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4 后勤专家 (第2/2页)
。 大家讨论的问题很简单。 就是上次没能够决定下来的经济部的负责人。 “柱中兄,我想问问你对于起义当中的后勤问题是怎么考虑的。” 李燮和知道眼前几个是同盟会湖南分会的几位领导。他和谭人凤的关系非常好。两个人曾经一起准备联络会党起义,来响应黄兴等人的长沙起义。可惜长沙起义没开始,就结束了。 他本来准备继续筹划起义,但是接到了湖南同盟会分部成立的消息。他当年在华兴会也是有一号的人物,就是黄兴、宋教仁、刘揆一他们也都重视李燮和的意见。因此重新进入同盟会当然不可能是无名小卒。 这一次他通过谭人凤,要进入同盟会湖南分会的高层。 “就算是当年的冷兵器时代,也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而现在是热兵器时代,打仗用的枪炮都是钱。所以后勤是起义成败的关键。我反对临时性的筹钱。我们平时就应该有足够的后勤能力,这样在起义的时候我们不会手忙脚乱。” 然后李燮和开始说起如何筹钱、如何筹款等等。 李燮和的确是能说会道,应该说他的思路还是很清晰。如何保障后勤,如何在起义当中满足前方,这方面来说李燮和的想法非常出色。在起义当中,如果能够拥有李燮和这样的后勤部长,绝对是相当好的事情。 不过李燮和也有自己的问题。他的很多说法依旧是和孙中山他们没什么两样。都是靠着募捐,从同情革命的商人当中筹钱。不过对于如何筹钱,如何转化成革命经费,李燮和的认识倒是很深。 如果简单评价的话,李燮和是一个很出众的后勤专家。 “柱中兄,光靠募捐,远远不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仅仅靠着募捐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钱。我们的意思是我们同盟会湖南分会必须要有自己的产业,属于自己的经济来源。这样我们才能够最快速的聚拢资金,也不会有后顾之忧。这方面你有什么看法?” 李燮和之前真是没有想到的。 他直直的看着在做的几个人,这些人的确是想的够远。 因此李燮和组织了一下语言,道:“这当然更好。毕竟一旦开始筹钱,很难不露出风声,肯定会被官府知道。如果我们有自己的产业,那么完全可以在不知不觉当中筹集到起义的资金。” 李燮和突然之间滔滔不绝的说起自己的想法。 “一旦我们有产业,还能够组织护商队,这也是一个武装。我们还能够在湖南商界结交到朋友。” 李燮和的很多说法的确是看出他的思路非常明确。 但是仅仅这样听一两句是很难判断他的能力的。不过现在是谭人凤推荐,而且现在实在是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其实禹之谟是最好的人选,但是让禹之谟仅仅掌管一个部门太屈才了。 而且李燮和的资料大家都看过,这是一位革命前辈。资历比张学文老多了,而且也有很多经验。说起来目前来说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李燮和讲完了之后,就离开了会议场所。 “大家觉得怎么样?” “柱中兄,我也认识。”宁调元率先开口。“他的能力和cao守我认为非常合适这个职位。” “我也没有什么意见。” 禹之谟也是赞同。 李燮和在湖南多年,在湖南革命党当中关系也很深。因此大家并没有太多的反对。 张学文看了看仇亮和胡元倓,看到他们都没有反对的意思。 “好,那么李燮和就成为经济部的总干事。我们目前分会当中还没有资金,我作为会长拿出三千银元作为我们的组织经费。” 组织的运行可是非常需要钱的。 建立那些交通站,都是需要一个身份去掩护。或者是开个小货站、开个客栈都是需要钱的。张家作为巨富,张学文虽然还没有拿到财产,但是还是有不少资金能力的。 “子清都如此豪爽,我也不能落后。我也拿出两千银元。” 禹之谟也是很大方。 在目前的五人当中,就张学文和禹之谟有钱。其他人胡言谈、仇亮、宁调元虽然不愁钱,但钱也不多,拿不出多少钱。 但是只有张学文和禹之谟,就已经是拿出了五千银元。 作为刚刚成立的同盟会湖南分会来说,组织已经是算不上缺钱了。 “稽亭兄,我们应该开设什么产业,就需要你帮忙了。你可一定要找一个赚钱的行当,让我们的投入钱生钱。再有一个,等到我们组织的钱够了之后,这笔钱就会转成党产,属于我们湖南同盟会的资产。他不属于任何个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