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低语时_第一章 少年-红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少年-红饵 (第1/4页)

    案零序

    杀戮,即是罪恶。

    案一少年

    一红饵

    盛安城奉水河以南的这片老城区建在铁路沿线,开发得早,但辖区划分得乱,早先没着手规划,拆迁改造这事一直没人管。后来改旧建新声势滔天,城南高速发展的产业园区和奉水河北岸的核心商圈把老城区团团围住,显衬得几条老街格外的破败寒酸。

    直到最近几年辖区整合步入尾声,老城区和城南开发区正式合并更名为奉南,省重点也从市中心拥挤的老校址迁到师范大学对面,原先倒贴都没人要的老旧小区突然就成了香饽饽,各地开发商蜂拥而至,急不可耐地在师范周边这几块眼瞧着报价水涨船高的地皮上大动干戈。

    谁成想,没了围墙倚仗的倭瓜架当场砸倒了仨闲凑热闹侍弄蔬果的老头老太太,救护车折腾了半个小时才把伤员抬上车,家属直接把开发商和医院打包告上法庭,这事儿闹起来就没完。

    “拆”字一画,莘宁东路老夜市能摆摊儿的日子也就没剩几天。

    奉南区没有正儿八经的商业街,师范附近只有莘宁东路上这片昼伏夜出的野生夜市可供精力旺盛的大学生肆意消遣,重新启动拆迁的公告甫一张贴,未来一半年都没地儿就近撒欢的大学生们当即开始爆发性消费,夜市流量屡创新高,街边餐馆也跟着被迫狂欢。

    老夜市挨着省重点的路口有一家网红烧烤店,店门前等位的塑料凳摆了一溜街,私拆阳台搭建的二层门点里人满为患,店老板李三扯了旧灯泡架在人行道上,又露天支了五张桌板。

    临近拆迁的街面上一撮一撮地堆着废弃装潢砂石瓦砾,骤风一卷,糊满油污的白炽灯泡扯着电线无序地摇摆打转,晃动出昏暗斑驳的光圈。

    肖乐天在深秋生冷的夜风里燥出一脑袋的汗。他从夜市推搡的大学生身边缩着肩错开身,下意识地扶了一把挂在后腰的手铐和伸缩警棍,挤到烧烤炉子跟前,眼巴巴地盯着没人看管香气四溢的烤毛蚶。

    “顾队,莘宁路派出所刚接到了警情电话,说是夜市路口吵起来了,正常出警吗?”

    夜市里纠纷遍地,耳麦正见怪不怪地汇报各布控点的实时情况,肖乐天“咯嘣”一声咬碎提神的薄荷糖,憋屈地蜷在烤串炉子旁边的桌子跟前,又累又饿有点儿晃神,挪蹭半天捡了个没人坐的塑料凳子想歇脚,还没等屁股坐稳,混杂着电流干扰的训诫就顺着无线电猛地敲向他的脑袋:“吵架都吵到你眼皮子底下了肖乐天!傻了吧唧杵那儿干嘛呢?回头看一眼!”

    小警察被点名道姓骂得一激灵,恍然发觉耳麦里吵嚷的动静由虚渐实立体环绕,循声回头看过去,眼瞧着身后凑热闹的都要堵到路当间,起身拔腿就往人堆儿里跑。

    自打三中搬到莘宁东路这儿来,这条杂乱的夜市街就成了重点高中生家长的心头大患。

    三中附近新建的学区房还没交房,奉南新开发的地段有点儿偏,家长接送的时候就看这夜市街不顺眼,隔三岔五就以影响晚自习氛围为由要求撤摊——但“摆摊文化”在老街并不受限,家长投诉无果撒泼无门,只能就地取材,抓着李三这家开在路口的烧烤店再三为难。

    李老板五短身材,人又胖,吵了几句就一屁股墩在地上喘。旁边有女学生打电话报警,这家长立马又转头指责起女学生多管闲事,一句“家长花钱是让你们女生大晚上出来在男人跟前指手画脚搔首弄姿的吗”,直接点了炮仗,当场就要打起来。

    女生脸皮薄,争辩不过,转头委屈地哭了。

    旁边围观的同校男生一看,这都被人欺负到头上了,哪能坐视不管,“噌”地就蹿上前。

    肖乐天被这阵仗唬得傻眼,赶紧冲上去把撸袖子的男生拦腰扛回来。派出所的两位民警同志挤过人潮姗姗来迟,劝架打圆场忽悠了半天,先散了散围观扎堆儿的学生,把歪在地上装死的李老板提溜起来,三令五申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