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监军到了! (第1/2页)
如此之多的唐军到了,不用说,一定是唐军的主力大军赶到了,墀德祖赞看在眼里,一阵心悸。 眼下的吐蕃情势极为不利,拿唐军没奈何,在这紧要关头,唐军的主力大军赶到,对于吐蕃来说,那是致命的。 墀德祖赞眼下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阻止唐军获得牛羊。唐军远道而来,不可能携带粮草,若是不能获得牛羊的话,唐军难以持久,就可以与唐军相持,消耗唐军,直到唐军粮草耗尽,不得不撤退。到那时,他就可以指挥吐蕃大军,与唐军决战。 要做到这件事,应该将唐逻些城下的吐蕃百姓分散,返回高山密林。 让墀德祖赞郁闷的是,吐蕃百姓不仅没有分散,反而发生了奴隶暴动,使得局势雪上加霜,异常严峻。 数十万吐蕃大军拿先到的唐军和暴动的奴隶没奈何,就在这紧要关头,唐军的主力赶到,要墀德祖赞不心悸都不行。 然而,还有让他更加郁闷的事情,只听唐军高声欢呼。 “监军到了!” “监军到了!” 唐军的欢呼声响彻天际,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李昌国这个监军深得唐军喜爱,他的到来,对于唐军来说无异于一剂强心剂,唐军欢呼不已,精神大振,士气高昂。 “李昌国?”墀德祖赞咬牙切齿。 两人虽然没有见过面,不过,墀德祖赞对李昌国的事迹很是熟悉,南征小勃律的先锋,在西域打得有声有色,安西都护府切断吐蕃在西域的通道,李昌国居功至伟。 在李昌国的率领下,龙武军爬上了鹰愁崖;石堡城一战,李昌国首先进城;攻打积石山,是在李昌国的指挥下完成的。 “哪里都有你!”李昌国的一桩桩,一件件事迹从心间流过,墀德祖赞气恨恨的骂道。 说得不错,吐蕃的今曰危局,可以说是李昌国一手推动的,真的是哪里都有李昌国,要他不气都不行。 “我倒要会会你。”墀德祖赞并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争雄之心陡起,朝一个大臣一指:“这些卑贱的奴隶就交给你了。” “禁军,随我去会会李昌国。”墀德祖赞一声令下,禁军与奴隶脱离,赶来集结,不一会儿功夫,一个庞大的军阵就出现了。 禁军不愧是吐蕃的精锐,十万禁军列成阵势,气势惊天,厚重谨严,不可撼动。 “李昌国,过来一战。”墀德祖赞金盔金甲,异常威猛,如同天神一般,驻马阵前,大声叫阵。 李昌国和李白并骑而行,李白大笑道:“这个大胡子真是的,他最明智的决断就是立时退回城里固守。他与我们立时开战,对他极为不利。一个不好,我们趁机夺城,吐蕃就完了。” “退回城里固守,固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不过,他不会选择,你知道原委在哪里?”李昌国笑问。 “不明白。”李白想了想,却是不明所以。 “大胡子精明着呢,他一是想试探我们的虚实,二是想趁我们立足未稳之际,把我们击败,不能歼灭的话,也要重创。你想呀,若是大帅再赶来,我们的大军全部到达,那将是灾难姓的,趁大帅未到之前,先重创我们,对吐蕃有百利而无一害,是以他亲自叫阵,这是其三。”李昌国剖析。 “大胡子够精明,不愧是吐蕃雄主。”李白赞扬。 虽是敌人,不妨碍正视敌人的长处,这是一种美德,李白就有这种美德。 李昌国也具有这种美德,重重点头。 “我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立足未稳,正是攻击的良机,大胡子这战机把握得很好。”李白接着赞扬一通,然后话锋一转,道:“他的谋划虽好,可是我军战力极强,装备精良,远非吐蕃军队所能比。” 李白随军征战这么久,对兵道越来越有心得了,笑道:“监军,趁这机会,我们一举把禁军歼灭了。禁军是吐蕃最为精锐的军队,若是把禁军歼灭了,后面的大战就轻松多了。” 禁军是吐蕃最为精锐的军队,相当于唐朝的龙武军,若是给唐军歼灭,对吐蕃来说,那是灾难姓的后果,李白这一谋划非常好。 “不可。”哪里想得到,李昌国却是否决了。 “监军,大胡子率禁军与我们大战,这是天赐良机,一旦错失,后患严重呀,绝不能错失如此良机。”李白很是诧异,大声争辩。 禁军是吐蕃最为精锐的军队,若是被唐军歼灭,那么,对吐蕃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如此良机,李昌国竟然否决,要李白不惊讶都不行。 “监军,你一向精明过人,怎么如此糊涂呢?”李白埋怨起来了。 李白对李昌国是服气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