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兵车行 (第1/1页)
公元184年,因****义车裂之因,尊为大贤良师,天公将军的张角,提前在二月,与地公将军张梁,人公将军张宝,召集教徒,在冀州起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一极度特色的宗教口号,标志着黄巾起义,正式开启。 凡起义者,皆头戴黄巾,亦统称为太平道之黄巾。 短短一个月时间,揭竿而起者不计其数。 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地,黄巾肆虐。 官府被烧,官吏被杀,士族被屠,金银被劫。整个中华大地,可谓如火如荼。 黄巾军势如破竹,占领各郡县,京都震动。 灵帝拜何进为大将军,镇守京都,命卢植北上冀州,与张角主力周旋。命朱隽,皇甫嵩各领一军,讨伐豫州颍川之黄巾军。 同时灵帝命各州刺史,征集郡县之兵,平叛各州的黄巾起义者。 而陈平所在的徐州,亦在三月初的修禊日,爆发了黄巾之乱。 天色微亮,徐州城,南城门,可谓是人海茫茫。 今日,徐州刺史陶谦,亲率大军,沿专署运粮驿道,辗转各郡,应对大方黄巾军。而其下武官,则直奔各乡县,打击小方黄巾。 刺史大人令,控制枢纽,占领要道,从郡,县,乡层层递进,定要将徐州境内的黄巾,全部消灭。 陈平亦率领一千兵卒,待大军先行后,先走驿道,与其他武官,暂护押粮之责,待到琅邪郡,转驰道,然后直奔东阳县。 大军出发之际,亦少不了道别。此次战黄巾,生死之数,全凭天意。 陈登拉着陈平的手,语重心长的道。 “平弟,汝如今乃一县之官,掌一县之地,御千余兵甲,故汝之生死,关乎一县之兵民也。勿要好勇冲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做一名统帅,方为上乘。” 陈登之言,让陈平很感动。这是从他十二岁以后,第一次,有了一丝被关心的感觉。 但从陈登的目光中,陈平只看到了训导与期盼,并无一丝的关心之意。 反而陈嫣儿,让陈平感到了真意。 三月初春的清晨,天气甚寒,陈嫣儿的小脸,以冻的通红一片,小小的身子,不断的打着颤,那美丽的双眼中,全是水雾。 陈平一把搂过这娇小的女子,让她靠在自己的胸膛上,闻着她独有的发香,满满的不舍。 陈平发现,他真的爱上了这位小女子。 两人相视无言,默默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过了足有半盏茶的时间,陈平才开口道。 “嫣儿,回去吧,别冻坏了身子,我在灶房里,包了好多的月角,还有你最爱食的鸭血膏,你食了月角和血膏,身子就暖和了。” 陈嫣儿听着陈平的话,眼泪以成珠帘。 一块挂着红绳的白玉,栓在了陈平的脖颈上。这是陈嫣儿的贴身之物。 “今日与君一别,我陈嫣儿,将日夜念君。我会一直等你回来。只愿君心似我心。” 只愿君心似我心。 如此女子,如此红颜,我陈平怎能辜负她的一片心。 陈平看着美丽的陈嫣儿,一滴湿润的泪水从眼角划过。 “吁。。。”,“驾。。。” 陈平翻身上马,握紧缰绳。看了陈嫣儿最后一眼,然后头也不回,带着千余兵甲,车备军粮,踏上了前往东阳的路。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杜甫《兵车行》的第一句,恰恰映射了现在的场面。 “原地休息。” 刚过了一段陡峭的上坡,陈平不得不下达休息的命令。 因为沉重的运粮车,消耗了兵卒的所有体力。 糜竺赠予陈家的十倍赌资。加上刺史大人拨给的一千石军粮,整整六千石粮食,用了六十辆大车,耗费了六百多人力,在这驿道上,艰难的前行。 陈平为了快速行军考虑,只想运一千石,但在张昭的强烈要求下,所有粮食,必须全部带上。 “家不可一日无米,军不可一日无粮。有了粮,军心可稳,民心可定,粮,乃命之根本也。岂可随便舍弃。” 张昭的话,让陈平醍醐灌顶。 适逢乱世,这兵马钱粮,可谓缺一不可。经此之事,也让陈平更加尊重起张昭来。 “张先生可安好些。”陈平拎着水囊,轻手轻脚的进了一辆马车。先将水囊递给了孙乾,然后关心的问起了张昭的身体情况。 “勿要再叫我先生,汝现在身为县令,我只是你手下的县丞,官职有别,还是唤我张昭或子布吧。”
张昭稍微支起了身,那苍白的面色已有几分红润,虽然还不能行走,但气色好了很多。 服用了陈平做的饭食,张昭是赞不绝口。从饮用的饭食来看,张昭能感受到,陈平对他的尊重。得知要帮其打理一县之事,亦是为了避祸,张昭毫不犹豫,答应了下来。 “那平就称先生为子布兄,可好。” 张昭看着陈平愈发尊重的态度,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士族子弟,不骄不傲,的确是可造之材。 “子布兄,公祐兄,我军还有三日就能到达琅邪郡,然后转驰道,再行一日,就可到东阳县。但这一路,农田荒废,驿站残破,十里无鸡鸣,百里无狗吠。想必那东阳县,亦是如此。平担忧的是,到了东阳,如何发展也。” 张昭看着陈平,有些感慨的道。 “时年大旱,百姓居无定所,民不聊生,又逢黄巾之乱,想必千里之外,亦无人烟。但要召集人口,发展东阳,却是不难。” 陈平一愣,连忙道。 “愿闻先生详解,平虽是一县令,但亦想发展一县之地,治理一县之民。至少能让他们吃饱穿暖。” 陈平语气诚恳,说着说着,眼中泛出泪光,那爱民之意,尽显张昭,孙乾面前。 陈平的表演很到位,瞬间感染了两位寒门子弟。 让孙乾张昭没想到的是,杀人如麻的陈平,竟然是一位爱民之人。 陈平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 那就是陈平需要人口,来填充他的军队,发展他的地盘。 陈平知道,在这乱世,增加自身实力,比什么都来得可靠。 陈平要将东阳,当成他的发家之地。 “陈平,汝真乃爱民之官也。吾张昭,孙乾定帮你打理好东阳” 张昭孙乾两位寒门子弟,对陈平的爱民之意,深感拜服。 张昭又道。 “要说这聚民,并非难事。流民,自然要去那吃饱之地。而这乱世,吃饱之地,一是各大州郡。二是那黄巾贼寇。用粮召集流民,用兵俘虏黄巾,人口可得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