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傲水浒风_265 英峰脚下(一)【六章】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65 英峰脚下(一)【六章】4 (第1/2页)

    ===============================

    中岳嵩山腹地,“英峰”之下夜色初起。

    雷三郎在“自家”的小帐篷用罢饭,眼睛游移说话欲言又止。

    雪锦娘薛漫月像个家庭主妇那样与小绿收拾着碗筷,明丽的眼睛一闪。

    “圣使请去吧,吴长老他们还在等着呢。”她脸上微带笑意说道。

    雷三郎舒畅的顺了一口气,站起身亲昵的搂了一下她的腰,踱出门去。

    以他的目光丈量,数十“公尺”(米)外,扎有一个大一些的帐篷,长度约有六七公尺的长方形,高约两米多。这是在经过了辽境之行后,参考了辽军黑旗卫,他与武松等人为十八骑所设计的方便营帐;平常每个骑手各带一块涂过生油料的粗麻布,每块布之间可以以绳套连接,平时可以作为自身御寒、防雨之物,宿营时拼接起来,加上就地取材的树木枝杈可以组合成一个或数个大小营帐。

    经过一些时间的训练,这些十八骑骑士已经可以在一刻钟之内就把这些营帐建起和收扎完毕。他用手试了试固定营帐的绳索,内心很是满意。

    帐外有几个卫士在巡游放哨,那是晁忠带领的四个黑旗卫。他向晁忠询问了几句,向数十米外一棵大树走过去。撮起嘴小声胡哨一声,一个黑影迅即跳下来,是妍儿。

    握着她的小手,看着微微星光下比他矮半头的娇小样子,他又有一种要把她面具揭开的冲动。

    “现在应该没事,你去歇一会吧。”他朝小帐篷那边摆了一下头。

    妍儿在他身体边依靠了一会,挣脱出来说道:“不啦,我在哪儿都可以休息。我的‘神飞’功就需要一直这样练,沈道长说的。”

    转身手抚树干,一脚踏上去又道:“主人有事,妍儿继续练功啦。”说罢一起身,转眼已经没入茂密树叶中。

    雷三郎四周巡视一圈,见执哨的薛永、宋成等人布置严密,这才放心的走入吴用他们的那个大帐中。

    这里灯光闪烁,吴用叫人把一整套“星罗点线图”铺在中央,他正在那儿指点着,教周围的人看图。这是吴学究的习惯,他在水泊梁山当军师已久,深知手下这帮兄弟粗豪者多,连识字的都少,所以每有闲暇都要随时“教课”。

    看到雷三郎进来,众人都起立迎接。

    这帐中人物可不少,除了武松、石秀、刘唐几个十八卫的首领,还有不少吴用的随行人员。由于送行的吴用等人,因为雷圣使临时改道,路上没有时间商议南进之事,他们也一起跟来嵩山。

    此次雷圣使与天道十八卫们是江南战略的首批出发者,本来是要缓缓南下在开封周边停留一段时间的。总部大长老吴用率数人借送他们一程的机会,为南进策略做一下战略探讨和细致安排。

    现在他们把停留地点选在了中岳嵩山的英峰脚下,雷圣使参拜中岳、选华夏英魂之碑事宜已经安排妥当;接下来就是两件事:一个是与吴大长老、吴军师谋划江南事宜;第二个是他要等待戴宗召集小天道十八卫的消息。

    现在帐中大多是吴用所带之人:总部各“长老”萧让、金大坚、皇甫端、裴宣;东京指定随来的燕青、王定六;从水泊梁山紧急调来的天讯总部首领施恩、韩伯龙,水军护卫首领浪里白条张顺、短命二郎阮小五。

    十八骑中雷横、欧鹏、薛永带着人带外值守,石秀、武松、时迁、乐和和边强留在帐中。边强一直是做为道医和追随者跟在雷圣使身边,这半年多来经历了不少官场行事和战场厮杀,小伙子越来越精干,已经成了“雷总”可信的助手。

    这又是一次小型聚会,这部分人都是最早就追随雷、吴周围的核心骨干,在未来的南进行动和华盛天道的发展中要起到特殊作用的人。

    雷三郎进来,吴用示意众人分作两处。萧让、金大坚等几个学问高的人继续带领众人观察、熟悉“星罗点线图”;吴用、燕青、武松和石秀与雷三郎坐到了一个角落,边强在一旁记录。

    雷三郎与智多星吴用自去年末梁山一别以来,已经有近半年时间未作细致商谈。经过潭渊聚会在对天道今后一段时期行动方向明确以后,他迫切需要知道这位智囊对全面情况的分析。吴用的位置与总教长公孙胜不同,不像公孙胜有发展四京道众、琢磨和悉心保持与道君皇帝联系的累人任务;他一直在总部行动,处在这个“天讯”蛛网的中心,他掌握着更明确的情况,也有较多的时间对全盘考虑。

    据吴用的综合分析,自水泊梁山团体转入如今的华盛天道行动以来,八个多月时间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触角伸向中原四方,影响力先不说,至少弟兄们的眼界和目标,那与驻足小小水泊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力量壮大方面,前两年采用流寇式作战时虽然也是节节胜利,使官军震动甚至避战,但追随者不过三万余人,影响所及范围不过“山东、河北两省”(星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