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刀集_千古谁识沛丰邑3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千古谁识沛丰邑38 (第1/2页)

    【侯爵】翰林院庶吉士(654700381)18:07:05

    “泗水郡”——一个被讹传了千年之久的地理名词

    2014-02-275100

    琴台夜月

    只看楼主

    1995年,西安市北郊秦宫遗址出土了大批秦代封泥,引起了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对秦封泥研究的热潮。国家著名秦汉史权威学者李学勤、孙慰祖、周晓陆、王辉、袁仲一、余华青、黄留珠以及相关学者辛德勇、许雄志、林丽卿等纷纷参与其中,根据秦封泥和已知的出土汉简,并结合传世文献,综合考证后得出一致结论:秦代灭楚后,在今天的徐淮地区置郡,治所在当时的相县(今淮北相山区境内),名称为四川郡。“泗水郡”——一个被讹传了千年之久的地理名词(一)秦代四川郡名称重新面世1995年,西安市北郊汉长安城遗址(秦宫区一部)内的相家巷南地,出土了数以千计、数百品种的秦封泥遗物。古代文书囊笥多加绳捆扎,在绳结处以胶泥加封,上盖公私玺印,谓之封泥。在以竹简为主要书写载体的秦汉之际,玺印的主要使用形式是就封泥,延伸到今天,就如同信件和物品封条上的盖章。在这批封泥中,出土了保存较为完整的有关四川郡的封泥二件,即:“四川太守”、“四川水丞”。另有“四口尉口”,经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王辉先生考证,应为“四川尉印”。同时出土的还有与秦四川郡相邻的秦代薛郡、砀郡和东海郡的封泥等,日本学者菅原石庐从大陆收藏到的一枚秦代“四川轻车”铜印也随之公布于众。在同一地点出土的与四川郡相关的县级封泥,均是县名加玺印字样,有:彭城丞印、丰玺、芒丞之印、砀丞之印(秦时芒、砀与丰紧邻,故列。)、下邑丞印、下相丞印、虹丞之印,徐丞之印、僮丞之印、吕丞之印、取虑丞印、犹丞印、符离、新城父丞、相丞之印等等。根据出土的“丰玺”和“丰丞之印”封泥可证,在秦代,刘邦的家乡“丰”就已经设县,所以历史文献中关于“沛丰邑”注释成“沛县丰乡”或者“沛为县,丰为聚邑”都是错误的。战国末期的丰县属魏,而沛县属楚,秦并天下后,丰、沛各自为县,同隶属于四川郡。秦代的四川省境内设巴、蜀二郡,文献凿凿,故此次出土封泥中的四川郡与今天的四川省毫无关联。唯一可以与四川郡封泥之字形对应相近的,记载最早也是最权威的文献就是《史记》的“泗川郡”。东汉班固《汉书》中的有关记载却让人匪夷所思,其中《高帝纪》载为”泗川郡“,其余见载三十五次之多,均为”泗水郡”。根据成书的年代先后,专家认定,《汉书。高祖纪》的“泗川郡”应该衍自《史记》。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沛国”条下为秦故“泗川郡”。唐徐谦益《初学记州郡部第一》却又记载为“四水郡”。

    【侯爵】翰林院庶吉士(654700381)18:07:33

    故而专家们综合考证得出结论,“泗水郡”、“泗川郡”、“四水郡”皆是四川郡传写之误。根据出土封泥对四川郡进行考证,最早撰文研究的是孙慰祖教授。其后有著名历史学家周晓陆《秦封泥所见江苏史料考》、《秦封泥集》(中国秦汉史学会副会长李学勤为之序);此外尚有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秦文化研究会理事王辉《秦封泥的发现及其研究》;傅嘉仪《秦封泥汇考》;台湾史学博士林丽卿《秦封泥地名研究》等等。于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颇有建树的北大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辛德勇,在其《秦三十六郡新考》中,直接改“泗水郡”为四川郡:“周(周晓陆《秦封泥集》)氏并举述有“四川轻车”秦印相证,今案后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对西安相家巷进行系统考古发掘时,还出土有秦“四川水丞”封泥,而《续汉书.郡国志》亦载沛国本“泗川郡”,《初学记》述秦三十六郡,“泗水”乃作“四水”,各自都还保留一部分本来的面貌,故应据周氏所说,改泗水为四川郡。”近年来,秦代“泗水郡”为四川郡误传的观点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至此,一个被埋藏了千余年的秦郡名称,终于恢复了原本。(二)四川郡被讹传为“泗水郡”的原因秦末,四川郡见证了至今仍给世人以深刻影响的风起云涌、朝代更迭。郡内丰县人刘邦乘陈胜、吴广大泽之势,拔剑而起,率领以丰、沛、砀、单四县子弟为中心集团的义军,“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史记。陆贾传》)”,为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司马迁所著《史记》,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sao!”至今在历史上的所有史学著作中,一享独尊。以太史公的治学严谨性,应该不会把距离自己所处时代不远的一个郡名记错,而且,那里是太祖高皇帝的家乡,也是当时汉武大帝的祖籍地,汉初的官府典籍不会不记载。项羽虽然焚烧了秦宫,汉初的丰沛籍将相绝对记得自己的故乡的名称。问题出在哪里呢?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言:“以《汉书》证《史记》,不若以《史记》证《史记》。”我们不妨“尽置诸家之说”,从《史记》初成之时开始梳理。根据文献记载,司马迁《史记》书成,正本藏于皇室书府,副本留在家中。他抄留的《史记》副本,在宣帝时,被其外孙杨挥正式向外传播。《汉书.司马迁传》载其事云:“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浑,祖述其书,遂宣布焉。”由于本纪只记到汉武帝,所以西汉一代续补《史记》者有十七人,其中诸少孙补《史记》十篇,直接附骥《史记》在民间流传。四到泗的抄误,当开始于褚少孙的缀补本。另外,因为《史记》因有着鲜明的批判性与人民性,绝少阿谀,故而汉武帝命令削除了《景纪》、《武纪》。其中一部分易触犯时忌的内容,在流传本中被摘除。可以看出,司马迁当初撰写的《史记》并不符合朝廷的意愿,整个西汉,《史记》这本书是受到政府限制和批评的。西汉末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扬雄以个人名义最早攻击《史记》:“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所以,《史记》的流传就出现了问题,就连东汉班固欲借助《史记》来撰写自己的《汉书》时,也叹曰:“十篇缺,有录无书”。班固的父亲班彪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一改司马迁站在人民的角度,而为统治者卫道,大量宣杨“汉德”,这也是班固一贯遵循且《汉书》完成后能在东汉大行其道的原因。今天观察一下《汉书》,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基本内容还是依靠并大量抄袭了《史记》,当然,其中自有他们的创作。唐代史学家徐谦益撰写《初学记》时,当见过不同于褚少孙本的《史记》,故而记载为“四水郡”。因为在东汉使用缣帛书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