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91 水道突进【9章】6 (第1/2页)
工作流动,外出半年多。呵呵,现在终于回来了,接续前缘,继续更新。 ============================ 从禁军借了五十匹战马,与水路行进的孟康约好联络,雷三郎率领“加强十八骑”风驰电掣隐入十几处火光熊熊的杭州城深处。 这是刚刚一场恶战之后,他立即做的事。 这次他们依然是方腊军装束打扮,但兵马行进并不过多的特意掩饰。 “方衍圣公紧急军令,”仍然是他们屡用不爽的王牌。 你不是爱当皇上么,那就让你等尝尝皇上威严带来的恶果。 方腊太心急了,你把自己拔到了“圣公”高度,想下来那就难了。只要是方腊部军兵,不管他们正在执行什么任务,听到这个传报无不都是脑筋短路,呆上一呆。不等你明白,这伙骑军旋风早已一掠而过。 他们不是没有碰到过硬茬子,但是应该说迄今以来最大的一股城内增援队伍已经被他们打残了,就在一刻钟之前。 雷三郎早就预计到,候潮门发生了这么大的动静,城内绝不会坐视不管。要想放心出动,一定要给对手来个迎头痛击,这也就是他对辛兴宗所说的“首战必狠”的宗旨。 辛兴宗副将带领三千禁军入城以后,雷三郎令他们先在候潮门半里范围内布置了一个伏击圈。布置好了强弓硬弩,中间河道五艘单桅船静静贴于岸边,一张大网张开了。 在他们攻击候潮门一个时辰之后,城内的援军终于照顾到这里了。这支队伍人数不少,火把一眼望不到头,可是军容士气却实在难以恭维。队形散乱,也没有尖兵,一个个跑得呼呼带喘,不像是来打仗,倒像是来赶集的。 队伍中没有骑兵,就连前部稍稍整齐一些的几百人的队伍,看样子是带兵的头目,但也都是靠两条腿奔跑着。 还没等对手完全进入伏击圈,禁军的中军官就忍耐不住了,攻击提早开始。数千只羽箭一轮射击就把对手击溃了,雷三郎还是摇了摇头。 西北禁军的装备那是没的说,刀枪、盾牌、弩箭、火器,可以说武装到牙齿也不为过,面对这样的乌合之众急的什么呢,放进来越多才能体现“首战必狠”,充分震慑敌军的要旨。 不过既然这样了,那也就不客气了。他所乘船只稍稍靠后,指挥前面四艘单桅船的弩车紧紧盯住那队形相对整齐的前端,对着那像是指挥人员的一团人两次齐射。 几百只大号弩箭给那些人造成了可怕的杀伤,随后掩杀的时候他看到原地躺着五六十具尸体,巨大的箭杆就像长枪一样把他们钉在地上。后面的追击倒也是他释怀了,不全放进来就不全放进来吧,事实上他们根本吃不下这支队伍。 援军看情形能有过万人,禁军追出了两三里还没与找到这支队伍的后尾。他们都已经冲到眼前了,那队伍中还有些人迷迷糊糊的向刀从上撞。后来审讯俘虏才知道,事情让他们赶上了。 孟康单桅船弩车上的齐射,直接射杀了这支队伍的首领,身边的幕僚也死伤大半。 也算是他们幸运,死于他们弩箭之下的还是个鼎鼎有名的人物,杭州城守卫武官的二号人物冷眼飞叉包天师,这还是一位道人。 按说这包天师他也还算机警,弓弦响起的时候他已经命令手下举起盾牌遮挡。但倒霉的是遇到了弩车。单桅船上箭塔一样的强力弩车射击,岂是普通盾牌所能阻挡的,他和他身边的数十人几乎同时丧命。 方腊的队伍本来就是几个月时间发展起来的,膨胀过快,人数虽多,经过战阵的人很是有限,大部分人还只是跟着乱跑。尤其是这些不在前线的兵士,许多人连训练都没经受过,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乌合之众。 战事顺利还好办,人多势众嘛。一旦受到突然攻击,尤其是主心骨被打掉,那就只能成了受惊的羊群——比羊群还乱。 离开指挥船的雷三郎好不容易命武松等人约束住了掩杀的禁军,不能再追了,再追还不如让他们自己逃去得更快。 交代好后面的防御之事,调出两千禁军依托五艘单桅船沿水道稳步前行,而小十八骑为主的五十名骑军队伍开始飞驰。现在已经不是溃兵逃去的方向,他们大略也是沿着水道左近,但目标却是明确的,杭州钱粮物资所在地,原朝廷“花石所”和“造作局”。 这“花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