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_第一七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四章 (第2/4页)

去,他明明有着不可推卸之责任。多少得担一个识人不明的错。"

    朱樉喝茶:"好皇帝各有各的好,坏皇帝各有各的坏,但都很喜欢推卸责任。"

    【中央剩下的官制改革,都是一些礼仪类的、马政类的、更变品阶类。唯

    一可能还要提一嘴的,就是朱允炆大幅调整了各地藩王属官的品阶。增设了两个正三品的?辅。(郡王为正四品,以此类推)

    旧制,王府长史最高正五品,大部分时候,写做‘教导’,实为监视。有时也是犯了事儿的王爷们的替罪羊。

    正三品比正五品职位高得多,话语权也重,估摸着是想增强对藩王的掌控力。嘛……都削藩了,这个举动就相对累螯了。】

    湘王撇撇嘴:“侄儿你不是最喜欢削叔叔吗?何必还搞这种冗官呢?你想监视,也没有叔叔给你监视了,正三品呢,好多钱呢。"

    在场除了又被埋入地府的朱允炆外,叔叔们齐声道:"是啊,是啊!浪费工资!这点钱,留着少裁几个正经官吧!"

    【相比较而言,朱棣他就很实在,他以各种方式收回了赐给王府的商税。】

    朱棣:

    其他皇子们:

    朱樉冷哼一声:"叔肖侄儿,也是很正常的。"

    朱棣:"……我必定以各种方式补偿了大家。"

    【朱元璋这人啊,虽然不给儿子实封土地税,但是会把某地的城市商税(即税课司)的钱赐于个别儿子。(有些有,有些没有)具体多少钱,和地域有关。】

    朱元璋撇撇嘴:“现在没有了。”

    他收回了给儿子的税,却并没有任何的不好意思。并且他还语重心长的对儿子们说:“这未来几百上万亿的东西,你们拿着,不觉得不安吗?”

    儿子们:"?没有啊,不觉得啊,恨不得就现在就拿到呢。

    老朱欣慰道:“你们果然很不安,不用不安,我帮你们把不安消除了。”

    儿子们:"……

    【税课司需要派巡拦——类似基层城管一类的人,去人口稠密的征收。

    税课司的官吏们有些给钱,有些不给钱。不给钱的官吏生活所需由巡拦们提供。巡拦们会在收税过程里拿提成。

    一般有营业税(摊位费,凡摆摊都征)

    商品税(为了给小民方便,农产品、书籍类、畜牧、日用器皿等全都免税,其他三十税一)契税(房产、田产等交易税)屠宰税

    酒醋

    税(类似性质的都有专税)牙税。(人口雇佣、买卖等)

    这个就和你城管位置好不好,辐射范围广不广,查得严不严有直接联系了。】

    郁新既不满,又纠结:"所以增值税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他挂念了很久,却总没有听到答案。

    【一开始朱元璋规定,各地多设税课司,每个税课司收固定税额的钱。多的他不要,少的他要催征。

    为啥会这么奇怪的征,和洪武型财政偏向实物税收也密切相关。你布商交税就给布,这么个流程。洪武18年,才改折收金银、钱钞。

    这种吃地域、较为死板的收税方式就导致很多地方的税课司它收不到额定税额。洪武13年,朱元璋裁撤了很大一批位置不好的税课司。后来感觉还是僵硬,便在洪武20年规定各地税课司实收,有多少税,交多少税。】

    老朱点点头:“懂了,死板,真的很死板。还得多多征商人的税,少少征农民的税。”

    朱棣也思考着:"这样说来,税务司不应该裁撤,而应该多多增加。多多给大明创收,但也要谨防他们滥征无度。"

    【实录里朱棣对商税的认知是很割裂的。

    像有一回,官员建议他针对剌泥国(今印度马拉巴海岸一带)用带来的胡椒和百姓互市这一行为收取商税时。

    他很做作的说:商税者,国家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欲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万万矣。

    看上去像是个根本不懂得工商税重要的白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