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教育事业 (第2/3页)
然后向逼近的GDI部队举起了白旗,为了活命,只有投降一途。当这些Nod俘虏被押送走之后,GDI部队发泄一般疯狂向Legion留下的临时基地开火,直到将这个临时基地夷为平地。 最后,钢爪和Nod都实现了他们的目的,Nod取回了他们的隐形技术材料,虽然说这场战斗总计损失了将近六千人,但是,目标完成了,这就是胜利。对于GDI钢爪,他们虽然遭到“导弹风暴”的袭击,损失了不少装备和人员,但最后将Nod分子赶走了。兰德尔上校被上司米歇尔中将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但并没有降职,也没有处罚。对于米歇尔来说,他虽然损失了一个实验室,破解Nod隐形技术的项目也就终止了,而且还损失了近千人,但是,这场冲突也证明了他的观点:Nod死而不僵,仍是GDI最大的威胁,所以GDI应该投入更多资源去清剿不服从的Nod部队。这样,米歇尔就能拉到更多的经费,他损失了一个几十亿美元的项目,每年却多得到一百多亿美元的资金,应该算因祸得福吧。显然,米歇尔从不会考虑他部下的伤亡,不会考虑战死的士兵的家属们会怎样,他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钢爪部队的利益,还有他的“战略目的”。 此战之中,穆巴拉夫上尉以及他的部队,成了“力挽狂澜的关键力量”,立下了大功。因为协助钢爪部队取得“胜利”,加上成功从南美“回收”五辆猛犸机甲的功劳,穆巴拉夫拿着刘云给他的假证件,被GDI军部晋升为少校,连同他的部下一块调离了澳大利亚,前往北非的一个GDI基地任职。穆巴拉夫成功混入GDI军队,刘云的目的达到了。 “马修,你的部队实在太穷了,我让你生产多一些可防空的圣灵机甲,你怎么只有20辆?如果不是我及时支援,恐怕你们就会被GDI围攻而死!”战后,刘云向马修责备道。 马修连连称是,认错之后便诉苦道:“长官,您不知道,我已经尽最大可能生产圣灵机甲了,而且按照2比3的比例生产可防空的圣灵机甲和普通圣灵机甲,然后把普通圣灵机甲交给凯恩的直属部队,换取他的信任。但是,我们的资源有限,即使您留下的战车工厂很先进,没有足够的资源,我们也没法大量生产啊!” “嗯?看来是我错怪你了。”刘云恍然大悟,原来,他只给马修一些战车工厂和Nod基地车,但是没有给太多原料。Nod战车工厂都使用泰伯利亚提取物作为原料,刘云给他的战车工厂也不例外,所以,马修的部队必须靠传统的Nod矿石精炼厂来收集和提炼泰伯利亚,这样的话,产量不可能很高,至少达不到刘云那种“不差钱”的地步,马修他们还是挺差钱的。“原来如此,早知道我就弄点矿塔给你了,不过会引起怀疑,不好。” 最后,刘云想到一个办法来支援马修:让马修的辖区和云龙公司进行贸易,云龙公司购买南美的农产品,例如咖啡、可可,然后出售工业制品,顺便在货运船队里增加一艘运输舰,给马修运送补给品,以此方式提供直接支援。甚至,云龙公司可以直接在南美开分公司,雇佣当地廉价的劳动力,种植经济作物。南美大部分地区虽然是黄区,但还是可以种植咖啡和可可的,不然GDI蓝区的人们就喝不到咖啡了。这样一来,云龙公司可以赚钱,南美也增加了许多工作岗位,对社会稳定和人们收入的增加有好处。马修的部队可以获得大量原料支援,另外也可以让辖区的经济得到发展。对了,马修的辖区已经从巴西东部迁到哥伦比亚了,因为凯恩不希望一支不属于自己的派系在里约附近,而那些战车工厂也拆成零件迁到哥伦比亚的新基地。 于是,澳大利亚之战就告一段落了,凯恩拿Legion传回的技术资料召集科研人员研究去了,估计Nod很快就可以重新掌握隐形技术,而马修也回去继续发展,这回他有一艘鸟巢2航母,中美洲地区没人敢跟他叫板了。穆巴拉夫进入GDI之后,也在北非基地混得有声有色,正在慢慢累积资历和功勋,虽然升职不可能太快,但也挺平稳,至少短期内不再需要刘云的支援。 而刘云,则专注于中国的发展,此时,已是2035年初,中国复兴军的地盘继续扩张,继续占领中国南方的省份,清除这些地区的一切有害物质:泰伯利亚污染、黑帮和犯罪团伙,然后建立政|府使这些地区回归稳定,让中国人民得以安定生活。地盘在扩张,军队在扩大,但是,有一个问题渐渐凸显出来,这就是——人才! 诚然,刘云四人所拥有的知识总量,放到这个时代都是超前的大宗师,他们基地里的一切技术,他们自己自然能掌握,但是,他们缺少一支科研队伍,缺少一支人才队伍。 南京夫子庙,这是中国境内还保存完好的为数不多的古迹之一,此时,刘云在大成殿里摆了一张古色古香的檀木桌,上面铺了一张洁白的宣纸,刘云提笔挥毫,片刻之后,在宣纸上写下“大學”两个繁体字。 梅青单手撑着下巴,点评道:“唔,写得不错嘛,看不出来你还会写毛笔字呢!” 而白万松却嘿嘿直笑:“老大,我猜你是查了书法字典,然后用心神模仿出来的吧,根本不是自己的功力……哎呀!老大饶命……” 刘云气恼地给了白万松一个爆栗,笑骂道:“臭小子,能写出来就是本事,难道模仿就不是一种功力?” 此时,一向很少说话的朱小妍开口道:“对了,你是不是要兴办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