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八三章 大转移 (第1/2页)
“如果父皇觉得这五万匈奴人还不够,儿臣还可以去让他们再去抓人过来。儿臣认为大草原上应该还有一百多万人。匈奴单于也不是真的能管理到草原上所有的部族。即使是大汉,还有很多不纳税的野人。” 钱汝君认真的对皇帝说道。 即使来大汉这么多年,钱汝君的见识开阔,对政治人物也没有什么好感。 他们做的事情,其实也就是办成国家“大事“的时候,替自家带来更多的好处。 “父皇,你要相信儿臣,大草原上并不是只有牛马羊,还有很多的矿产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帮助的。煤矿可以减少我们伐木,减少伐木可以减少水土的损失,关中盆地现在如果继续这样砍伐下去的话,未来这个地方会造成水土流失的。” “你说的是那种会冒黑烟的东西那种东西的确可以烧的比木材还久,但是就是会冒黑烟,空气变得不是很好。水土流失是什么东西,你能够详细讲解吗” 皇帝刘恒觉得钱汝君重视会蹦出一些他好像听得懂的名词,但是他有不熟悉。 简单的来说,这个名词太过白话,不像是文雅人所应该讲的话。 皇帝刘恒其实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文人,虽然他本身没有什文学才华。 钱汝君从以前就不是很喜欢什么都不懂的人。 而且,对方不懂的不是别的,而是平常国中都教过的课程,这会让钱汝君觉得非常鄙视。 然而在大汉,对方不懂这种东西,钱汝君觉得,这真是荒谬。 皇帝不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 这该有多傻啊 这事后世小学生,都能够懂得的有关于日常生活的灾害。 钱汝君只能理解为这个时代,有带多她不懂的名词,在解释后世同样浅显的道理。 皇帝不知道,不是他真的不懂,而是她对这时期的专有名词懂得太少了。 “水土流失,就下雨的时候,或者是有水的地方,水会把土壤带走的一种现象。 本来,这是真正的现象,一个地方,也有自我生成土壤的力量,只不过速度很缓慢。 如果流失的速度买没有超过生成的速度,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速度,并且超过许多,对一个地方来说,就是会构成灾难。 在极端情况之下,这种灾难,我们马上就能够看到。 草原大概是最脆弱的一块地方,因为在所有的草下面都土,只有一层薄薄的植被在保护。 这时候,不用雨水,光是风就能够把灰尘扬起,带到别的地方去。 黄土高原就是这样产生的。 土壤裸露,所有的土就会被水和风带走,甚至所有的养分都会被带走,就再也没有办法耕种了。” “妳是说,我们伐木造屋的行为,对大地是有害的” 皇帝若有所思道,对皇帝来说,农业出产非常重要,这是封建王朝的根本。 没有粮食,大汉就没有钱粮。 有钱人,其实对大汉朝廷来说,没有任何贡献。 “对我们大汉来说,这个土壤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作物。” 钱汝君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她就用这一点来跟皇帝说。 “而且一个地方的作物最好不要一直种同一种作物,要轮着更换,我们才能够让土壤的肥力得到恢复,因为每一种作物能够供给的养分,还有吸收的养分是固定的,不会突然多出来,也不会突然减少。如果没有办法做到种不同的东西,那么就施肥吧! 儿臣已经教给皇宫里种植的方法,为何过了这么多年,到现在还没有见到民间做到呢他们顶多烧些木头野草,来给土地增肥而已。不要嫌脏啊!” “妳说的东西,为何朕以往都没有听过这不是会影响到我们关中盆地的农作?这倒是一个大问题。以后得少让他们砍树。看来,妳带来的水泥建筑,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吧” “再继续下去,肯定会水土流失,现在已经有一些征兆了。草原也是,每年的东北季风会夹带的黄沙,把表面的土壤向南方带动,南方是得到了肥沃的土壤,但是也会污染空气,而北方失去了土壤,也会也寸草不生。 草原会更为凄惨,一旦长不出植物,大片儿黄沙会南下,会伤害田地里的作物。 不要以为儿臣在危言耸听。 河流也会失去原本的清澈而变得黄浊,黄浊的河水,会让河流产生淤积,虽然会造成新的土地, 但是更会造成泛滥,黄河这一条河流,到了平原的时候是向东北流去的。 这个方向,还在冬季过去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北方的冰还没有融,融化的时候,南方的冰已经溶解了。 这种情形在高原上的问题还比较小,大部分淹没的土地不算太大,但是如果在平原地带,这一个黄河出水的问题,可能就是几万亩地的问题了,可不是小事。” 钱汝君努力的从,脑袋里挖掘以前的常识,希望能让帝皇懂她们那时候的领导人学问。 在那个时代,她只是个平民小户的,人家这些淹大水,闹大灾的事情,跟她其实没有什么关系。 只要想办法在自己受灾的时候逃开,也就可以了。 幸好交通很方便,南方淹水到北方,北方淹水,到南方,基本上不会发生什么问题。 最怕的是海水倒灌,灌到最后,北极的冰融化,南极的冰融化,最后海水面上升平地再也没有办法住人的时候,他们会无处可去。 钱汝君巴拉巴拉的讲,皇帝反而非常认真的听,不管钱汝君是不是在胡扯,这些名词,在皇帝的眼中都很珍贵。 他认为,这是属于神仙的学问。 难得钱汝君有心情讲,他就努力听,并且努力记。 甚至没有让宦官在旁边帮他一起记。 估计他认为这些是帝王的学问,外人不能学。 其实他在各个地方,奏报灾情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提到这些事,只是他们解释的理由,大部份没有什么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