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迟来的信使 (第2/2页)
坐到椅子上,伸手邀吕夕谣就座。“我尽力了,杨阁老也算尽力了,无奈朝中百官心思各异,绝不可再指望他们!” 吕夕谣落座,诧异地看向朱祁铭,“朝中百官与你的想法一致,怎么能说不指望他们呢?” “根本就不一致!我只想除jianian,他们却想扳倒整个宦官集团。” “抑制权宦,这不好么?” “愿望甚好,可得有那个能力才行!有些人年轻的时候喜欢走终南捷径,年老了身上又不干净,不得不找强人罩着,故而,如今朝中百官依附于王振者不下于五成,与一帮暗中投靠王振的人合谋算计王振,这不觉得这十分的荒唐可笑么?王振恐怕早就得知了消息,他之所以还去会同馆走一趟,只是因为想摆摆迷魂阵而已。” “你是说,郭琎这个堂堂吏部尚书也投靠了王振?” “去年,御史曹泰弹劾郭琎等人考选不公,结党营私,郭琎差点丢了官,他不投靠王振行么?如今郭琎的儿子郭亮又被人揭出受贿的丑闻,他是愈发离不开王振的庇护了。” 吕夕谣愕然,许久才回过神来,“杨阁老他们该如何做?” “先让此事冷一冷,就当什么事都未发生过。如今大明与瓦剌难得相安无事,朝中重臣宜以大局为重,及早整肃风纪,充实府库,精选士卒,为未来大明与瓦剌的大较量做足准备。” 说完此话,朱祁铭蓦然想起了战国名士范睢有关“神丛”的故事。而今放眼天下,整个大明似乎真的是六神无主,神灵不附社稷,值此之时,他一个亲王暗中谋此大事,隐隐托举着大明的神灵,不得已而为之,故而祸福难料!
那边吕夕谣一脸疑惑,“权宦不除,朝中何以谋大事?” 朱祁铭凝眸,“凡事要懂得迂回。整肃风纪是一盘大棋,许多棋子都可往里装,比如说,可让那些投靠王振的朝臣明白,自己身上不干净,即便是依附于王振也是枉然。这叫去其势!” “你是说要对郭琎等人下手?可是,不是有王振罩着么?” “有些事王振未必敢插手,譬如,宫中选秀女,郭琎等人涉嫌舞弊,对这样的事,王振只怕是避之唯恐不及!” “此事涉及皇太后”一提起皇太后,吕夕谣顿时目光一滞,脸色发白,“事涉皇太后,杨阁老他们岂敢贸然再去树敌?” “杨阁老尚未意识到,他们已在树敌,是在树一个更大的政敌!”朱祁铭缓缓起身,临窗而立,“先帝驾崩前敕谕一帮辅佐大臣,命他们遇大事必须禀明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不闻政事倒也罢了,可是在后宫选秀女这样的家事上,太皇太后能不过问么?朝中重臣不知道太皇太后去年下过一道敕谕么?有人借口太皇太后精力渐衰,不能理事,便自成一言,直接向天子进谏,这是对先帝不忠,对太皇太后不敬!” 吕夕谣先是一怔,继而点点头,“哦,明白了,此事虽是郭琎等人自作主张,但杨阁老他们是辅佐大臣,便能以向太皇太后禀奏为名,从中做点别的文章。这莫非是你使的一石数鸟之计?” 朱祁铭一笑置之,邀吕夕谣到棋案边入座,“meimei,我想与你对弈。” 吕夕谣摇摇头,“还有正事呢。杨阁老托我问你,王振认领了喜宁的一大堆存疑之事,他就不担心喜宁真有暗通瓦剌的恶行么?” 朱祁铭脸色一沉,“我也正在为此事犯疑,眼下急不得,须留待日后详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便是有喜宁在,朝中对中贵不满的怨声都落到了喜宁头上,王振因此而省去了许多麻烦。仅就承受怨恨而言,喜宁类似于王振的替身,杨阁老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总以儒士之心度权宦之腹,难免会一厢情愿,如此而已。” 吕夕谣凝思良久,缓缓起身,“我得走了。”凝望朱祁铭一眼,转身朝门外走去。 “meimei等等。”朱祁铭快步追了过去,“我戴着玉佩,天寒时取下复戴,起初总觉得冷飕飕的,甚是不适,请meimei给我织个络子,套住玉佩。” 吕夕谣含嗔扫了朱祁铭一眼,“我又不是你的丫鬟。”跨出门外,突然驻足,冲外面的茵儿、渠清招招手,“茵儿,渠清,你们的女红有长进么?罢了,我既然来了,便教教你们。” “好呀,好呀!” 茵儿、渠清笑嘻嘻地围着吕夕谣往偏殿那边走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