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绅背叛 (第1/2页)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燕赵之地,从来不缺猛士英雄。 就在赵祯的面前,一个接着一个村子,青壮迅速集结起来。很快就聚集了上千人,他们有的拿着刀剑,还有许多是拿着锄头,锹镐等农具。 牵着马匹、骡子,还有毛驴。 上了年纪的老人分派年轻人,到各处联络,去外面侦查情况。 一切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面对这种局面,赵祯突然很感兴趣,他想好好看看,百姓究竟是怎么御敌。倒是富弼,他极力劝阻,希望赵祯赶快回去,免得出了危险。 赵宗景很不以为然,“富相公,你没有看到吗,狼烟一束,代表入寇辽兵不过千人上下。不说别的,光是我们这些人马就未必怕了辽寇。倒不如留下来,好好看看,这些百姓究竟能不能战败辽国。假如他们真的行,那就证明王大人的措施是得当的,富相公,你多半要为了诬告负责!” 富弼脸色越发难看,他强忍着怒火,“郡王殿下,纵然他们能抵挡住辽兵,如何能证明檀州和顺州的士绅不行?” “哼,那咱们就拭目以待!” 赵宗景好歹也是杀进过升龙府的人,这几年闲着的时候,经常练练弓马骑射,拳脚本事,早就按捺不住,想要一展身手。 他披着铠甲,提着刀,负责保护赵祯,也在等待战机。 从辽寇来袭的消息传开,不到半天的功夫,出现了许多士兵,很多人身上都带着伤,此时却急匆匆赶来。 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士兵,吊着一条胳膊,他直接找到了赵祯一伙人。 看到了杨怀玉,就是一愣,他似乎在哪里见过。 杨怀玉沉声道:“本官就是杨怀玉,你是谁的兵?” 军卒连忙跳下了战马,躬身道:“卑职天雄军云骑左厢都头杨义斌,见过杨将军!” 杨怀玉看了一眼赵祯,皇帝陛下微微摇头,意思是不要暴露身份。杨怀玉只好说道:“我另有职责,只是恰巧路过,你们如何御敌,可有方略?” 杨义斌连忙说道:“有,请杨将军放心,辽寇打不过来!” 赵祯突然笑道:“你这么有把握?身上还带着伤,也能杀敌吗?” 杨义斌把眉头一挑,傲然道:“只要脑袋不断,就能杀辽狗!” “好汉子!” 赵祯赞了一句,“你可是和辽兵厮杀,留下的伤?” 杨义斌见赵祯一脸祥和,笑容和煦之中透着高雅,不敢怠慢,可涉及军情,他也深知不能随便乱说,故此有些犹豫。 杨怀玉道:“这位……大人,是朝廷过来的御史言官,负责监察地方,我就是保护大人的,他问你什么话,只管实话实话,不要隐瞒。” 杨义斌这才点头,“回禀大人,小的参加了顺州之战,亲手杀了三个辽寇,这条胳膊是在古北口受伤的,小的是第二个冲上古北口的!”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冒着光亮,显得十分激动得意。 想起那一战,骨子里还在战栗兴奋! 赵祯还没反应过来,赵宗景在他的耳边低声道:“第一个杀上去的是王良璟王将军!” “哦?” 赵祯一惊,敢情这个年轻军卒还是个功臣,真是难得! “原来是立了大功!朝廷可有赏赐?” “有!” 杨义斌笑着答道:“小的前后斩杀5个辽兵,又冲上了古北口,折合成15级,一共分了150户,周围三个村子都归小的。” 赵祯好奇道:“是怎么归属法?莫非你是这里的土皇帝不成?” 杨义斌连忙摆手,“小的可不敢,大宋的皇帝只有一个,就像这天,只有一片。” 赵祯含笑,“那你说说,都有什么归你?” “他们的出产。”杨义斌老老实实说道:“每家每年产出的十分之一,交给小的,小的则要负责挑选青壮,训练民夫,防御辽寇来袭。” …… 通过和杨义斌的聊天,赵祯彻底明白了王宁安的这一套设计。 在平分土地的基础上,王宁安弄出了一套按照军功食邑的奖励制度。 简单说,就是士兵斩首越多,立功越大,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田产庄户供养,这一套他在岭南安置有功将士,筹建军屯的时候,就实行过。 这一次他做的更加完善了。 立功的将士也不单纯享受供养,他们还有义务保护百姓,训练民夫,抵御蛮夷入寇,另外如果有官吏不法,盘剥百姓,欺压良善,也可以通过士卒向上告状陈情。 比如这一次辽寇入侵,作为三个村子的保护者,杨义斌就要立刻赶来,组织百姓,进行防御。 见识过千军万马,杨义斌显得非常镇定,他要求百姓立刻撤回村子,坚壁清野,严防死守。同时派出100人,围着村子十里,巡逻警戒。 整整一天的功夫,辽兵都没有出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