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刀集_千古谁识沛丰邑3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千古谁识沛丰邑37 (第2/2页)

记录之前,典籍的流传都是以竹简为书写体,“川”、“水”篆、隶字形相近,故而四川郡被一代代学者误传写为“泗水郡”,我们从存世文献中也能看出误传的痕迹:四川郡—泗川郡——四水郡——泗水郡。从魏晋至隋唐,以三家注为标志,形成“史记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东汉史家注疏的《史记》因错误较多,故多被以后的唐人注疏替代。但唐时原本的史记肯定是真容难觅的,故而唐人注疏《史记》,只能凭借衍生的版本各异的《史记》或者《汉书》,且多“以书注书”,极少考据,所以四川郡的三个错名都得到流传,其中“泗水郡”之名传播最为广泛。现存最早的《史记》本为南北朝时期的抄本残卷,最早的刻本为北宋时期的《史记集解》单刻本,南宋的黄善夫刊本为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宋代以前的刻本都已失传。正是由于官方典籍的缺稀,宋代的乐史撰《太平寰宇记》,把丰县的枌榆社录入沛县,其他地理问题也较多。无独有偶,元代的一个大名鼎鼎的学者何焯,在校订《汉书。高祖本纪》时说:“《地理志》作水,川字传写之误。”。考订《汉书》,而不认真对比《史记》,只是想当然,让后人为之生“纸上得来终觉浅”之叹。四川郡被讹传成泗水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西汉在原秦四川郡、东海郡相邻的凌县,还建了一个泗水国。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4年),从东海郡分三县,封侄子刘商为泗水王,泗水国治所在凌县(今泗阳县西北),王莽代汉后废除。东汉光武帝刘秀又封其叔刘歙为泗水王,再建泗水国,不过刘歙死后很快撤销。西汉武帝时的沛郡与泗水国并存,东汉泗水国与沛国(仍治相县)并存,只是三国时期在沛县曾经有过短暂的小沛国,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忽略了这个问题,四川郡如躲在历史深处隐蔽着的老人,给后来的一批批的史学者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以上种种,四川郡这个真实的名称,被遮掩了一千多年,也不足为奇了。(三)秦四川郡的设置始末、治所以及疆域。关于四川郡的设置时间,传统的说法是秦始皇二十六(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亦有四十二、四十八之说),根据是《史记。始皇本纪》:“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但是这个说法已经被史学界淘汰。学界争论的焦点聚集在始皇二十三年(前218)与二十四年(前219)间。也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楚淮北之地尽入于秦。

    【侯爵】翰林院庶吉士(654700381)18:07:36

    ”所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据此注《睢水》下:“相县,秦始皇二十三年以为泗水郡。”后有学者从之。持二十四年之说的有以下佐证;《史记。楚世家》“(楚)王负刍五年,秦王政二十四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荆(即楚)王负刍,灭楚名,为楚郡云。”又《王翦列传》:“二十三年,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竞平荆地为郡县。”综合来看,两者皆有可能。但毕竟二者只能择其一,所以,我们需要看看秦始皇二十三、四年在四川郡周围发生了哪些重大的事情。这个问题,《史记》记载的很散乱,但是拢起来,就显得清晰多了。首先是始皇二十二年(前217)秦将李信在四川郡的(新)城父突然后撤并一败涂地。二十三年,秦王任命王翦帅六十万大军,再次攻打楚国,灭掉属于楚国的今天河南东部一部分,楚国昌文君被掳被杀。四月,攻下相县,四川郡归秦,但是后一直处于战争的胶着状态,直到第二年,才攻下当时楚国的首都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镇)。楚国昌平君战死,楚王负刍被俘,楚国才算灭亡。这一年,正式把楚地的疆域分成几个郡,才合乎情理。清代学者全祖望却认为,秦始皇二十三年占领四川郡一带,初设楚郡。二十四年正式置四川郡。清代光绪版《丰县志》的篆修者李运昌先生亦持次说,故清版《丰县志。沿革》中说:“秦灭楚,列为郡县,初以丰为县,隶楚郡,复以丰隶泗水郡。(今后当改为四川郡)”但是他的观点也是同意秦始皇二十四年设四川郡。综合分析,嬴政二十四年(前219年)秦置四川郡较为科学。秦郡设“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监郡。”正与出土封泥合。又《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籍已死,因东定楚地泗川、东海郡。”可以看出,项羽建立西楚时,仍沿用了秦四川郡这个名称,故而有上述记载。所以有学者提出,秦四川郡也是沿用故楚的郡名。案,《江苏省通志稿大事记》载:“周赧王二十九年,齐灭宋,尽得淮北。三十一年,楚取淮北。五十三年,楚考烈王即位。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十二县。苟卿为兰陵令。秦庄襄王二年,春申君徙封于吴,言于楚王曰:‘淮北地边于齐,其事急,请以为郡。’因并献十二县,请封于江东。楚王许之。”四川郡应为秦庄襄王二年楚国所置,或因境内有淮、沂、濉、泗四水之故。四川郡郡治相县(今安徽淮北相山区境内),在郡域的中间位置,西汉更名沛郡后郡治未变。这是文献很清晰而确凿的记载。“相县,故宋地。秦始皇二十三年,以为泗水郡。”而且主流文献皆载为相县。但是因为清代人缀补唐人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沛县条下注:“本秦旧县,泗水郡理於此”。后之沛志和一些人治史者或依此,就连走上央视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和王立群都持这样的说法,实大谬!从汉代沛郡的疆域来看,秦代四川所辖区域涉及到括今天苏北的徐州、宿迁、丰县、沛县、以及安徽北部、河南东南部的部分地区。汉高祖五年从四川郡中划拨徐州以及周边区域为韩信封邑楚国(都下邳),以楚国下辖四川郡,其实名称应为故名。。尽管这样,汉代的沛郡仍“户四十万九千七十九,口二百三万四百八十。县三十七(《汉书。地理志。沛郡》”可见秦代的四川郡幅员之辽阔。入汉后,原四川郡的一部分何时更名沛郡,史书未载,较早有高祖四年说;“汉高祖四年,改沛郡此(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而唐《元和郡县志》:“汉兴,四年改名沛郡,领三十七县”,当为抄袭前作。又五年说、六年说、十一年说;以十一年说为下限,秦四川郡存在的时间也就短暂的十年左右。这个问题至今仍是学术疑案,未有定论,后之修志者往往各持所倚。但是今人根据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初墓出土的汉简《二年律令》,又提出景帝三年(前154)始更名沛郡,隶属汉廷,如是,四川郡这个名字沿用时间又增加了五十多年。(转载江苏《丰县报》作者许砚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