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晋升副将 (第1/2页)
周五上架,要准备上架的事,每天一更,每更三千字。 ————————————————————————————————— 拿下石堡城,这是唐朝的百年梦想! 为此,唐朝努力了上百年,却是没有成功。如今,梦想终于成为事实,这是天大之喜,李隆基整个人陡然间活力四射,魅力无穷,毛细孔都在释放着喜悦,整个麟德殿一派喜气。 “呵呵!” 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李亨、高力士欢喜得有些忘乎所以了,个个裂着嘴,发出一阵舒畅的大笑声,仿佛这是他们这辈子头一遭如此欢喜。 李林甫本是城府极深的人,喜怒不形于色,此时也是控制不住了,脸上泛起了真心的笑容,笑得格外舒畅。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杨贵妃脸上泛着喜悦,整个人象只喜鹊,冲李隆基见礼道贺。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李亨、高力士他们醒悟过来,齐声向李隆基道贺。 “嗯!”李隆基重重点头,捋着花白的胡须,脸上绽放出了鲜花,呵呵一笑,道:“如此大事,是该好好欢喜!” “石堡城大捷!” 陡然间,殿外传来沙哑的欢呼声,报捷的唐军在龙武军的护卫下,冲到殿外了。 “快!有请勇士们!”李隆基双腿一迈,率先迎了上去。 虽然已经知道石堡城大捷了,可是,他仍是想早点阅读军报,了解其中的细节。要知道,石堡城易守难攻,唐军能打下来,太难得了,任何一个细节都是宝贵的。 没走出几步,就见龙武军两人搀扶着一个,几个报捷的唐军兵士被搀扶了进来。 “陛下!石堡城大捷!” 这几个报捷的唐军异常振奋,挥着胳膊,欢喜不已。紧接着,就是摇摇晃晃,随时可能晕倒。 他们从石堡城赶到长安,一路疾驰,不眠不休,早就疲惫不堪了。此时,见到李隆基,这报捷的使命完成了,身心一松,象面团一般软了下去。 “快,传太医!”李隆基还没有说话,陈玄礼就大声下令了。 “石堡城大捷!”李隆基大吼一声,快步赶上来,扶住一个报捷的兵士,眼中含着泪水:“大唐的勇士!大唐有如此勇士,何愁吐蕃不灭!” “陛下!” 这个报捷的兵士万万没有想到,李隆基会亲自扶着他,激动得身子打颤,连谢恩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然而,还有让他更加激动的事情,李隆基大叫一声:“粥来!” 杨贵妃明白他的意思,忙端着粥碗递来,李隆基接过,递到这个报捷兵士嘴边,道:“先喝点粥,润润!” 对于这些疲惫不堪的兵士来说,粥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个个眼睛发绿,恨不得立时喝到肚里去。 “陛下,这是贵妃娘娘为您熬的粥……”李林甫眉头一挑,忙着阻止。 “那又怎样了?勇士们为了大唐,抛头颅,洒热血,朕就舍不得区区一碗粥?休得再言!”李隆基眉头一立,宛若出鞘的利剑,把这个唐军兵士的头颅枕得更高些,让他更加舒适。 “陛下……”杨贵妃的大名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她专门为李隆基熬的粥,这还了得?这个兵士哽咽难言,闭紧了嘴巴。 “张开!”李隆基脸一沉,一脸的严肃,声调并不高,却是透着一股不容置疑。 这个兵士不由自主的张开了嘴,李隆基小心翼翼的喂着这个兵士。 这个兵士大口大口的喝着粥,眼里的泪水滚来滚去,却是拼命的忍着,没有流出来。 其他几个兵士、陈玄礼、李林甫、高力士、太子李亨,他们个个艳幕得眼睛放光,天子御手喂羹,自李隆基登基以来,还没有人有如此好命,就是李白当年奉命为杨贵妃写诗,也仅仅是“御手调羹”,而不是喂羹。 “还愣着做什么?给他们喂。”李隆基沉声道。 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李亨、高力士他们端起粥,给另外几个唐军喂粥。 他们实在是又累又饿,太需要吃食了,个个张开嘴猛喝,没多大一会儿,杨贵妃为李隆基熬的粥就下了他们的肚。对于他们这些大肚量的兵士来说,连垫底都算不上,个个咂吧着嘴唇,眼睛放光,恨不得再来十碗八碗。 “你们长时间又累又饿,不能吃得太多,就这样了。先下去调理!” 就在这时,太医到来,带着兵士们下去调理。 “陛下!” 几个兵士挣扎下地,冲李隆基重重叩头,什么也没有说,随着太医去了。 经此一事,这些兵士就是为李隆基去死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李隆基三两下展开军报,一阵浏览,不住点头,大声赞道:“好!好!好!” “陛下,是怎样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