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仇录_第十章 木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木铃 (第1/2页)

    飞檐楼靠街的窗位,两个老男人对坐饮酒。

    “常帆,换你去江南吧。这边有之行看着,你轻松了这么久,轮也轮到我偷闲了。”

    “你也知道,这些年我就是跑跑腿,若是去接手江南那摊子,我可应付不来。”常帆咂了一口酒,直接上手拈了颗花生米扔进嘴里。

    “哎呀,在我面前,作何谦虚,再说江南那边早已步入正轨,我手下又皆是循规蹈矩之人,无需多费心思,你就当在长安一样。”

    “南北有异,江南旧部虽遵从你,却未必心甘情愿听我调遣,我还是选择安心留在长安跑堂。”

    常帆又斟了满杯,一饮而尽,继而将空酒杯放在桌上,虽未掷出声,黑陶杯底却还是裂开了一道痕。

    “这些年你尽心尽力,又是与我同年入会的元老,大家怎会不尊重你?莫不是你为现在的安逸找借口?男人还是有点追求好,难不成你当年的宏图大志都被这跑腿的活计消磨殆尽了?”

    崔尚锦言语犀利,装模作样地端起酒杯送到嘴边却并不喝,翘起食指抹了抹唇上方的八字胡,暗地里贼溜溜地盯着对面的人,将常帆脸上微妙的情绪变化尽收眼底。

    常帆回想起幼年时常家也是长安大户,父母一家人去在乡下置办的小院歇暑时,被山贼残忍杀害,兄弟俩被管家张老头护着跳进枯井里躲过一劫。

    天亮后张老头带他们逃回长安,立即报了官,可官府不愿为老弱之言冒险捣匪窝。

    两人记下当日之仇,誓要勤练武艺,既为雪恨更为替天行道。

    只是常帆天资愚钝,不是练武之才。

    后来因缘际会,结交了很多江湖上的义士,那晚仅十人赤胆剿匪,却大获全胜,大家互称英豪。

    今昔对比,想到年轻时的万丈豪情,常帆不禁自嘲,不自主地叹了口气。

    崔尚锦视机而行,继续煽风:“你我结义多年,我与之行均已享到妻贤子孝之福,你却还是孤身一人,做大哥的自然忧心忡忡,食之无味啊。你想想,等过几年风苔他们都及冠了,你岂不成了笑话,你作为大伯,还哪里有威严可谈。”

    “你讲的这些与我是否去江南有何干系?”他以微醺的醉态戏谑地反问,这一辈人都擅长伪装,为了所谓的面子。

    本想再斟一杯,可酒杯已经被捏得裂开,常帆不敢再轻举妄动,只能乖乖拿在手里。

    “江南美女如云啊,近水楼台先得月,你去江南,就当帮我的忙,顺便挑个顺眼的成家立室。”

    “……你十年前不是说花南美女如云吗?”

    “我这不是考虑到娶妻娶贤吗?江南姑娘人美心善,又知根知底,而且我存些私心,那边有些事情需你出马。”

    “那等这边交待好我再去江南寻美。”常帆已然在考虑。

    台阶已给到这地步,崔尚锦没有耐心再交涉下去:“不用犹豫了,时不我待啊。就这么说定了,我已叫人帮你收拾好行李了,你直接从这出发吧,一帆风顺。”

    “......崔尚锦,你这个老狐狸。”

    自从常帆被崔尚锦忽悠去江南之后,跟翰林院传递信息的事就都落在了常之行的身上。

    也没来得及仔细交接,只能根据常帆从飞檐楼离开时临时写下的书信找人。

    先拿上木铃去了儒风画坊,掌柜说翰林院那边还没有派人过来,只能请常之行回去等着。

    清虚道人已经被皇上召到宫里一个月,那些半年前得以幸免的寺庙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又被摧毁了大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