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06 女人? (第1/2页)
506女人? 506 有一句话是说——性格的力量永远大于智慧!! 这就是说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他或者会很有脑子很会想好了再去做,但是真正影响他的选择的还是他的性格,性格的力量永远大于智慧,纵然在小心在注意,在有些时候总还是会不经意的暴露出自己的本性。 在这里说到这个好像有些不适合,不过说实话张煌听人一说这个“白先生”,实在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称呼白愁飞呢!!相信就是白愁飞自己也会觉得有些不伦不类吧!! 只是张煌又疑惑起来,就算是白愁飞回来了,好像眼前这个士兵也没有必要这样“气急败坏”得来通知自己吧?又不是满清帝国的八旗铁骑现在已经冲到悦来客栈门口了,你至于好像是造反被人发现的一副蛋疼的模样吗? 轻轻的扫视了对方一眼,张煌没好气的说道:“白供奉回来是件好事,但是你也没有必要这样急急忙忙的吧?看看你现在的样子,简直成何体统!!” 没好气的轻哼一声,那个士兵这才露出了羞涩尴尬的表情,不过张煌倒是也没有继续发作他的想法了,一个普通士兵了,没有见过世面是很正常的,偶尔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地方,好像也不值得过于关心哦~~ 只是张煌有些奇怪,白愁飞怎么现在就回来了?难道说自己交给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想到这里张煌微微皱了一下眉头,不过再想想那件事情的难度,好像也没什么不可能的,因为那本来就不是什么有难度的事情啊! 事实上,张煌之前交给白愁飞的任务就是——提前去满清帝国,找到并且和大刀王五接下友谊!! :京师武林名侠。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回族。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其人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 说实话对于“大刀王五”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这样“伟大”,张煌始终保存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毕竟国人的史书中有时候都难免妙笔生花的嫌疑,更不要说这种存在于野史甚至只是民间传言中的人物,至少张煌知道……所谓“燕子”李三很可能就是一个民间塑造出来的形象,因为当时有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在那个历史年代,曾经有好几个燕子李三,并非只是一人。而民间和官府又将各种无头盗案归结到其名号上,同时一些高来高去的飞贼也自夸是“燕子李三”,便于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当一个燕子李三被官府擒杀后,往往在其它地区又出现了自称或被讹传的“李三犯案”。 不过“大刀王五”相对于“燕子李三”来说却要真实得多,王五曾和谭嗣同交情深厚,两人兄弟相称,传授谭武艺刀剑之法,后来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为表白自己变法决心,醒悟大众,甘愿受捕。王五得知后心急如焚,多方打探消息,买通狱吏,还广泛联络武林志士,密谋救谭,却被谭嗣同坚决拒绝了。 谭嗣同就义之后,王五率众积极参加义和团运动,结果遭到清兵和八国联军的联手镇压,被八国联军枪杀于前,死时56岁,他被杀后,头被挂在城门上,家人无法给王五入殓,还是天津的霍元甲听说后,只身赶来,乘夜里将王五的头取下埋葬…… 在中国英雄的遭遇往往就是像大刀王五一样,他们只能活在传说中,因为回到现实里他们就被人狠狠从神坛拉下来,重重的再踩上几脚——国人不需要活着的英雄,英雄都已经死在了过去的那些岁月里,我们现在要做的不过就是暗自感叹一声,然后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 ——所以张煌也不在意大刀王五到底是不是英雄,他只要知道王五曾经一度试图劫法场去救谭嗣同就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