在这大乱之时,有准备的皇族,就会密秘的将传国玉玺转移走。 要是没有准备的,那传国玉玺肯定就留在宫女或者太监们的身上,而当他们逼宫的时候,对每一个宫女和太监都作了严密的搜身。 尽管这件事情做的很周密,同样没有发现传国玉玺,既然是这样,那有没有可能在慈禧最后的几年里,以早早的就将传国玉玺转移了出去呢! 他正想着,袁大总统又说道: 我们也作了很深的谈查,这枚传国玉玺很有可能在慈禧在世的时候,就以做好了准备,当时她被迫离开京都那一刻。 她就应该想到了传国玺在身上以是很不安全了,为了安全起见,在那一刻里,她会不会更早的做好了准备工作呢! 女人做事的风格和男人是不相同的,她们宁可玉碎,深藏,也不想让八国联军们得到这块国宝,而她又能将这枚国宝藏到那里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