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王陈胜王2 (第1/1页)
2.陈胜的楚人身份与出生地 陈胜是楚人,自古以来没有异议。但其出身地一直存在争议,而正是这个争议,就使得这个楚人身份成了问题。 《史记陈涉世家》曰:“陈胜者,阳城人也。”对阳城之名,从来没有异议。而对阳城一地,向有二说。其一为韦昭说,以为属颍川郡;其二为《汉书地理志》说,以为属汝南郡。前者在今河南登封东南;后者即今河南淮阳,也有说在今河南周口市至漯河之间的。清代史学名家钱大昕据汉之阳城为汉宣帝时才有的事实,明确倾向于韦昭之说。不知是否受钱氏影响,后世学者压倒性地都依了韦说,将陈胜故里之阳城定位于河南登封,以至于现在的大部分教科书、工具书都把陈胜说成是河南登封人。不要以为作此选择者多,就以为陈胜的老家的确是在登封。这一次是多数选择了错误。陈胜故里的最有解释权的人,非司马迁莫属。但既然我们没有办法听司马迁亲口告诉正确答案,只好综合史书上的相关记载来确定了。 登封与淮阳这两个地方都曾有阳城之名,而淮阳的阳城一度是楚国之都,在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即提到阳城。据《辞源》,宋玉为楚鄢人,此鄢,即阳城,距春秋之陈国国都不远。战国后期,即宋玉生活时代,楚为秦逼,东迁以陈为都,这个陈即陈胜所在之阳城。陈胜这个“阳城人也”之阳城,即指现在的淮阳。也只有这个地方,才与陈胜的楚人身份吻合。可能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个阳城是登封也好,是淮阳也好,反正都是河南省的地方,又有什么值得辨认区别的。确实,在今天看来,如此小范围的地域差别算不了什么,如果开个车,都要不了半天就到了。而在当时,这个差别可以决定一个人国籍的不同。战国时期,登封应该属于韩国,淮阳才属于楚国。如果按被更加认可的登封说法,陈胜就是个韩人,但大家又都公认他是个楚人。除非人们把陈胜的楚人身份抹去,否则这个“阳城人也”陈胜的老家之阳城,怎么样也轮不到登封啊。 可能有人会说啦,难道这么多年下来,这么多的人都会把这么简单或者说这么重要的问题搞错,就你菜九能。不好意思,这个问题菜九以为,不是以人多人少决是非的,当年所有人都说太阳绕着地球转,能改变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事实吗?司马迁写鸿门宴在新丰鸿门,新丰这个地名当时也没有,这是以后出地名记早年事,也不妨以早期地名记日后事。何况汉宣帝以淮阳为阳城,可能正是沿用或恢复其早先名称。所以,每当碰到这种事,菜九的尾巴就会翘到天上去了。把那么多俸禄给专家教授,跟送到狗肚子里去也没太大差别。当然,菜九的这类偏激之辞,只是姑妄言之,算是狂言吧,各位看官当笑话看可也,把菜九当靶子扔砖批判可也。 说一千道一万,陈胜的楚人身份,才应该是对阳城汝南说的最有力支持。有关陈胜为楚人的问题,《史记》的相关记载大致是这些:一、陈胜起事前,吴广作狐呼“大楚兴,陈胜王”。果然,陈胜起义之初,即以大楚为号,称王定都于陈后,又建国号为张楚。足见其念念以楚为意。二、陈胜所委攻秦诸将,除周市外,均为楚人;其令徇赵地的武臣,更是陈胜故时所善,所谓“故时所善”,也就是谪戍前就捻熟之意。而武臣为陈人,此陈即陈胜定都之陈,陈王故里阳城,当在陈左近,或即汝南之阳城——淮阳。三、陈胜称王后,其微时同耕之人观其宫中陈设而惊叹:“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司马迁指明楚人称多为夥。而陈胜故旧结伴前来探望一事,亦表明其故里与国都陈相距很近。如果其故里在登封,这些乡亲要穿越战乱地带,颇不容易,成群结队更不可能。四、陈胜起大泽,随后攻克陈并定都之,不再作迁徙。而在其后迅即发展的反秦风暴中,吴广军、周文部、宋留部均克复故韩旧地甚多,尤其是吴广围三川,周章率大军击破函谷关入秦,必克韩之阳城而西。如陈胜是韩人,自应以攻克一旧韩大邑定都定居为务,而事实上,他没有这样做。五、赵高诬陷李斯时,称“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暗示李斯与陈胜有勾结。李斯为上蔡人,上蔡与淮阳距离较近,而距登封的距离就远得多。六、陈胜定都于陈,似有日后项羽所说富贵不还乡如衣绣夜行之意。如果说陈胜身份为楚人当无可怀疑,而其故里阳城为汝南之阳城也没任何疑问,与颍川之阳城实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因阳城为旧有古地名,不应牵涉汉宣帝所置事。司马迁写史沿用古地名,如同其写古事用新地名一样,也没什么不可以。因此,我们今天若再论及陈胜籍贯时,应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以其为今河南淮阳,而不能毫无道理地再指认其为河南登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