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虎落平阳,袁耀逞威 (第1/1页)
大战过去的第三天刘学吾这才从昏迷之中醒来,睁开眼睛的第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几个儿女,一个慈祥的笑容浮现在脸上。刘学吾感觉人生如此,此生足矣!儿女长大成人,自己也算是有所成就,不枉自己穿越一次。 而曹丕此时却是落魄不已,原本的二十万大军,风光无比,可是绳池一战,主力大都丢失在那里。还好三万虎豹骑拼死护送突围,最后返回驻地之时,全军不足万人。虽然大多数将士都是在乱战之中失落,但是在刘学吾的多路大军的围剿之下,死的死,伤的伤,要不就直接扔掉武器蹲在地上投降。 这一切对于如今的噩梦来说却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曹丕现在手头上全数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三四万人马,可以用一夜回到解放前之说。而且其中还包含了司马懿父子手中所掌控的一万人马,现在这支军队也是极难调动。至从司马懿此次战败之后,司马懿父子方面就有着听调不听宣的意思,而且近期所作所为都隐隐有欲自立的样子,使得曹丕忧心不已。而且接下来还有更气人的,那个当初答应结盟来援的袁耀。如今占据了衮州三分之一的地盘,面对曹丕的来使,袁耀还假装叹息不已。跟着使者大吐苦水,说什么他奇兵横截阻断了刘学吾大军的后路,给予曹丕二十万大军创造围攻的条件。后续还替曹丕抵挡了好几路援军,还说他现在所占据的底盘是和曹丕收回投资的成本,还没有跟曹丕算利息。 这里面曹丕不去追究到底是谁一声不响的投奔刘学吾,然后见曹丕大军压境,现在时机不对,又反叛刘学吾杀害刘学吾派遣的官员。后面又被刘学吾的儿子用计策吓跑,最后看到曹丕大军失利战败。则穿入曹丕大后方,落井下石,占据了曹丕三分之一的地盘,要不是曹丕逃了回来,手中还有一股兵力,这才勉强保住现在的地盘。 要是说现在曹丕最恨的是谁,绝对不是刘学吾,而是这反叛无常的小人袁耀。 按照现在日子算来,刘学吾应该在重整军队,不日即将大举进攻。曹丕知道面对刘学吾的大军攻势,绝对不是自己这数万残兵败将可以抗衡。于是做了一个人情,把衮州的地盘送与袁耀。自己却是带着这些人马准备前去夷州,也就是现在的台湾。因为曹丕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一争天下的资本,若是还留在中原,迟早会是刘学吾的刀下亡魂。至于根本原因那是曹丕真的被吓破胆了,没亲自与刘学吾交手根本就不知刘学吾的可怕,这次算是受到了教训。但是为什么逃亡夷州,那是拥有着前车之鉴。吕布不是逃到朝鲜半岛,自立为王平安的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现在的曹丕野算是看破了红尘,无心与刘学吾为敌。带着心腹两万余人马带着家属粮草物资就借到扬州转移,而扬州的刘琦在接待了曹丕的使者之后,就密信与刘学吾,在得到了刘学吾的点头之后。顺利的登上了前往海外的大船。 而突然一大堆地盘平白无故的送给自己,袁耀却一点也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给砸晕了。而是神情十分凝重,原本袁耀还希望曹丕能先和刘学吾在血拼下去,自己再从中谋求更大的利益。却不料曹丕直接把地盘扔给自己,带着麾下人马逃亡海外。这绝对是惊,没有喜。现在袁耀所面临的局势可就大大的不妙,单的刘学吾还不用说,就连这地盘还有一个司马懿。曹丕在临走的时候就决定,抛弃这支人马。而作为弃子的司马懿父子却是完全没把自己当弃子的觉悟,在曹丕大队人马开拔离开的后脚,他们就开始接收地盘,那速度和反应,远远超越了后知后觉的袁耀。 更绝的是,他们所接收的地盘都是距离刘学吾大军进攻的方面最远的地盘,这意思摆明了要袁耀替他们先抵挡一二。作为人精的袁耀又怎么会买账,来了个金蝉脱壳,在自己的所以地盘上都插满了司马懿的旗号。然后带着自己所部的人马趁着夜色回豫州,等到天亮刘学吾的大军抵达之时,不由得有些傻眼了。不是说这是袁耀的地盘吗?怎么又换成了司马懿的旗号。这下子,刘学吾这边的军队暂时是由段小胖子和诸葛亮两人统帅,刘学吾现在还在后方修养。所以为了小心为上,又是派斥候潜伏,又是大张旗鼓的攻城。等到大军进入城池却是发现一个敌人都没有。这反而给袁耀逃跑提供了时间,不止刘学吾这边的军队纳闷,就连司马懿这边也摸不着头脑。直到半个月后,豫州传来消息,袁耀打败了其他堂兄弟统一了豫州,继承袁氏家主的位子。而在衮州的地盘却是全数被刘学吾大军占据,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进入了夏季。刘学吾也从上次大战中恢复过来,亲自统帅全军。这次刘学吾虽然打败了曹丕,但也因为自己的大意吃了大亏。
而且也想快速的统一,结束这持续了数十年的乱世。趁着自己还能行动,想带着大军走出大汉到全世界去看看。刘学吾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现代灵魂,当然希望了解一下古代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所以他这一次不准备保留了,十五万大军,一路横扫推进。所经过的城池无一阻挡,刘学吾很享受这种举世无敌的感觉。一股王霸之气在之前数十年的积累,现在开始逐渐的绽放。随便的一举一动都让人感觉到高贵无比,又霸道无双,让人无法抗拒,甚至是直接臣服。 好一股王八之气,所到之处万民臣服。“哈哈,老子也有这么威风的一天。”可是事情妄妄这样就乐极生悲,在围观的百姓之中,一根带着青色光芒的弩箭射向了刘学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