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千里寻夫 (第1/2页)
太子临朝,皇后垂帘,朝政渐稳。。。 顾天澜不愧为贤后,上一辈子,她为了李邺谨熟读治国经略,没想到这辈子派上用场。 太子渐渐长大。 太子会笑了,太子长牙了,太子会走路了,太子会说话了。 太子说的第一个词便是“母后”。 一岁的太子殿下已经不像刚出生时那般皱巴巴的,变成了一个粉白粉白的团子。他的皮肤很白,胖乎乎的,脸颊鼓着,浑身软呼呼的,但是没人敢逗‘弄’他。他那扫过来的一眼格外‘阴’沉。 太子的‘性’子像极了皇帝,‘性’子沉闷,话少,总是板着脸,其余小孩都不敢靠近他,唯有他兄长敢逗‘弄’他。 公孙谚算得上心智早熟的,他觉得自己是男子汉,作为家中的长男,他就该担负起照顾母亲和幼弟的责任。但是每次和幼弟在一起,他都有种自己才是被照顾的那个的错觉。 崔琰终于如愿当上了太子太傅。 当这太傅有喜有忧,喜的是这孩子十分聪慧,学东西很快,忧的是这小孩的心思太深了,那眼神里没有幼童的天真,盯着人看的时候,让人慎得慌。 而且,太子不过一岁,崔琰总有种自己不是太傅,而是‘奶’娘的错觉。 给公孙奕的儿子做‘奶’娘——他崔琰还真是不经意就栽在了公孙奕的手里。 顾天澜看着太子,总会想到公孙奕。 太子的五官展开了一些,像极了公孙奕,简直是缩小版的公孙奕。 一年多了,公孙奕依旧了无声息,仿若从这个世界消失…… 太子的胖屁股坐在顾天澜的‘腿’上,顾天澜与他读着文章。公孙谚坐在一旁昏昏‘欲’睡,太子却听得津津有味。 不愧是公孙奕的儿子。 顾天澜发现自己又想到了他。 “娘娘!”一人匆匆走来,脸上满是惊喜。 “发生了何事?”顾天澜问道。 “娘娘,寻踪蛊有进展了!” 顾天澜惊地猛地站了起来,将太子放在地上,便急匆匆地朝着藻华宫而去。 太子在地上窝成一团,公孙谚去抱他,却发现那一团‘rou’怎么也抱不进怀里,原来他的小手紧紧扒着椅子,不肯公孙谚抱。 公孙谚不由得好笑:“阿弟,你是在生娘亲的气吗?娘亲是为了给你找爹。虽然我也不喜欢他,但是他不在,娘亲和阿弟都很辛苦。而且,娘亲也很不开心。所以,我还是希望他早点回来。” 太子像是听懂了一般,这才放开了椅子的脚,由公孙谚抱着,窝进他的怀里。 顾天澜如一阵风般刮到了藻华宫。 “寻踪蛊……” “娘娘,您请看。” 一人将一个盒子递给了顾天澜,顾天澜拿过,便看到盒子里有两只绿豆般大小的虫子,浑身灰褐‘色’,发出“咕咕”的叫声。 顾天澜盯着那蛊虫。 “娘娘,这两只蛊虫本是一体,可互相感应。您可令一只入体,一只放出,那一只若是寻到相应的人,娘娘您便能感应到。” 顾天澜的手不由得抖了一下。 这段时日,她一直在想,等太子大一些,无论天涯海角,她都去找找,只要公孙奕还活着,她便一定要将他找出来! 而今,惊喜来得这么快。 顾天澜闭着眼睛,将其中一只蛊虫放入自己的体内,融入血脉,任由另一只飞了出去。 这种蛊虫是极为聪明的一种蛊虫,但凡有危险,它们便会如同死物一般,就跟真得绿豆一般。它们的生命灵顽强,不找到目标誓不罢休。 顾天澜放出一只蛊虫,也放出了一丝希望。 青石村是一座靠近突厥大都的村子。这村子有个特点,都是汉人。 自桐城大战后,突厥和大梁关系紧张,大都里赶出了许多汉人。这被赶出的汉人许多居于此,青石村的人一下增多了许多。 石老汉带着‘女’儿在这个村子里住了十几年了。 他‘抽’着旱烟,满面愁容:“王二郎托人来提亲了,王二郎身体壮实,又有一身打猎的本事,这村子里不知道多少姑娘要嫁他。‘女’儿啊,你就别挑了。” 石老汉的‘女’儿名为石翠。她长得漂亮,踏实能干,所以王二郎才上‘门’来提亲。 石翠听了老爹的话,撇了撇嘴道:“那就让王二郎去娶其他姑娘,反正我不嫁。” “你还是惦记着那傻子!你信不信老爹将那傻子赶……” 石老汉的话戛然而止,只见一人推开‘门’扛着柴禾走了进来。 他穿着一条粗布‘裤’子,*着上本身,‘露’出结实的手臂和‘胸’膛,蜜‘色’的肌肤上密布着层层细密的汗珠,他的左脸上有一道伤疤,不自觉地带着一丝戾气,却因其五官俊朗、棱角分明,引得许多姑娘神魂颠倒的。 石翠也是其中一个。 他的眼神扫了过来,石老汉顿时觉得背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