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不一样的崖山 (第2/3页)
,现在光是中华舰队就有了38艘战列舰,加上其他各种军舰,总共有151艘战舰。而他们所有的战列舰已经达到195艘之巨!这都是得益于刘云被系统惩罚之后的突破,因而制造水平大大提高了。其实,造这么多军舰也只是因为闲着无聊罢了,刘云四人的海军早就压倒其他两个玩家,现在再增加军力,只不过是把泰山压卵变成几座泰山压卵罢了。既然已经做出微电子芯片,那么火控系统早就已经更换掉了,现在所有的军舰和火炮都已经更换了新型火控设备,射击精度更上一层楼,除了不能安装制导系统之外,就挑不出其他缺点了。 此时,刘云的陆军也动了,朝廷封了刘云一个“大元帅”的虚衔,让他名义上作为全国军事首领,而朝廷中的文官还想像以前一样制约他,殊不知刘云根本不买那些文官的账,气得陈宜中直跳脚,口中大骂刘云是乱臣贼子。刘云冷言讥讽道:“乱臣贼子,我看你才是乱臣贼子!现在大宋已经是存亡关头,你还想在这瞎指挥?若是大宋亡了,你就是千古罪人!” 陈宜中气得七窍生烟:“武夫!大宋就算要亡,也该亡于士大夫之手,你这武夫还想专权……”“扑!”地一声闷响,正在聒噪的陈宜中顿时倒地,原来是梁萧在身后用手掌拍了一下陈宜中后颈,这下清净多了。刘云点头道:“做得好,这下我们的丞相大人该好好睡一觉了。给我传令,全军开拔,目标敌阵!” 很快,刘云的大军就和五十多万元军战在一起,在多处地方交战。由于双方人数很多,而且南方多山丘,所以此次直接交战地区竟有一个县的大小。元军虽然凶悍,但刘云训练的宋军装备精良,而且久经训练,其中七万多人更是身经百战,所以宋军在各处都相继取得一些小胜,元军被阻挡在这里,无法前进。 反观水军,元军的张弘正率领数千艘战船已经和宋军交战在一起,元人水军足有十多万,宋军虽然也有十多万,但许多都是一些沿海渔民,响应朝廷号召当了“勤王之师”,这些大小战船连同渔船摆在一起,阵势大乱,虽然前方宋朝水军正在拼死交战,但被己方渔船所阻,实力不能发挥五成,时间一久必然溃败。而此时,南宋小皇帝赵罡(历史改变,赵罡此时未死)和广王赵昺,还有陈宜中、陆秀夫等朝廷重臣都在宋军旗舰之上,可以说整个朝廷都在这艘大木船上了。 一日之后,陆地上宋军已经开始胜利,刘云不敢逼得太过,惹得系统发飙,因此尚未歼灭这些疲惫的元军,而在水上,宋军就大大不妙了,前方水军败退,被后面的渔船阻挡,阵势已现散乱之势。旗舰之上,陈宜中满眼血丝地望着前方战况,口中一边哀叹大宋时运不济,一边大骂“乱臣贼子”刘云,却不顾刘云率领的陆军取得胜利,而他自己指挥的水军却开始溃败的事实。实际上,如果只有宋军水军,不让那些渔民参战,那么宋军未必不敌元军,但陈宜中说“仁者无敌”,百姓参战说明人心所向,所以迂腐地将百姓招进来。历史上,崖山失败之后,沿海数十万军民齐齐跳海,为大宋殉葬,确实民心在大宋这边,可残暴的元人依旧获得胜利,这岂不是说实力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不过,刘云是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此时,中华舰队已经到来,骄横的蒙古水军现在可以去死了。白万松站在船头,哈哈大笑:“老大,我小白……呃,我老白又回来啦!”旁边的朱小妍瞪了他一眼道:“什么老白,小白就是小白,老娘我才能用这个‘老’字”。此时,一艘快艇飞驰而来,梅青站在船头笑骂道:“你们这两个小家伙,明明就是九零后,却要一个劲地装老。阿朱,你这小丫头也自称‘老娘’?jiejie我都不敢这样自称呢!真是的,当‘老娘’有什么好……” 刘云站在梅青旁边,看着她“教训”另外两个“小盆友”,微微一笑。不久,小艇被吊上战列舰,刘云和梅青也随之上船。 “老大,我们要不要现在开火?”白万松问道。 刘云道:“不用浪费弹药,这些古人可不知道什么‘超视距攻击’,他们还看不到我们,若我们开火了,他们还以为是天灾呢。等我们靠近了再说,到时把军舰往哪儿一摆,蒙古人孤陋寡闻,到时没被吓死也被撞死了。” 不久,巨大的钢铁战舰海战战场,刘云怕他们不认识,特地在所有的船上挂了旗子,有的写“宋”,有的写“刘”。此时,所有元军看到这群钢铁怪物横亘在他们面前,个个都惊得眼珠子都掉下来了。而宋军有人见过类似的舰船,纷纷大呼:“是刘将军来了!刘将军的水军来了!” “大宋无敌!大宋有救了!……”此时,所有宋军欢呼成一片。 刘云让舰队将蒙古水军包围起来,暂时不用歼灭。在钢铁巨舰面前,这些小木船只能算是小小爬虫,根本就不堪一击。刘云望着蒙古水军,评论道:“蒙古人真是没文化,竟然拿河里的平底船开到海上当战船,真是无知!还好现在没有风暴,否则一吹海风他们就挂定了。怪不得历史上忽必烈进攻日本失败,没文化就是没文化!”事实上,降元的张弘范和他弟弟张弘正虽然熟知水战,但那也只是内河的水战,根本不知道航海之术,所以元朝水军仍用平底船也是正常。 忽然,刘云发现大宋旗舰发生异动,竟然有几个“元军”混在大宋船只里面,登上了旗舰,妄图抓住宋朝的娃娃皇帝,原本他们是想向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