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 与君一席话 (第2/2页)
既然如此,不知道萧兄如何在不杀这妖物的同时解决河西旱灾呢?” “这个却是容易,愚兄将它带回山门,用阵法圈起来就是了,反正这旱颙只以太阳真火为食很好养活。”大派的弟子比起林瑜这野路子出身的见识要强得多了,像是怕林瑜怀疑他抢功德似地又补了一句,“林贤弟放心,降妖的是林贤弟,这除妖救灾的功德也是贤弟的。” 林瑜还确实没想到那么多,他对这功德因果之事本来就糊里糊涂,被萧诺这么一说好像自己还有点小家子气似的,正想说点什么,眼角余光却看见那旱颙已经从土石中挣扎了出来,这妖兽也是聪明,挣扎出来后也不出声,更不做攻击举动,而是悄无声息的往山谷里就跑。 林瑜还没来得及动作,萧诺便已经出手,也不见他如何动作,只是一弹指,一点火星便从他手指中飞出,飞快的追上了旱颙, “业火无名,化作天牢,疾!” 萧诺一声清啸,那点火星突然炸开,火花乍现,见风便长,转瞬间一个球形的火牢便将旱颙困在其中。说来也怪,那旱颙本是火鸟,并不怕火,之前林瑜用风火轮攻击也没奈何得了它,但是这火牢不知是什么火,它却不敢碰那火栅栏,只是呱呱大叫,团团乱转。 那个林瑜一直奈何不了,直到设了陷阱方才困住的妖物,给这萧诺轻描淡写的一招拿下,让林瑜大开眼界。本来他出道后几次战胜顽敌,自以为道法已经不错,可今日见了萧诺才知道原来名门大派果然底蕴深厚,秦月儿那般的天才并不是特例。 “林贤弟,那大乘佛教此次用旱颙祸乱河西,想必又有了什么谋划,贤弟破坏了他们的谋划,须得小心他们报复。”萧诺一边困住旱颙,一边回头对林瑜叮嘱道。 “说来惭愧,我只知道佛教有黄衣教和禅宗的区别,这大乘佛教又是什么意思?” “林贤弟想来是专心修炼,无暇旁骛,我清微派中和贤弟一样的人也是不少,只有愚兄喜欢管些闲事,才去了解些逸闻。”大概是为了照顾林瑜情绪,萧诺先自嘲了一下,然后才开始解释。
佛教的大乘、小乘并不是按成就高低分的,而是按照修炼的心境区分。原始的佛教就是封神之战中出现的西方教,由于所在地西牛贺洲环境恶劣、人口稀少,所以西方教刚开始的时候规模并不很大。西方教由于自身特性,对自身修行不是非常重视,把精力更多的用在了传播教义,扩大规模上面。上古中土封神大战之后,西方教开始进入中土,不过由于西方教比较落后,虽然花了大力气拉拢了几个道家金仙,但是依然在和中土各教派的竞争中一败涂地,造成的结果就是原始佛教分成了三支。 一派退回了西牛贺洲,这一派维持着原始的教义,自守不出;一派转而向北俱芦洲发展,这一派比原来更加激进,一般称作黄衣佛教的就是这一支,这两个支派统称为大乘佛教;还有一个分支留在了中土,就是后来的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是佛教进入中土传教以后才衍生出来的,这一分支中包括禅宗、法华宗、莲台宗等诸多宗门,其中以禅宗的影响最大,所以很多记载中的禅宗便代表了小乘佛教。小乘佛教进入中土之后受了中土教派的影响,修炼也从传教变成了修持自身,这一支佛教收徒也讲缘法、资质,尤其重视修道心境。传教则以自愿为主,并不强行要教众供奉,也不强说今生来世,所以很多修道者都将小乘佛教视为中土教派,并未加以驱逐。 由于西牛贺洲的原始佛教固步自封,只在本土传教,所以黄衣佛教在中土就代表了大乘佛教。黄衣佛教在北俱芦洲混的风生水起,大部分蛮族都信仰此教,但是黄衣佛教始终惦记着中土的广大之地、亿万之民,所以每过一段时间便鼓动蛮族大举入侵。 汉代之前,虽然道家隐遁,但是诸子百家高手无数,黄衣佛教每次都碰得头破血流。汉时儒教和诸子百家的内讧又给了黄衣佛教机会,不过当时的儒家正是鼎盛,一家之力便将黄衣佛教杀的溃不成军,险些灭教,后来得了原始佛教援助才恢复了元气。 几次失败都没有动摇黄衣教的信念,汉代后儒教堕落、百家凋零,在此给了黄衣教机会,这一次入侵绵延了近千年,中土一直战乱不休,道家圣人终于看不过去了,颁下法旨,驱逐黄衣教,道家各派奉旨大举出动,黄衣教再一次被打得元气大伤,退回北俱芦洲。 即便这样,黄衣教在此后依然贼心不死,蠢蠢欲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