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水师_第25章 龙口政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 龙口政务 (第2/2页)

务,也是当前第一要务,年后十五过后,就是春耕了,必须赶在春节长假之前安排好,平地松土,拉网清湖,争取年前能多收入一点。

    湖边的渔农都在忙碌着拉网捞鱼,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这是入冬以来,渔民们最高兴最期待的时刻。这些北来难民做不惯南方湖里的水活,只相信土地养人,没有分到地有怨言,何伯教他们干,也不用心干,不好好学,越是不用心做越没出产啊。钟不欺带头拉网,大家心齐了,任劳任怨,合力拉大网。

    到了年底,打鱼的旺季终于来了,这一带水质好,鱼儿都很肥壮,光泽度很好,在周边村镇销量相当喜人,春节前期市场野生鲜货紧俏,鱼贩都是大早赶来湖边排队等着提刚出水的鲜货。渔业已经成为了大龙口第一大支柱产业,渔民们忙碌着,有说有笑,继续向边缘收网,网越收越小,身体斜后仰,脚步也显得很吃力。渐渐地,网内的鱼儿激烈地活跃起来,串跃翻滚,蹦跳不止,水花飞溅,令人眼花缭乱……钟不欺情不自禁伸出手来帮助渔民们一起拉网,当网内约数千斤鱼儿挤在水塘边的时候,更加横冲直撞、翻滚串跃、噼里啪啦……水塘边惊叫声、欢呼声不断,丰收的喜悦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

    “钟大人……船,来了一条客船……”刘东民气喘吁吁得跑过来。

    钟不欺:“你慢点说,来的是什么人,上岸没有。”

    刘东民:“来人自称是蓟州来的客商,有事要找林大人,登岸了。我们有人看着,不让他们离开码头半步。”

    “赶紧带我去看看”钟不欺放下手里的的活,赶往江边,三里路顿饭工夫就到了。

    新建的简易码头上,果然停靠着一艘客船,几个人在码头上侯着,其中一个年青公子见到钟不欺迎了过来,上前自报家门。

    “在下陈德民,草字义安,系出蓟州陈氏,长房排三,祖上医药传家,在下是怀仁堂的执事。在蓟州常听人说起林大人医药神通,仁义广播,特来拜会。”

    钟不欺:“公子客气,林大人军务繁忙,恐怕没时间会客啊。”

    陈德民脸上顿时流露出失望的表情。

    钟不欺:“在下是林都头军中书办钟不欺,公子若有什么要事,在下可以代办。”

    陈德民上下打量钟不欺一身农装,一身泥水,怎么看也不象个读书人,但既然好不容易来一趟,总不能空着手回去。

    陈德民是来买药的,百宝丹在江北周边县市卖的不错,经几道转手卖到六百里外的蓟州,价钱已经比原价翻出十倍。而钟不欺尚不知情,为了笼络周边客户,薄利倾销大量积压的药品,周边市场越来越饱和了,已经滞销了,赢利支付薪资后所剩寥寥,此时听陈德民谈起,方如梦初醒。

    从陈德民嘴里,钟不欺知道了蓟州陈氏怀仁堂的基本情况。医药世家,老字号绵延二十余代,家业颇大,在江南各州各府皆开有分号,在医药业极有声望。这次前来,是希望取得百宝丹在江南地区的垄断经营权,由他们的医药网点向内地促销,打开销路。

    钟不起考虑了一会,觉得陈德民确实是目前一个很好的商业伙伴,借助他们的网点从水路打开销量是眼下自己求之不得,正好清理大量积压库存,但面上绝不能流露出来。

    钟不起:“陈公子,实不相瞒,百宝丹供不应求,脱销多日了,目前库存寥寥,江南江北过来的订单堆积如山,实在是做不来呀,你看这如何是好啊。”

    陈德民:“啊,先生,远的先不必说了,眼下看在下大老远跑来一趟也不容易,先匀些药给在下随船带回去吧。”

    钟不欺:“不行,不行,连日来加班加点,工人们都已疲惫不堪,实在是做不来。”

    陈德民:“只要先生多少能匀些现货,价钱不是问题,就当是给工人加点辛劳费,您看这个数如何。”

    钟不欺:“不行,不行,工人们太辛苦了,做不了做不了。”

    陈德民:“那您看这个数如何?”

    陈德民又比划了个手势,钟不欺觉得差不多了,勉为其难的接受了,拖了几日后,从库房里调了批新货给他。

    陈德民坐上客船走了,带走一船百宝丹,留下一堆银子,留下一笔大订单。

    五千两银子整整齐齐码成垛儿,闪着银色光芒,钟不欺长舒一口气,这个年关好过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