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三国热 (第1/2页)
天下承平,物阜民丰,即便是李元昊作乱,造成西北动荡,也没有改变大宋繁荣的景象,日渐富庶的人们越发贪图安逸方便,甚至连饭也懒得做。 早起花十文钱,吃一碗热气腾腾的rou酱面,饱腹美味,绝对是不错的选择,加上送面的业务之后,王宁安估计一天要卖2000碗面条。 相比后世,宋人的副食瓜果还是少得可怜,故此一天的营养都在主食上,一大碗面,差不多顶得上后世三碗的量,至少要一斤面,如此计算,海丰酒楼一天就要消耗十几石面粉,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眼下面粉主要两个来源,一个是在市面上购买,一个是吴大叔给运来。 吴大叔本来就是往城里卖粮食的,知道王家开了酒楼之后,就主动找来,老爹也不能让邻居吃亏,按照市价,每天从吴大叔手里收七八石面粉,再从粮行购买同样数量的面粉。 不得不说,卖的多了,就要精打细算,要是面粉能压下一点价钱,哪怕一石便宜几十文钱,一天也能多赚几百文,甚至一贯钱。 王良璟就想点头,可是他多了个心眼,“二哥,能不能和小弟说说,面粉是从哪里来的?” 二伯王良珣把脸一沉,不满道:“问那么多干什么,当哥哥的还能坑你不成?我可告诉你,不少人都找哥哥呢,我是觉着咱们都是兄弟,你赚钱不易,帮帮忙,这样吧,下午我就让人送一百石过来,每石600文,半个月之后,再给你一百石。” 600文? 王良璟惊得张大了嘴巴,这个价钱也太便宜了吧! 宋初的时候,像历代一样,都经历了粮食丰富物价回落的过程,一度一斗米只卖三十文钱,不过前些年西夏叛乱,朝廷财政缺口扩大,发行不足值的当十铁钱,弄得物价飞涨,如今一石面粉市面上要七八百文,王良珣只要600文,还真是便宜的要命啊! 要都是这个价钱,酒楼一个月就能多赚三四十贯不止,等于是利润翻了一倍,真是天大的好事情! 只是这么大的好事情,王宁安却断然拒绝了。 “二伯,我们做的是正经生意,赚的是辛苦钱,实在是对不住了,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宁安!”王良璟还有些不舍,可是见王宁安目光严峻,只好说道:“二哥,宁安说得对,这来路不明的东西,我们不敢要。” “呸!” 王良珣气得跳起来,“什么来路不明?在你们眼睛,我成了什么人了?要不是看在一家人的面子上,我才懒得管你们。给点好处不要,真是傻瓜!大傻瓜!” 王良珣气得骂了好几句,王良璟是打定了主意,就是不松口,最后气得王良珣没办法,只好一甩袖子,离开了酒楼。 …… “宁安,你说说,二哥到底是打得什么算盘,他哪来的粮食?” 王宁安微微冷笑,“还能从哪里来的,他在什么地方做事?” “知州衙门!”王良璟吓了一跳,“莫非说……二哥他贪墨了朝廷的粮食?” “多半是了。”王宁安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哪来的便宜粮食?还不是侵吞贪墨朝廷的粮食,二伯根本就是来销赃的!” 好歹在酒楼不少日子,王良璟也想通了,正规的粮行都有朝廷不定期检查,买卖纳税,粮食必须从合法渠道进来,至于零散的商贩,又买不了多少粮食。 如果王良珣从朝廷弄到了粮食,走酒楼的路子,是最好的选择,量够大,而且还不容易引起注意,端得好算计! “二哥怎么能这样?”王良璟豁然站起,怒道:“知州大人赏识他,抬举他,他怎么能贪赃枉法,这要是让知州大人知道,还不把他赶回家去,前程都毁了!” 能赶回家里还算是好的,要是让包黑子知道,还不砍了二伯的脑袋!王宁安暗暗想到,不过知道归知道,王宁安可不想去做什么烂好人,看二伯的德行,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心不死,要是好心提醒,没准他还会怀疑是王宁安爷俩告密的呢! “爹,既然都分了家,就各顾各的,趁着生意势头好,咱们赶快多赚的钱。” 王良璟沉默许久,他也看出来,二哥春风得意,又自以为是,肯定听不进去劝。多赚点钱也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