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名将凋零 (第2/2页)
的水泥板,长宽各两尺,厚五寸,运到了工地之后,建筑工匠只需排列好,用水泥粘合起来就行。 等到两三天的功夫过去,硬度堪比砖石。 在水泥出现之前,粘合剂一直是老大难,有地方用石灰,有的用糯米汁,用鸡蛋清,还有用动物血的……这些东西,不是粘度不够,就是来源困难,造价昂贵,都远远不及水泥便宜,效果好! 还有更丧心病狂的。 比如某些需要坚固的城墙犄角,干脆就用混凝土灌,想想吧,一块十米厚的水泥坨子,别说辽兵了,就算是拿大炮轰,也未必轰得开。 三个月期限,许阳只用了两个月20天,就把山海关给弄了出来。 …… 一座气势磅礴的关城,以rou眼可见的速度成长。负责运送水泥板的民夫们目瞪口呆,惊得闭不上嘴巴。 这就是大宋的实力! 这就是文明的碾压! 比杀戮更有震撼力的就是创造! 目睹了山海关建设过程的百姓,回到家中,无不眉飞色舞,得意洋洋,把自己见到的告诉家人亲友。 他们最喜欢说的就是——咱们汉人真牛! 连王宁安都没想到,建造山海关,居然也成了唤起汉魂的生动教材。 耶律洪基,快点来吧,老子也等不及了……王宁安跃跃欲试,可就在这时候,突然一骑从南边飞驰而来,到了幽州城门,上面的骑士直接摔到了马下。 守城军卒慌忙扶起,骑士艰难张了张嘴,指着怀里的竹筒,里面装着一份报丧的文书,他是从府州而来。
就在10天之前,府州知府,枢密副使折继闵死去了。 得到了消息,所有人都惊呆了,王良璟激动地泪水长流,想当初,两个人一起去岭南平叛,杀得何等痛快。 这一次光复幽州,虽然没有并肩作战,但是折继闵率领折家军,牵制耶律仁先,可以说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居庸关大捷,也没有后来的顺州大胜! 王良璟还想着身体恢复了,去拜会折继闵,登门道谢,哪知道他竟然先走了……王宁安当然痛惜名将陨落,更让他不寒而栗的是折继闵去世,府州出现真空,万一西夏和耶律仁先一起发难,整个大宋的北疆就处处烽火了。 折将军,你怎么就死了啊? 其实折继闵之死,早有蛛丝马迹。 当年他去岭南的时候,就染过疟疾,虽然治好了,但是却留下了病根儿,加上他之前年纪轻轻,继承家业,和西夏人血拼,身上的伤不在少数。 从岭南回来,折继闵就没有再出征,一直调养身体。 还没等完全恢复,又赶上光复幽州,折继闵带病出战。 他的折家军大闹辽国西京道,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他杀戮辽人超过15000人,捣毁城池3座,逼得耶律仁先不得不提前回援,失去了和耶律洪基合兵的机会。 等到耶律仁先回到了西京之后,调动全部力量,和折继闵拼杀,折家军损失超过一半,而耶律仁先也死伤了六七千人。 直到顺州一战,耶律洪基败走,西京道的战斗才结束。 漫长的时间,折继闵一天睡不到两个时辰,最多时候,连续五天没合眼。 力战辽兵,身上多了十几处的伤,甚至顾不得包扎。 所幸有酒精消毒,不然折继闵早就死在了战场上。 可即便如此,折继闵也几乎没了半条命。 更让人愤懑的是折继闵回到了府州,还要拖着伤病之躯,防备辽国和西夏的攻击,旦夕不敢松懈。 熟悉地形的人就会知道,府州是大宋的一个突出部,东边是辽国西京道,西边是西夏,处在两强之间。 英勇的折家军死死钉在府州,几代人马革裹尸,父死子继,无怨无悔,用血rou捍卫着大宋疆土。 壮哉! 伟哉! 雄哉! 就在半个月之前,折继闵视察防线回来,终于支撑不住,从马上摔落,当场昏倒,大夫诊断之后,都纷纷摇头,他们都说折继闵早就油尽灯枯,能活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 医者能治病,却不能救命! 折继闵也十分坦然,忍着痛苦交代了遗嘱。 五天之后,忠勇的大将,威震西夏的猛虎,折继闵在府州家中病逝——他走了,耶律仁先终于能睡安稳觉了,而西夏人也有了东进的机会,失去了折家军的牵制,大宋的两条臂膀,等于断了一条! 疼,真疼啊! 整个北方,除了幽州一线,全都危机重重。朔风扫过,这个冬天注定比起每一年,都要寒冷许多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