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少年行_第一百零九章:力扶将倾不顾身(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力扶将倾不顾身(九) (第1/2页)

    察觉不对的火拔归仁闻声勒马,犹豫了一下后跳下坐骑,扶起瘫软在地的哥舒翰,正欲将其拥上战马,漫山遍野的追兵已近在眼前……

    山势雄三辅、关山扼九州。

    大河滔滔、雄关巍巍,哥舒翰带兵离去后,独自镇守潼关的王思礼既紧张又兴奋,辗转难眠的他索性披甲执刀、背弓挎箭,在涛声和山风中四处巡察。

    潼关北阻黄河、南障秦岭、西拱华岳、东连函谷,扼东西二都之要冲,乃进出三秦之锁钥,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之誉。潼关城南高北低,方圆近十里,墙高五丈有余,城门六座,南北各设水关一处。东西两门外有瓮城,瓮城上建有门楼,虎视八方、气势宏大。

    王思礼巡察至东门城楼,俯瞰城外连绵不绝的叛军营盘,兴奋不已。自洛阳、陕州接连失守,安禄山大军云集潼关之东,日夜攻伐不休。幸潼关南以秦岭为屏,北以黄河为堑,东踞高塬虎视中原,中有禁沟割断交通,人称“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

    凭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哥舒翰统率以陇右、河西两军为骨干的守军,利用庭州提供的配重石砲和猛油火屡次三番挫败叛军的进攻。作为哥舒翰最为倚重的心腹,王思礼也随着一场接一场的胜利声名鹊起,距他梦寐以求的节度副使一职也越来越近。

    念及在河东与叛军苦苦厮杀的弟弟王勇、好友李晟、故交荔非兄弟以及无聊把守蒲津渡的刘破虏,王思礼不禁庆幸自己当年慧眼识英雄,及时与哥舒翰结下善缘,故能在大帅被贬后依然一帆风顺。

    夜深人静之时,王思礼偶尔也钦佩弟弟的义无反顾和李晟的计不旋踵,愧疚的虫子会在内心深处咬出一个个填满懊恼和悔恨的小洞。然当太阳升起,他仍然舍不得已到手和即将到手的荣华富贵。

    在洛水之畔救下王霨后,王思礼心中的怅恨减轻了不少,于是他就能愈发汲汲于功名。

    为早日更上一层楼,王思礼听闻朝野对右相非议甚多,遂力劝哥舒翰顺水推舟铲除杨国忠,斩断安禄山兴兵之由头。谨慎的哥舒节帅并未采纳王思礼的主意,可早已惹得天怒人怨的右相注定要成为他人向上走的踏脚石。

    王思礼素来佩服八面驶风的哥舒节帅,对其与东宫的密谋也略有所知。而无论今夜太子能否得偿所愿,哥舒节帅均已立于不败之地。东宫胜有从龙之殊功、太子败则有“重夺”关隘之奇功。不过,若东宫大获全胜,哥舒节帅需要担忧的是究竟会有多少人与他同享拥立之功。故此,得知素叶军进入京畿,哥舒节帅再也按捺不住,急匆匆点兵奔向风起云涌的长安城。

    举翼凌钩月,雪影拂残星。

    正思忖间,头顶忽然传来羽翼翻飞的响动,王思礼不假思索弯弓搭箭,射向深蓝色的夜空,一只鸽子应声而落,更多的鸽子则奋翅鼓翼,逃往东方。

    “报信用的飞

    奴!”牙兵将中箭的鸽子送来时,王思礼一眼就瞧见绑在鸽腿上的布条。

    王思礼听弟弟在信中讲,飞鸽传书由来已久,然因其难避弓矢,故之前多零星使之、偶尔为之。霨郎君耗费心血,精选飞奴良种、自创保密之法,方使飞奴传书无泄漏之虞,天下遂纷纷效仿。素叶居为此不断更换秘本,并从素叶义学挑选精通算学、文学、译语之学子,秘密破解各方的加密之术,据说进展甚是顺遂。

    可惜潼关守军中并无此等人才,王思礼将满满都是鬼画符般记号的布条翻来覆去看了许久,却不明所以。

    “先留着吧,等节帅归来再说。”王思礼明白,在漆黑夜幕的掩护下,四方势力皆蠢蠢欲动。而以他的才具,能做的唯有竭尽全力为哥舒翰守住潼关。

    金鼓轰轰百里声,胡马虏尘逼关城。

    王思礼收好布条不久,叛军营盘里忽然传来天震地骇的响动,似乎有数万中气十足的壮汉齐声高呼:“哥舒节帅在华州遭杨国忠埋伏,生死不明,潼关的兄弟,快打开城门,与我军一起宰了杨国忠,为哥舒节帅报仇!”

    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仿佛一座耸入云霄的高山,遮掩住了由士卒出营声、战马嘶鸣声、床弩上弦声、石砲挪动声组成的小丘陵。在黎明尚未到来之际,叛军忽然摆出攻城的架势。

    “节帅被杨国忠杀了?!”王思礼初闻大惊,但转念一想,太子已动手干掉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