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5 人间仙会2【圣使会仙长】8 (第1/2页)
=========================================== 燕青多才多艺是出了名的,他一个人就是一个小小的乐队。 在隐秘中他的乐曲像仙乐一般轻声缭绕,薛漫月狐疑的继续着她的舞蹈,不过此时的她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不是的把眼睛瞥向客座那边的两个“神仙”。 雷三郎已经与这位道君皇帝赵佶并坐在一起了。 刚才又是握手,又是拥抱,这一番热烈的、赵佶闻所未闻的礼节,弄得这位皇上一愣一愣的,到现在都没回过味儿来。 也就是这时候,雷三郎才看清了这位以后以留下“靖康之耻”而大名鼎鼎的宋徽宗。 此时的赵佶看起来四十多岁,身材微微有些发福,相貌相当端庄甚至可以说有些清秀。 很快他也发现,赵佶还是个很高雅的人,他那双丹凤眼有着一股灵动的神情。 虽然事出突然,可是这位皇帝,稍稍惊愕了一会之后,渐渐恢复了他那种高贵的样子。 他是个“半路出家”家的皇帝,在由于皇兄猝死,突然成为皇帝之前,他只是个游手好闲的王爷,在东京市井自小就流连忘返使他还是见过一些皇宫外面的世面的。 此时他面对雷三郎并不很慌张,在雷三郎热情寒暄的间隙,他插话说道:“这位先生是道界圣使?缘何称赵二为道玄仙长?” “哦,嗨!”雷三郎向头上一拍,“这个雷某到忘了,道玄仙长‘灵慧’还未完全激活的时候,自然想不起仙界的事。怪我、怪我,这样说吧——” 他手臂一晃不知从什么地方取出一个金色的十字星芒,“这个徽章就是你我在天界共有的华盛天道标志,这个是一种金贵层次的象征。仙长可有印象,如果仙长灵慧渐开,应该首先从这个标志忆及起来。” “这个……”赵佶似乎觉得头脑有些恍惚,灵慧激活,这是什么仙家的道义?他的脑子有些不灵便了。 他手里玩味着这个金质的徽章,口中机械的说:“这个、这个,似乎……似乎有点印象。” 这位赵官家赵佶聪明、任性、无奈而贪婪。他这个人天赋很高,颇有艺术气质。他天资聪明,从小就对书画情有独钟,到十六七岁时,书画界已经知名度很高。即位前,他经常和驸马都尉王诜、宗室赵大年(赵令穰)以及黄庭坚、吴元瑜等人交往。这些人都是当时颇有成就的书画高手,对这位当时的端王的艺术修养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即位后,多方收集历代名书佳画,临摹不辍,技艺大进,书法独创瘦金体,成了一派宗师;其绘画注重写生,以精致、逼真著称,其观察生活细致入微,尤精于花鸟,也是开了一个工笔绘画流派的先河。 但皇家的特殊身份和至高无上地位带来的成长阶段必然的缺陷,又使他没有耐心、不愿吃苦下功夫和刚愎自用,后天造成的毛病多多。可叹有着多方超绝才艺的艺术家,进入了皇帝领域,更有着“超凡脱俗”的原来各位皇帝所固有的毛病,并给与发扬光大了。 自秦始皇以来的皇帝,一旦成为至高无上的帝王,莫不都有着自视天大无二,迷信仙道,如中毒品一般疯狂追求长生不老的痼疾。接着渐渐追求奢华、横征暴敛、不听劝告、刚愎自用、任意胡为的的行为就渐渐成为主旋律,就是曾经励精图治的所谓圣帝贤王到了晚年也逃不过这个规律。 雷三郎身处这个宋世,才把这种事情体会的更深,当然对这种种恶行更深的了解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的体验,这是后话。 如今在这个赵佶皇帝的诸多毛病中,有一个却是更是以往的帝王所不能比拟的,他的艺术气质把求仙问道、尊崇道教提高到了哲学思想的地步,他不仅仅是利用得道仙人为他炼制仙丹,追求长生不老的妙方,他更是要从思想信仰上进入道教的神仙境界。 道家的影响帝王最根本的东西就是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与其他地往不同,对于赵佶来说长生不老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得道成仙。 这在他成为帝王的这近二十年中,与道教人物的交往中就可以看出来。他对道教人物的交往,不是流于仙丹妙方,也很少服用那些神药仙丹一类的东西;他更注重对道义的探索,探秘那种心驰神往的神仙境界。 他放任道教的自然蔓延,却并不急于去追求实际效果。对那些罗真人那样的神仙之体,他推崇甚高但也不急于顶礼膜拜;只是在内心加紧修炼,以期天人合一,坚信那些真正的仙风仙气自然会照拂与他这个诚信的慧根。 善于察言观色透视人们心理的道人林灵素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与皇帝赵佶的交往是采取缓缓图之的策略,并不急于现成的成果;稍稍给点甜头,剩下主要就是描绘神仙道法的深奥无比,这使赵佶这个爱走极端的人深深的陷入了其中。 艺术天分越高的人,越爱钻牛角尖。道学原来只是个个人取向的处世哲学,是要经世致用的,并不是复杂的让人难懂;甚至来说比起有着“治国齐家平天下”任务的儒法墨等学问更深入浅出,更容易让人明白。 不过道学到了经过张天师“修整”成为道教以后,他们需要达到引导统治集团上层尤其是以皇帝位代表的皇家豪门的目的,完成大概自身也从未达到过的长生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