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节 分道 (第2/2页)
由主张巡幸的孙傅说明了理由:东南纲运可能会断,流民会闹事,没粮食汴梁也守不住。 众多勋贵首先表态:“陛下安危最重,当巡幸江南。”他们是最愿意走的,没人想再过一遍金兵围城的日子,而去江南,他们有车有马有家丁,一路上也不会吃太多苦。 张诚伯站出来反对:“国中不可一日无主,陛下不可轻动。” 众臣都表示,宰执威望甚重,有宰执坐镇汴梁,天下人毫不担心。 赵谌见这么多人支持他巡幸,胆子也大了些,说道:“以李相公、张枢密,张中书坐镇汴梁,朕心甚慰。” 这时,就听见堂下一声怒喝,七十岁的殿中侍御史,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站出来:“臣要弹劾。” “老卿家,要弹劾谁?” “老臣要弹劾昏君赵谌,心性跳脱,举止轻浮,做在国中坐镇,以安天下之心,却畏敌避战,逃遁江南,老夫要弹劾,此子不似人君。” 他这弹劾一出,满殿皆惊,一时无人说话。 赵谌回过神来:“来呀,将这老匹夫拉下去。” 李纲道:“官家,休得急躁。”他对已经上殿的卫士喝道:“还不退下。” 随后李纲对张所道:“弹劾君上,非御史之责也,张招抚请退。” 张所退下,但他刚才一顿弹劾,把出巡派的势头给打了下去。张诚伯抓住机会,道:“太后尚在监国,当决于太后。” “此事何须惊动太后?”赵谌想要阻拦。 李纲一言而决:“众宰辅、李中丞,张枢密,吾等一同去见太后,恭请圣裁。” 赵谌无法,只得让黄彦节去通报,不一会儿,黄彦节转回来:“圣人请李相公、何相公、张中书、孙右丞、李中丞、述古殿直学士刘鞈,侍御史张所到睿思殿议事。”
众人到了睿思殿,朱凤琏已经在屏风后等着。 “今日殿上争执,吾已听个大概,还请李相公为哀家详述一番。” 李纲就把去留两派的观点都说了一遍。 张诚伯有补充了一遍官家坐镇汴梁的必要。 朱凤琏沉吟良久,睿思殿中诸人连大气也不敢出,半晌,朱凤琏才开口问道:“李相公,哀家就问一句话,若纲运被断,粮草断绝,相公可有应对之法?” 李纲沉思了一会:“臣当设法打通纲运。” “那就是没有办法了。”朱凤琏叹了口气。 张诚伯急道:“汴梁天下之心,走不得呀。” 张所道:“臣以性命担保,若是到了危急时刻,臣一定舍命护送官家和圣人突围。” 赵谌道:“你的性命有什么打紧……” “闭嘴,”朱凤琏喝道,“皇儿,自掌嘴十下。” 赵谌一愣,朱凤琏怒道:“还不快打。”赵谌磨磨唧唧的抽了自己几下耳光。 朱凤琏这才说道:“诸位卿家不用担心汴梁无人镇守,哀家尚在监国,留下来便是。” 睿思殿中群臣拜倒:“太后圣明。” 赵谌也跪地:“羞煞儿臣了。” 朱凤琏心想:“庶康,我的性命,我的权位,就都托付给你一句话了。”她对重臣道:“诸位爱卿请起,敢问哪几位在官家身侧护驾,哪几位帮哀家镇守汴梁。” 李纲还未细想过此事,但他自然的迈上一步:“微臣愿镇守汴梁。” 张叔夜、张诚伯、张所也跟着说:“微臣愿留下。” 刘鞈道:“臣知开封府,守土之责,走不得。” 朱凤琏道:“李中丞,你呢?” 李回道“臣不通军务,当在官家身边护驾,监察宵小。” “何相公和孙师傅肯定要在皇儿身边护驾了?” 何栗脸上一红:“臣愿留下。” 朱凤琏道:“不用了,宰相当然要跟在官家身边。李相公,你也随皇儿一道南下。汴梁城中,张诚伯为留守执政,张叔夜为留守枢密,张所为留守都御史,皇儿你看呢?” “全凭母后圣裁。”只要答应他南下,朱凤琏怎么着都行,也管不了他几天了。 “既然皇帝南下,殿前司也要跟着南下,让王禀领军吧。” 李纲道:“王殿帅走了,汴梁城防谁主持?” “由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呼延灼主持。步军都指挥使解潜也随皇儿南下,主持淮西防务。” “儿臣领懿旨。” “臣领旨。” “尔等都退下吧,哀家还有话跟皇儿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