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深山深隐红莲寺 (第1/2页)
“看你很喜欢这样的酒杯的,送给你吧。” “这酒杯太贵重了,不敢接受。你珍藏着,别丢失了。说不定以后能派上大用场。记住我的话,真的,我是严肃给你这样说的。”释基看了看手中的酒杯,又看着小芳说。 “你保存一个,我保存一个。我要是真能派上用场,你再拿给我。你要是能派上用场,我保存的也给你。”小芳试探着说,“我想还是你能派上用场,我哪里能派上用场呢!” 释基不急于回答,问:“你知道你爸从哪里得到这酒杯的吗?” “他没说起过,可能是从南方老家那里得到的吧。但我对老家没有一点印象。从记事就跟那边没有来往过。我爸去世后,我看到人家喝酒就会想起他。我爸在的时候,我妈一不让他喝酒。他就滔滔不绝地讲中国什么酒文化。我当时以为是吵嘴的,就没在意听,也听不进去,但多多少少能感知一些,现在想起来我爸说得还是有道理的。我好好想想他是怎么说的了,以后再说给你。这酒杯是我爸知道要不行了,让mama交给我保存着的,说是让我好好留着。我想爸爸是想让我记住他吧。” “那你爸没给你说什么吗?” “没有,那时候他被紧急送进了医院,是我妈后来说的。我去学校找我meimei去了,回来后,他就走了。” “那这杯酒,我敬你爸爸吧” 小芳点了一下头,没说话,眼里有泪水打转儿。 释基又说:“白酒正好喝一半,敬了一半,是不是?” 小芳说:“我们开始喝啤酒吧。就用瓶喝,你四个,我二个,行吗?酒杯就不用了,但一定要送给你一个。你用它喝酒时,说不定也会想起我。” “好,好!”释基启着啤酒说,“你对未来有打算吗?” “有啊,我想开个饭店,很小的那种,能活下去就行。我妈会做菜,我现在正在跟她学习呢。” “我父母就是在京城开个小饭店,也就是能过日子,但他们年岁大了,倒是可以。可你还年轻啊,也比较有思想,文化基础还不错,应该有大的志向,做点大事吧。我要是能帮上你,一定会帮你!” “好啊,先谢谢了。” 有风吹来,仿佛阳光也在抖动。他们收拾好东西,决定要下山去。释基望着水湾县城想:水湾,我会从新找回梦想的。他想喊出来,但小芳正在怀里,仰着头出神地看着他。 释基走到巨石下,向着巨石侧向的东南方看去,山坳里隐隐现出几座青碧相间的屋顶,有少许红黄的线条,闪现在眼底。 释基兴奋地叫起来:“看,看,那里的屋顶什么建筑?” “是红莲寺。前些年刚建的。他们说从前那个地方就有个寺庙,不知道什么时候毁坏了,又在原来的地址建的。里面都是女出家人,他们都叫它尼姑庵。我也没去过,我们去看看。” 释基脱口而出:“我怎么不知道呢?” 小芳笑出了声,说:“你怎么会知道呢!你以前又没来过,人家修个庙也不会向你报告吧。” 释基也笑出声,说:“对对,你说得太对了。我们去看看。” 去住红莲寺的路真是千回百转,虽是下山路,更是难以把控脚步。小芳时不时地会控制不了自己的脚步,倒在释基的怀里。两人就相拥一会儿,喘口气,接着走。 红莲寺四周,林木茂密,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远远望去,若隐若现恍如世外桃源,似在虚无飘渺中。依山势呈二进阶梯分布,登到大殿上,还真费一番体力。百层台阶上,落下片片秋叶,红黄的色彩,让释基的心头不免沉重。有位像是远道而来的青年居士,薄衫单履,拾阶而上。她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念熟的经文,犹如从她的心中飘出,融入木鱼声声,诵经阵阵里。在晚霞的天空中化成轻烟随着香火袅袅回荡在凤凰山的上空,像是诉说着前世今生的轮回。 小芳拉了拉释基衣服问:“她是尼姑吗?” “没在寺里修行,应该是居士吧。在寺里就是比丘尼,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可以叫和尚的。尼姑算是俗称吧。” 释基和小芳来到寺院里时,远处山顶披上了一层红色,太阳快要下山了。小芳看了看面色凝重的释基说:“我以后有时间会来好好看看的。”释基点点头,和小芳出了寺院。 释基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三月,梨花刚泛出雪的颜色,这是春游的季节。万物复苏,寂静了一冬的梨花庵,渐渐有了点生机,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