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封星大典(一)】 (第2/2页)
外,稍微靠后空出的那面祭台边上边也有两个头领在那里静立执守。 嘿!这么会利用人?当了星星还得继续站岗值勤……雷三郎在心里摇了摇头。 这仪式既繁琐有有些怪异费解,这原来的头领宋三儿一定下了不少功夫。看样子咱这位现任“大头领”想安生坐轿子不像是有那么容易,什么九天,锦书,刁斗,哼哼,那小纸卷的答案一定就着落在这里!他仰头望了望旗杆上高高飘扬的“替天行道”的大旗,在注意了一下旗子下面离这里也是有着数丈高的刁斗。 估计那上面有玄机,雷三郎暗暗的想。 这时,萧让的“舞蹈”已近尾声,渐舞渐快,片刻旋风般的来到了雷三郎等人近前,连着拜了三拜。 雷三郎此时却是紧张极了,他一直想着怀里小纸卷的事,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是不是该说、该怎么说呢? 即使要是把这里的内容说出来,似乎此时也不应是自己来公布的吧!这个迷怎么解开,任务交给谁呢,机会在哪儿呢? 这种事情一定要是主司仪管知晓才对,嗯,应该是这样。 我应该把这箴言一样的东西递上去,倒要看看这宋三儿等人在卢俊义、吴用等人之外又安排了什么。他确信现在的事又是一种大概只属于原来那“雷三郎”独自的安排,这里面恐怕还要弄些玄虚。 他觉得事情还得给他尽量先按“原计划”继续,这个举措如此的秘密,应该于己无害;更重要的时迁所代表的未必只是他个人,也许是他这位“大头领”早就培植好的暗势力,自己应该无缝的接受过来。 他开始琢磨着怎么把这暗语递上去,我这个不好随便出声的人现在还是真的是要把这场大戏导演好。不过想做导演,可能也得先当好演员。现在时间已经不等人,他屏住呼吸密切注意着眼前的动向。 众人还礼已毕,军师吴用稍稍侧移凑上两步,与萧让侧面的裴宣轻声交代,显然在叮嘱安排着什么。
雷三郎心里一动,也跨前两步咳嗽了一声,眼睛却是朝向萧让。他目光直盯向前,似乎穿过了萧让的身体,投向更远的后面什么地方。 吴用也停下话来,两人都看过来,神情有些诧异。 只见雷三郎的嘴里喃喃的说着什么,声音若有若无。渐渐的近处的几个人方听得清楚了,那声音干涩平缓,吐出的是这八个字:“九天发玄光锦书落刁斗”。 说完话的雷三郎呆呆的在那儿立着,目不斜视,也不动弹,好像一个泥塑一般。 萧让虽然形象挺乖巧,但明显并没有什么经验。众头领和下面的人群又开始了窃窃私语,嗡嗡声又起。 这让萧让这个主司仪不知道怎么办好,他愣了一下赶紧看向吴军师。吴用也顾不过来了,不能让主司仪总干耗在这啊,他凝了下眉,还是赶紧接着安排了几句。雷石离得近,听出了个大概:原来长案上写好的封星榜文先不要公布。 萧让点头回身向香案走去,吴用又招来一脸庄重的铁面孔目裴宣裴执法,补充交代事宜。此时的裴执法虽然依旧是双目如电,一身正气逼人的样子,可似乎也露出了一丝迷惘为难之色。 看来这个时刻宋头领突然口吐真语箴言,吴用大管家也一时闹不明白什么意思,只好在那手忙脚乱的给这些司仪们安排应付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这边可把雷三郎就给撂的这儿了。 他做的就是这种超凡脱俗的痴呆相,想要还原回来那得有台阶下啊。要是原来那宋三儿,也许虚虚假假的自己就回来了,可是现在的雷三郎那样可不行。 他目前一直都没多说话,生怕出问题,想表达什么只有尽量靠手眼身法传递;如此情形下他得加强做派,不用语言也得把包袱抖出来。 自己一会痴迷入定了,一会自己有醒过来了那太丢人、太虚假。 他就在这儿挺着,嘿,这个小边怎么还不过来,赶紧上来嘘寒问暖啊,虚情假意的都行。只需要你关键时刻,得看出眉眼高低就行。 哎呀,这没好的配角,戏还真难演! 距他不远拜祭台的台阶口悄立着不少人,都是那些礼仪人员和他这个“首领”的随从,小边也在那里。可这傻小子怎么就不知道动作呢,难到什么都得手把手教一遍?猪头啊,雷三郎心里暗骂。 正在他心里嘀咕的时候,只听那边一个女声低低道:“小边大哥,快去把宋头领扶住。”几乎很快一双有力的手就扶了上来,其实他们离得很近。 “宋头领,这边请。”是边强的声音。 本来两步就能回到卢俊义他们众人身边了,但雷三郎还是就势把全身的重量都靠到了他身上,仿佛还神智未醒。实际他心里想的是:得给你长点记性,怎么你这个准保健心腹就是没长进呢,生生就是比不上人家妇人? 他向那个阶梯那儿看去的时候,又感到那瘦削的妇兵那直直的目光穿透过来。心里似乎翻腾了几番,晕,这倒是个新情况。这女子几次出言都是到点子上,梁山的水也忒深了吧,竟有这样冷静的烧火做饭伺候人的丫头? 吴用已经回来,宋头领与卢俊义他们站立台前中央,卢俊义一挥手,招之主司仪管领萧让:“大典开始。” 三层下边平台上,公孙胜仗剑做法,五十名道士齐声咏颂经文道义。接着四处乐声又起,钟鼎齐鸣。 “咚咚咚……”两侧腾起阵阵浓烟,连珠号炮响起。 一、二、三……,开始雷三郎还数着,可后来就数不清了,总共能有好几十响,弄得这场地上空烟气腾腾。 这算是礼炮么,弄这么多响干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