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伪宅的位面成长史_第三十九章:在工业化道路上飞奔的共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在工业化道路上飞奔的共和 (第2/2页)


    是谁来从。自然不是泥腿子,裹挟流民那是流寇模式。是希望有土地的地方大族带着习武学文的子弟和粮食来支持。世家和朝廷相斗那是天下太平后的话题,现在地方土豪是除了共和以外其他势力眼中的香馍馍。

    但是这种解说出来也彻底让那些从龙的地方大世家死心了。他们知道了宋子赢的野心,他是要完成对天下地方世家斩草除根这一历代王朝做不到的事。

    没有人愿意白白送死,那些宗家士族更是不愿意被当成社会垃圾扫进历史的废墟之中。于是,工业革命这一救命稻草被他们抓住。

    但是工业革命很困难,共和已经有一个工业体系了。机械钢铁在举国体制的努力下已经彻底将天下其他的势力甩开了,共和现在的工业高度就是不发展让他们拼命追赶也要耗费多少年月,更不要说共和在宋子赢的带领下正在工业化的道路上飞奔。

    但是,你要是什么都不做那你在共和的铁蹄下只会死的更快。所以,共和外的势力还是一致努力砸钱投资钢铁行业,可是钢铁很烧钱,世家宗族要他们写点文章,出点主意是没有问题。但是要他们进行工业化生产那就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再加上带着对普通钢铁工人的优越感,管理很是问题。

    一些大世家联合在一起共同创办自己的工业时。在重工业方面还好,只要生产的钢铁就绝对有市场,虽然前期投入大未来还是有的。机械方面尽管落后,但是共和不出口机械,也可以自销。

    但是重工业前期非常耗钱,现在处于起始阶段几个大世家已经有人质疑办铁厂这个金钱无底洞了。重工业的起始状态下正常情况是需要轻工业供养的。如果非正常情况下,就是tg和苏联依靠农业来供养重工业发展作为启动。现在这些大世家面临着两难,他们既想给佃户加租,又怕他们逃亡,又无法降低自家子弟的生活标准。于是他们还发展了轻工业。而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做法则更让他们的工业化越发畸形,难以发展。

    这时候宋子赢却伸出了‘援助之手’,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宋子赢没按好心,绝对是有阴谋的,但是却不得不接受宋子赢的‘援助’。

    几大世家花巨资发展工业,有之前的家底在还能撑得住,但是小的世家就不行了,为了扭亏为盈,贩运来自共和的货物,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

    由于共和的工业体系完整,各种货物的生产成本远低于那些作坊式生产。

    共和生产的是平民用的日用品。便宜的共和货充斥这这个大江南北将其他势力的轻工业逼死在起跑线上。宋子赢也牢牢地控制住了他们的经济命脉。

    工业剪刀差无情的在中原大地收割,那些世家的每年生产的粮食沿着黄河流入海外支持着共和的扩张。凡是和共和靠边的省份都出现这种现象,共和的轻工业品和钢铁器具外流,换回来大量的原材料,然后转化为共和的战争潜力。

    .........................

    在共和开始急速发展的时候,因宋子赢一时激动向王玄怒所提出的道统论,已经传遍开来,于是一场口水战开始了,当然也只是他们自己在窝里斗。

    在这个纸张昂贵的年代,有谁能像共和可以廉价到用纸擦屁股。这些世家靠着少量的书信,以及会客模式‘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好友讨论似的思想传播能有多少人知道?

    而在共和境内,由宋子赢亲自书(抄)写(袭)的《子赢语录》(内容请参考《毛选》)随着报纸的扩散这种趋势还逐渐向共和领地边缘外发展。

    虽然许多世家宗族将宋子赢的《子赢语录》称为魔皇疯语,列为禁书。但是,共和强盛的存在在这里,这是谁都不可否认的事实,无论士林中多么讨厌宋子赢的这种治国方式,但是那些世家对宋子赢的学说研究都是很谨慎的。共和的新生的强盛的前所未有的势力出现在这,就是最有利的说服。

    现在这个世界的旧知识阶层的思想已经被宋子赢所改变了,无论是江南的私塾还是世家贵族的书堂,简体字的数理化已经出现在这些知识分子的案头。

    显微镜这种可以看得到微生物的器物随着商人的走动,让细菌这个概念让本世界的人所知,许多家族开始将不喝生水作为减少下一代夭折率的策略强制执行,接生婆在接生时双手消毒也成了一种必须遵守的手续。

    如果现在共和失败的话,在未来年月内,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依旧会发生,因为现代科技的窗户已经被宋子赢打开。

    现在宋子赢与世家宗族争论的是国家管理模式,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文人们提倡的是通过旧的地主阶级现有的财富积累现有的可以管理国家的地位来领引这场大变革。

    而宋子赢领导共和则是坚定的以两条线为主,由上到下线:政府直接制定政策和目标管理劳动者,由下到上线:由劳动者监督政府管理机构的执行状况以及管理人员是否变质,上下权利双向交互的模式。

    这两种模式相对现在的中国都是先进的,双方都有将中国带入工业社会的动力,只不过是一个变革快慢,变革激烈程度,变革是否彻底的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