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国士无双_第32节 愚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节 愚人 (第1/1页)

    7月12日,天津的报纸公布了两条新闻,第一是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病重住院的消息,他早就有病,从1936年起,就因为心脏瓣膜炎几度入院治疗,甚至还曾经坐飞机回日本治病,但终于还是救不彻底,这一次正好遇到卢沟桥事件的影响,身体更是支应不住了。他住院之后,司令官一职由香月清司中将担任——他在国内任职教育总监部部长,11日凌晨4点,在家中接到人事局长阿南惟几少将代表陆相杉山元大将打来的电话,要求他即刻到陆相官邸,接受新职。

    香月清司不敢怠慢,即刻行动,到陆相官邸接受上任前的指示,指示有两条。第一,任务由参谋总长分配;第二,对卢沟桥事件,在不扩大的方针下,力求就地解决。

    领受了指示,香月清司再到参谋总部,同样接受指示,这一次是三条。第一,驻屯军司令官负责确保从渤海湾到北平的交通,并保护我在华北各主要地区的臣民;第二,逐次给你增加部队,并负责指挥这些部队,执行本任务;第三,有关详细事项,由各部长指示。

    接下来是各种指示一大堆,也不必细表,香月清司在立川呆了一天,12日下午14点,抵达位于天津的中国驻屯军司令部。到任之后不久,就下达了新官上任之后的第一道命令,这道命令对于抗战的全面爆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释几句——。

    命令内容大约是这样的:一,当前敌情虽无变化,但在良乡方面,有使其地上、空中之兵力逐渐北上之征候;第二,皇军随着增强的兵团到来须逐渐整备态势,做好适应全面对华作战的准备;第三。增加丰台、通州的兵力;第四,关东军的部队主力集结于密云,一部(两个大队)集结于天津;第五,航空队六个中队集结于天津。

    这个命令对日军战士的士气提升极大!在13日传达到部队的时候,日本兵顿时战意勃发!原来,日本兵过去只是把一部分29军看做敌人,对绝大多数,还是当做友军看待,苦于这种不明敌我的辨别,临战时也要发生斟酌,真正感到痛苦。而现在,给旅团的命令是确定把29军当做敌人,要求第一线转变看法,过去的交涉已经失去作用,现在要转移到纯粹的作战行动方面。

    于是,有那激进的,甚至做出了当天夜里进攻卢沟桥的计划!不过在总部的命令下,不得已而中止了。

    到7月16日的时候,日本国内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做出了最后判断,提出N项条件,作为解决时局的基础。首先是以7月19日为履行期限,最低限度的要求为——。

    总纲第一款第一条,宋哲元出面道歉;第二,处罚责任人,包括罢免冯治安;第三,撤退八宝山附近的华军;第四,在7月11日提出解决的条件上,改为由宋哲元签字(原本是张自忠、齐燮元)。

    总纲第二款,在中国方面逾期不肯履行,日方即刻停止交涉,讨伐第29军,为此,下令动员需要的部队,并立即派往华北。

    总纲第三款,期限满了之后,即使中国方面履行我要求事项,并态度有所软化,也要29军退出永定河右岸地区。

    总纲第四款,帝国一贯期望局面限于华北并求得就地解决的意图要通报南京,并要求中央军恢复旧态势,中止对日挑衅,并不得妨碍就地解决的进行。

    指示传达到驻屯军司令部,但不知道为什么,始终没有下文(查阅资料,没有任何中日双方就该条款讨论的内容,一直到7月26日战争爆发,近十天的时间里,香月清司没有出示这样的条款,宋哲元也始终抱着幻想,和日本人在谈判桌上逐条逐条的纠缠,至于29军10万余将士,只是睡大觉)。

    而在这时候,日本人的部队已经完成了集结,部队编制、人数以及集结情况大约如下——。

    独立混成第1旅团,来自关东军部队,除了旅团司令部之外,还有一个步兵联队,两个轻战车中队、一个轻装甲车中队、一个独立野炮兵中队、一个独立工兵中队,11日夜从公主岭出发,13日到承德,经古北口,16日抵达密云。

    独立混成11旅团,同样是来自关东军,总人数4,095。除了旅团司令部之外,还有两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一个野炮联队,一个山炮联队、一个工兵中队,一个辎重兵中队,部队在古北口集结,14日紧急总动员,主力集结在高丽营、天津。

    第20师团,来自朝鲜军,人数9,804,马1,741匹,其中包括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联队,骑兵、野炮兵、工兵各一个联队。这一支部队的速度较慢,15日动员,16日出发,19日主力抵达天津,一部在唐山、山海关集结(另外还有7月27日派出的辎重兵、通信队、卫生队、四个野战医院和兵器勤务队)。

    最后还有驻屯军旅团剩余部队,总数超过30,000人。

    宋哲元梦梦不知,即便是在国府通知他日本人调动军队的情况下,兀自不肯放弃手中的这一点地盘和权利,到后来熊斌(参谋部次官)北上,亲自和他面谈,告诉他孙连仲部北上只是要抗击日本的侵略举动,绝无吞并他的意图,他也根本不听,他以怕刺激到日本人为借口,让北上的部队驻扎在河北南部,在沧州、保定线上布防,对于孙连仲的禀来之电也始终不做答复。

    另外就是鹿钟麟,和宋哲元一样,也是西北军的老底子,甚至比他的威望更高,受老蒋委托,北上保定,邀请他到保定来,商量对策。宋对此又忌又恨又怕,在给鹿钟麟的复电中这样说,“……作战应在前线,后退者何?”之后鹿钟麟给他打电话,他更是接也不接。

    而对于鹿钟麟要亲自到牯岭找老蒋汇报,宋哲元则有些害怕了,连番打电报阻拦,竟硬是把这件事给拖黄了。

    一言以蔽之,宋哲元在七七事变发生之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昏招频出,令人扼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