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立国传_第四十七章 圣教(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圣教(下) (第3/3页)

是后世基督教和******教的大杂烩,不过任何强有力的宗教的基本思想形式都是一样。首先是排它性,第二是引人向善,接着是严谨、独特的思想信仰系统和完善的组织形式。中国以前的思想文化以及什么世界观、道德观都有了,就是缺乏做为宗教的信仰和思想系统,而且也没有完善的宗教传播和组织形式。今天就给它补上。新出炉的圣教先知曾华在那里得意洋洋地想道。

    这个时候范哲却提出了一个问题:“大人,圣教不准拜神像,但是总得有个东西放在那里让众人祷告功课吧。

    对哦,这圣教总得有个标记吧。你看人家基督教是十字架,******教是半月,都是既简单又醒目,自己这圣教也要弄个什么东西出来。想想。

    佛教里面除了秃头好像就没有什么特别的。道教,眼前的这位范哲就是从道教转正过来的。道教有八卦,有太极。对了,太极!那东西醒目,一看就望不了,而且和后世的儒家也有联系。自己在现代还听说太极居然和银河系旋转有点像。只是阴阳鱼太复杂了,宗教的标记应该越醒目越简单越好。

    对,太极中那个“反S”不错,不但尽得太极含义的精髓,而且看上去很像蟠龙图的简化版。靠,真是天意,不用它都不行了。

    曾华拿起一支毛笔画了一个漂亮的“反S”形然后说道:“远古时天地为混沌,盘古上帝开天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最终天数极高,地数极深,转而无形无极,以为太极!”

    说到这里,曾华抬起头问道:“如何?”

    范哲看了半晌,越看越激动,最后连连点头说道:“大人,这个太极我越看越觉得含义深刻,而其中深意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真是妙呀!”

    “好,既然如此就这样定下来,白底黑太极图腾为圣教标记!”

    解决这个问题,曾华又问道:“你现在传了几个信徒?”

    范哲答道:“回大人,我一边整理大人传达的真知,一边寻找德行高尚之人进行传教,已经传了十七人,他们对盘古圣教的教义是深信不疑。”

    “好,你继续一方面完善圣典,这东西马虎不得,是要流传万世的,尽量弄完整些,反正我是先知,你是笔录人,我们哥俩就是反复修改也没人有意见。另一方面你要开始正式传播教义了。那十七个信徒直接为主教,开始四处传教,最好先找那些德高望重或医生之类的人,他们信了教,再去给别人传教就利索多了。”然后曾华开始把他以前听来的那些传教士们的故事讲述一遍,给范哲提示传教的方法。这是在自己人内部传教,还用不上一手圣典一手利剑。

    曾华最后说道:“我最近在益州发了笔大财,就捐给教会做为运作经费。先赶紧地修上几座教堂开张,还有我手下不是有一万羌骑吗?你找些人一边教他们识字,一边从他们中间传教。你不用担心,我不是先知吗?在我的地盘我当然会鼎力支持传教,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打架我也在这候着!”

    有了这句话,范哲马上开始轰轰烈烈的传教活动。首先是大批的钱砸下去,一座俭朴肃穆的“中式教堂”屹立在南郑城北,上面的“反S”太极标识格外引人瞩目。

    接着,靠着曾华的上表解释被“赦免放还”的范贲看了儿子和女婿捣鼓出来的圣典之后,这位被曾华在背后叫老妖精的天师道“教主”真不愧是数十年的宗教老工作者,麾下信徒无数,立即就看出这圣教的远大前途,马上屏弃了以前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回归上帝的怀抱,甘愿做一个主教。

    他传教多年,不但有丰厚的人脉,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他在沔阳兵工场不知情的帮助下,很快就设计出多种神迹,加上他个人名望的号召,顿时吸引了无数梁州百姓到南郑大教堂去观看。

    按照范贲的说法,就是卖艺也要吆喝两声。种种神迹出来之后,加上范老神仙现身说法,无数百姓包括军中将士都开始对圣教感兴趣,然后范哲带着十几名熟悉教义的主教详细讲解真知,顿时把许多迷途子民们吸引住了。当然了,做为先知的曾华免不了也要在神迹中客串几把,而且还应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创造出更让人不可思议的“高科技神迹”来。

    宗教的威力是巨大的,而曾华这个“理论派”和范贲这个“实践派”强强联手,顿时这满天神佛除了盘古上帝之外其它的都没有办法混了。

    看到形势大好,曾华借着南郑大教堂落成,由范哲主持,完全按照圣教中规定的正礼(就是周、汉正式礼仪的结合和简化),心满意足地和范敏大婚,如愿以偿地成为范美眉的夫君。

    可是新婚没几天,前线急报送了过来,关中大乱!真是不让人消停!

    注:上帝一词乃是原于古老的华夏文明,史书中最早出现上帝一词的记载的书籍是《尚书》和《诗经》,指昊天上帝(《尚书》)或皇天上帝(北京故宫供奉的牌匾)。

    注:宗教这玩意,尤其是单一神宗教,骨子里都是那么一回事,都是换汤不换药。所以老曾就用拿来主义,把基和伊教中的许多教义换上中国古代道德和文化思想重新包装。其中必有不当,大家多多包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