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荐中华_第三部北伐中原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军出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部北伐中原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军出征 (第1/2页)

    混账当在泉州的蒙古探子将汉人即将北伐的消息传到忽必烈手中地时候蒙古大汗忽必烈大勃然大怒连夜将所有地文武大臣都召集了起来共同商讨对策。

    一个小小的王竞尧这才多少时候居然敢北伐忽必烈铁青着脸对底下战战兢兢地群臣骂道:当初在常州怎么就让他跑出去了以成今日之害八十大军北伐嘿嘿我看四五十万总是有地你们说怎么办怎么办

    那些大臣谁都不敢先开口撞到枪口上去好半天权臣阿合马yingying头皮上前说道:大汗何须担心谅此小小贼寇能起多大气候只需挑选一员上将带几万军队当可一鼓而荡平

    小小贼寇忽必烈冷笑起来对这位宠臣说话的口气也不那么客气了:这股小小的贼寇青芝山杀了我的大将张弘范弯石村又打得我损兵折将抚州更好十几万就是没有打下来还弄得差点全军覆灭难道我大元才进中原不久就又要被赶回大草原去了吗

    儿臣保举一人可退汉军众人看去原来是太子真金真金说道:浙江统军卫脱不花为人骁勇善战极有谋略龙南一战若非他当机立断带兵突围恐怕我军损失更为惨重儿臣保举他为元帅统领蒙古大军与贼寇作战

    不可忽必烈还没有说话阿合马已经站出来反对道:脱不花虽然有功但年方二十六岁又只是一个小小地统军卫如何能担当重任臣以为镇南王脱欢久在军中熟知军务又是大汗之子可以委托大任

    忽必烈沉吟了会说道:咱们过去的那些大将都老了失去了以往的彪悍和进取之心我听说王竞尧的军队中都是些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可以如此信任这些部下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起河南河北江西各地蒙古军十完新附军三十万人归脱不花统帅再升脱不花为元帅命他抗击汉人大军只许胜不许败

    八思巴大师忽必烈吩咐完后将目光转向了国师八思巴:你曾说宋朝气数未尽此时不宜征讨那么你对汉人反过来犯我国境又是如何看地呢

    八思巴坐在那一动不动地说道:宋朝的确气数未尽但他们却逆天而行乃是自寻死路大汗只管出兵此战必胜无疑

    蒙古人在朝廷上商议的事情很快就通过阿合马和八思巴传到了高级情报人员张傲云地耳朵之中这时候的张傲云在大都已经是蒙古贵族最受欢迎地人那些据说是八思巴大师祈过福的福寿膏都是通过张傲云之手转卖那些吸食过福寿膏地人再也无法摆脱纷纷竭力讨好于张傲云一时间张傲云风光无比手眼通天。

    抚州攻防战中忽必烈之所以不肯兵却也正是张傲云的功劳。

    当张傲云得知忽必烈调动四十万大军出战浙江之后他立即想办法弄清楚了蒙古人地军队情况行军路线甚至连蒙古人千户长以上官员的名字来弄的清清楚楚直接送到了泉州任晓晟派来的联络人手中。

    看到忽必烈果然按照自己的设想尽起大军到浙江与自己决战王竞尧决定动了.祥兴三年十二十九日泉州校兵场。

    数万国防军士兵盔甲分明刀枪闪亮神色肃穆的排列着整齐的队伍站成一排一排面前几匹战马也象是感觉到了紧张的气氛双蹄不停的在地上来回刨着鼻子里偶尔会出一两声轻轻的哼声。

    手按剑柄地司徒平一池文隆林锋和黄声福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在他们地外围是十余万来为远征将士送行地泉州百姓每个人都在等待着那一时刻地到来

    天下兵马都元帅汉王王竞尧到随着一声叫声顶盔贯甲的王竞尧带着朝中所有的文武大臣出现在了校兵场上。

    看着这些威风凛凛的将军神采飞扬的士兵满脸期望的百姓王竞尧没来由的胸中大生豪迈之情觉得就算现在真的北伐却也未尝不可

    鞑子无道犯我中原:今奉上命起兵北伐王竞尧缓缓地说道:自鞑子入寇我中原大地以来前后屠杀我汉人18oo余万北方九成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四川在鞑子屠杀前人口有13oo多万人屠杀后竟然不满8o万人处处皆成无人之区此我汉人之一大恨也汉人南人皆是贱民杀蒙古人偿命杀回回罚银八十两杀汉人罚钱一吊汉人任命之贱想无可想此二大恨也汉人村里新媳妇地头一夜一定要给蒙古保长身为丈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受辱此三大恨也汉人后代出身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此四大恨也鞑子暴行祭竹难书仅此四大恨我必伐之

    底下军民早已听的是咬牙切齿不能自已恨不得立刻就投身到战场上和鞑子拼个你死我活

    王竞尧停顿了一下冷冷地说道:犯我大汉者死犯我大汉子民者死天下鞑子皆可杀之今命司徒平一为安北将军起雄兵八十万即日北伐茫茫苍天佑我大汉请司徒将军登坛拜将

    司徒平一大步走上点将台来王竞尧将一颗帅印交到王竞尧手上又将自己从不离身地铁血宝刀交到司徒平一手中厉声说道:此刀即我我即此刀此番出征有不服调动者有怯战畏缩者有闻令不前者五品以下官员汝皆可杀

    司徒平一接过宝刀半跪下说道:司徒平一必不负汉王厚爱汉王再见此刀时大事已成

    王竞尧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台下的数十万军民仰向天右手向北方高高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