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姐妹_第28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1/2页)

    建业大厦八楼装饰一新,各部门门口的标示牌,崭新瓦亮。只有显眼位置挂着的省工业设备局水湾分局的牌子陈旧了些,像富丽堂皇的展厅里的一件出土的文物。别外一块显眼的牌子,红底黄字,写着香港驻大陆联络处。联络处的首席联络官已经到位,大约有六十岁上下的低矮老头,叫黄实人。人老心不老,衣着花花绿绿,像国外杂技团的搞笑演员,特别吸引人的眼球。

    联络处的办公室港式设计,进门就是巴台,架子上挂满了瓶瓶罐罐。有一张床大的办公桌在房间中央,老板椅后面一个做工精致的雕花黑木佛龛里贡着手舞大刀的关公,香炉里现代化的电器香火,一红一红的,给关公手里的大刀,染上了若隐若现的血丝。房间的两面墙上还有三扇门,想必是卧室、会议室、厨房卫生间吧。

    局长办公室,完全按照政府行政长官通用的办公室装饰的,方方正正的办公桌,上面相交插着党旗国旗。一面墙上靠着实木玻璃书柜,很有政治思想地放着各种文选,还有一些奖杯什么的。另一面墙有个门,里面就是密室,就是不方便在办公室谈的事情,可以到里面谈。办公桌后面的墙上,一幅足有墙挂标准地图那么大的照片上,朴图面带笑容和一位京城领导的上半身合影照。

    分局重新挂牌的那天,也就是朴总成为朴局长的那天,有一个简短的揭牌仪式,也就是开业仪式。仪式里夹着一个小仪式,就是香港老板为水湾县曲柳乡一所山区小学的捐赠仪式。朴局长亲手把五万元钱交到校长手里,校长哭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被善于捕捉细节的市电视台的记者擒个正着,县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还是拷贝市电视台记者的磁盘。

    朴局长看似一个政界外行,却是机构改革的行家里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领导机制和部门设置的改革,分局局长下设了四个副局长,下设十九个部,一个综合办公室,三个秘书处,四个副局长分管的专门办公室,各部下按功能设了四个五个科室不等。统计大小领导二百多人,中高层领导三十二人。

    四个副局长和十九个部长面向社会招聘,按职位大小细分价格,谁出钱就给谁,体现有钱就是由能力最有力的证明。竞争上岗的有爆发户,或在黑道上混的人,有钱了总想弄个官当当。谁也不愿意弄清楚分局是怎么回事,看着这种火红劲,都以试身手,走后门找关系求情的,很是热闹。听说有一个职位两个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争得脸红脖子粗,其中一个还搬出来市里的领导。他们看重的是这里不但能当官满足钱而多则仕的心理,还可以打着分局的牌子做生意,一箭多雕,几不误。中国的部门也多,谁也弄好清楚到底政府有多少机构。

    只几天时间,职位就抢购一空,为分局创利四百多万元。一个取消的部门,让朴局长整得有声有色,到处歌舞升平。分局下设的娱乐公关部,设在一个八百多平的房间里,每晚都举办歌舞晚会,邀请各企事业单位领导社会名流,到场观看。部里在社会上招聘了十几个有点文艺细胞的青年女子,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她们的口号是:给我一根钢管我能迷倒一批官员。招待后勤部,也不甘示弱,把部里装饰得像总统套房,堪比传说中的红楼,吃喝拉撒睡一体服务,让请来的客人来时像个人似的,住在里面就像个禽兽,出去还能像个人似的。他们的口号是:有好吃好喝的用在桌上,有劲使在床上。

    香港驻大陆联络处首席联络官黄实人,分管港澳台贸易部和大陆资源开发部,工作量非常之大,来这里不久就瘦了十几斤。他撇家离乡,远离亲人,来后的第二天,局长助理刘志就安排了一个女子做他的生活秘书。这个女子就是光彩洗浴里的那个和费局长叫号的瘦点的小姐,现在不能以小姐相称了,她真名叫刘芳草,同事叫她刘秘。

    费局长交出分局的印章和大堆文件档案时,朴图问他,你对分局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以后分局的工作量会非常大,业务也繁忙,怕你不适合实职,你挂职顾问吧,叫作分局总顾问。工资比以前加一倍,年底分红。费局长只有一条路,行与不行,也没商量的余地。要说不行,下场和其它原分局的领导一样,工资照发,可以赋闲在家。

    费局长也有一间标准的办公室,门前的牌子鲜亮地写着,局顾问委员会。开头的日子,他照点上班,按点下班,这是多年在机关养成的习惯。只是少了些事务性的工作,天天无事坐着,办公桌上设备齐全,电话崭新,可总也不响,只有上面电子的电子屏幕闪烁着时间,让心跟着跳动,感觉发慌。顾问顾问,人家不问,总不能逼着人家让人家问吧。不过倒也轻闲,喝喝茶水,看看报纸,还都是日期和现实对上号的新报纸。

    一天,闲来无事,他踱步走进香港驻大陆联系处。黄实人倒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