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大势预言(一) (第1/2页)
雷三郎对在座的人很满意,马军主要统领关胜、呼延灼、花荣,步军重要统领鲁智深、武松、穆弘,水军统领李俊,钱粮后勤主管柴进,他特意指定的林冲、朱仝、石秀和专业人士安道全及一起进来的雷三郎、卢俊义、吴用。在他的心目中这个圈子再加上副军师公孙胜和情报首领戴宗这就是梁山义军的领导核心了,一起在座的还有不能少的秘书——行文走檄首领圣手书生萧让。 在前一段他自己在大部分时间里是比较被动的,生活和人事环境的巨大反差使他一时不能适应,就是所谓“华盛天道”理想也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出于掩饰自己与“宋头领”的截然不同的变化而仓促抛出的一个提高自己声望的借口。 在那段时间他的语言和行动主要是影响了身边的一些下层人物,像小边、续四和晁忠、宋成等一些贴身卫士,职位稍微有些影响力的也不过只有安道全一人而已。就是时迁这样以前就是“宋头领”的心腹,并与王定六、孟康等人实际做着支持他这个“大头领”进行着暗箱cao作的下级头领圈子,也只是顺其自然、坐享其成,并未敢做深的接触。与此类似的还有戴宗、李逵甚至吴用,明知道他们应该是大局方向是会跟随他的,但由于顾虑自己与“宋三儿”之间的巨大不同引起不良影响,而未敢做深入的交流。 真正的变化是在十字岭与公孙胜交谈后,明了了这个时代的“道教”这个可以利用的巨大潜力之后,尤其是在南乐的一番真刀真枪自己直接面对阴险的童贯手下任秉的斗智斗勇后,赢得了石秀、燕青等人的拥戴,这使他在这个社会闯荡有了极大的信心。以后丛台擂和与沈云等人的交流也很是开阔了他的眼界,他开始进入了主动行动阶段。 及到此次回山,他不仅身边原来那一帮身边的一小圈人更为稳定了,戴宗、李逵、时迁所代表的原来已是“宋头领”心腹的人也已经无缝接纳了。更重要的是此次赢得了武松、石秀、燕青、杨林等相当于中间势力的一伙头领的好感,这实在是不小的收获;另外,公孙胜所代表的道教如果能加入进来或者进行合作,后势将更为可观,这使他信心倍增。 现在他该考虑的就是如何影响这水泊梁山的主要势力了,无论以后他准备怎样立足在这个社会,这一步他必须走了。他就像个旋转起来的陀螺,停是停不下来了,那就意味着倒下。现在必须先保证继续旋转,至于以后想哪个方向旋转,那也只能等先稳定住直立,再决定手中的鞭子向那个方向抽动了。 前些时间水泊梁山高层对于今后的决策在“宋三儿”等人的各种手段运转下,无疑已是向着“招安”方向发展了,可是雷三郎认定那是一条死路。 若是再提前几十年,“杀人放火受招安”其实也不失为一条出路。北宋朝廷的政策收容流民进入禁军封杀了大规模造反的人员基础;大族豪强和各级贪官污吏的盘剥虽然已经愈来愈甚,但大多数地区百姓也还未到活不下去的地步,这就使得暴力反抗失去了大发展的空间。按以往数十年的经验,能走通这条出路的倒也不在少数;可现在不同了,此时走这条路是绝对行不通的。 这个时代对大宋来说最大的威胁已经不是内部,尽管当朝皇帝赵佶的穷奢极欲和蔡京等jianian臣的贪得无厌已经把这个曾经富足的大宋掏空了。 别人或许不清楚,他却明白这正的威胁来自外部,起码最紧要的是来自外部那些北方的外族建立的游牧民族国家的威胁。虽然他对历史并不知道多少,但是女真金国灭北宋,蒙元灭南宋那样的惨剧他也是知道的。 这种情况下去接受招安几年以后是什么样的结果,用脚后跟想也知道。在高俅这样的统帅领导下去对抗大辽、女真铁骑,你还能有信心保住性命? 他雷三郎上次气急之下对关胜说出的话,武将遭遇重重打压甚至暗算其实就是真实的后果。这还说的是招安成功、众弟兄都按能力正常任职的样子;要是像蔡京、童贯、高俅之流处心积虑对付异己的样子,恐怕轮不到你去碰女真铁骑,就已经在官场阴谋之中死无葬身之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