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明_第767章 天壤之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7章 天壤之别 (第2/2页)

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地耕’,其实很简单,‘均田轻赋’,朝廷能做到吗?你武大烈在永宁县,能做到吗?”

    武大烈迟疑片刻,还是拱起手,道:“在下愿闻其详……”

    “均田,是将域内所有的耕地,按照壮丁的数量,平均分配下去,这样土地才不会抛荒,能制造最大的产出,”李自成笑道:“别说整个大明了,说永宁县吧,你能做到吗?除了一般的土地兼并,还有万安王府,你敢动他们的土地吗?”

    “可是,即便土地不在百姓之手,百姓也可以租种,不过是增加一点租金……”

    “看来,武知县也不是关心百姓的人,”李自成淡淡地道:“百姓耕种土地,原本节余很少,加地主收取的这些租金,百姓恐怕已是食不果腹了!”

    “这……”

    “再一个是‘轻赋’问题,”李自成心对武大烈的好感,正一点点减弱,“大明最富裕的人是谁?是宗室,是商人,是士绅,然而他们都不用纳税,只有最下层的百姓才会纳税,一旦朝廷入不敷出,会用各种名目加赋,加赋的对象,便是已经没有剩余财物的普通百姓,武知县思之,我有没有说错?”

    武大烈思索片刻,还是点点头。

    “以河南来说,虽是大旱,但旱情并没有遍布河南,按理说应该还有部分百姓可以正常度日,”李自成道:“朝廷是如何做的,吴知县必定清楚,受灾的百姓没有得到赈灾,没有受灾的百姓,朝廷要增收练饷、剿饷,他们又沦为饥民……所以说,河南出现大量灾民,不仅是天灾,更是*!”

    “朝廷为了练饷、剿饷而加赋,也是为了平定天下……”

    “可如此一来,不但不能平定流寇,还会增加许多流民,他们最终也会成为流寇,”李自成面‘色’不善,道:“张献忠、罗汝才之流,并没有剿灭,河南又出现了一斗谷,这是朝廷政策的后果!”

    “……”

    “所以我说,如果不能‘均田轻赋’,百姓没有日子过,朝廷也没有安定的时候,”李自成稍稍缓和了脸‘色’,据需道:“可惜,你吴知县做不到,朝廷更做不到!”

    “那长期下去,朝廷岂不……”武大烈发觉,他这个知县,在朝廷这边,实在是芝麻大的官员,根本无法左右朝廷的政策和局势,话题一转,道:“天命军的属地,自然可以‘均田’,至于‘轻赋’,恐怕不太容易,青海、甘肃都是边陲之地,土地荒芜,还会遭到异族的侵扰,再说,天命军出征,也需要大量的钱粮……”

    李自成眯起双目,像是对武大烈说话,更像是喃喃自语:“异族早已不会侵扰,或者说,天命军的属地,早已没有了异族!”

    “没有了异族?”武大烈却是瞪大双目,十分吃惊的样子。

    “这个问题,一时半会没法说得透彻,”李自成摇摇头,道:“我只能告诉你,天命军的属地,百姓安居乐业,除了‘交’轻赋,自身都会有少量节余,而且,天命军也有足够的粮饷,绝对不会‘sao’扰普通的百姓,也不需要‘sao’扰他们!”

    “那天命军何来粮草?”武大烈还是不信,“天命军的属地,朝廷小了许多,耕地只怕更少……”

    “你说得不错,但天命军不但要充足的粮饷,还能保证属地百姓都有饭吃,”李自成顿了一顿,又道:“永宁县已经是天命军的属地,现在城已经安定下来,接下来天命军便要赈灾,所有的百姓,我们会让他们开开心心欢度新元!”

    “赈灾?”武大烈惊疑道:“你们没有劫掠百姓,难道你们有多余的粮食?”

    “劫掠百姓?”李自成摇着头叹气,这个武大烈,心一直将天命军当做四处劫掠的流寇,“天命军是要让属地的所有百姓,都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地耕’,劫掠他们,不是将他们往火坑推吗?”

    “大都督真的要给百姓发放赈灾粮?”

    “本都督一言九鼎,岂会那此等大事当做儿戏?”李自成心暗笑,面却是不变‘色’,“赈灾粮数额巨大,需要可信之人执行,本都督以为,吴知县乃是忠贞之人,原本打算请吴知县出山,担任天命军的永宁知县,尽快将赈灾粮发下去,新元不过两三日时间了,”看了武大烈一眼,继续道:“可是,吴知县是非不分,一心要忠于朝廷,看来,本都督要改变主意了。”

    武大烈身子一震,内心也是剧烈颤动,被天命军所俘,他根本没想着还能活命,无论朝廷还是天命军,恐怕都不会放过他!

    现在想来,李自成释放了永宁城内的武官员,又派出士兵监视他们,不让他们出城,显然是让他们看看入了城的天命军!

    武大烈不知道李自成所说的话,是否全部真实,但城内的天命军,确定与流寇有着天壤之别,不仅军容整齐,对百姓的态度……

    他没有思索多久,忽地双膝一软,跪倒在李自成的面前,“大都督,本官……小人愿意担任天命军的永宁知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