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8章 英明刘大师 (第1/2页)
刘瞎子想喊叫,憋了许久终于叫了出来:“啊——”伴随着这一声大叫,他感觉到后背上被揣了一脚。“你这个残渣余孽,吓我一跳。你还给我装死,憋了这么长时间。”伴着说话声,他感觉到又被踢一脚,正踢在腋下的肋骨上。刘瞎子五脏六腑俱裂,酸痛难忍,翻身仰面,张大着嘴喘气。 “快起来,快起来,你要是撒泼打滚,老子真给你一枪。”刘瞎子又翻了过去,趴在在地上。有人提着捆绑他双手的绳子,把他拎了起来。他能听到人群闹哄哄的声音,还有凉凉的风吹在脸上舒畅的感觉。 他意识到他没有死。 刘瞎子的确没死,他是陪刑的。这样近距离的感受死亡,是为了更强悍地震慑还不足以配上一颗子弹的犯罪分子。刘瞎子后来也没研究明白,这个伟大发明的专利权应该属于谁。 苦难是一所大学。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但是要看什么样的苦难,有些苦难可能会使一个人或一个民族走向更卑劣。 改革开放的风吹来,刘瞎子好比被打倒的老干部恢复了原职,从心眼里往外透着高兴。他的算命生涯迎来了春天,光明正大的掐指摸骨,笑迎八方善男信女。时值社会变革的大潮中,百花齐放,百业涌现,新困惑新问题大量产生,求签问卦与时俱进,所求之事也五花八门。刘瞎子感到知识不够用,穷其所有也力不从心。他决定拜师进修,在村子里消失一年,不远几千里投在一高人门下。高人也是个瞎子,胡须飘然,洁白无暇,头顶却如刚出土的黑陶,拂去尘诟,油亮如初,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信息。这才真是个学问家。有些知识界的年轻人也模仿,装作有学问也把自己弄个秃顶,但肚子里却没有多少真东西。 刘瞎子修业已成,毕业论文是口述给师父听的。师父坐在八仙桌前的太师椅上,双目不知道是有意还是自然地紧闭着,双手掌心向上交叠于双腿上,长长的胡子挂在道袍似的的黑长袍前,像水墨画里的瀑布。 刘瞎子坐在堂屋左侧的板凳上,眼睛一翻一翻地配合着论文的起承转合。他的对面坐着两个师妹,虽是素颜,却透着发自灵魂深处的妖里妖气,年纪不大,三十前后的样子。像是监考官表情,一丝不苟地注视着刘瞎子。 刘瞎子论文的题目是《论解放思想下的算卦行业在当下所要解决的新问题与人们对未来迷茫的新走向的若干问题》,洋洋洒洒数万言,听得水墨画里的瀑布不停地上下抖动。论文完了,一师妹,给刘瞎子递去杯茶。刘瞎子不停地咂着嘴巴,称赞着茶的品位。他不光喝出了滋味,还喝出了师妹的感情。 稍稍休息,进入答辩时间。师父道:“一师一徒两瞽人。”刘瞎子答:“两男两女四半仙。”师父道:“徒儿,能否说成,半人半仙众师徒,何如?”刘瞎子答:“师父高见。”师父道:“世有男必有女,有上必有下,有夫必有妻,有东必西,万物之源只有两字——阴阳也。阴阳为何?道也,道也。岂不闻周易有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知识就是这么些知识,要学会变通,学会灵活运用,就能直面众生,为众生指点迷津,给他们梦想,给他们希望。” 答辩在刘瞎子翻了一下白眼点一下头,循环一百多次后结束了。两个女徒弟不失时机的夸赞师父。师父也不失时机地问两个女弟子:“两个徒儿,你们给刚才对答中的对联,出个横批吧。”两个女弟子有些晕,其中一个说:“师父口吐莲花,字字珠玑,句句暗藏天机,应接不暇。弟子如穿着内衣洗澡,只湿些皮毛,还未完全沐浴在师父的春风里,徒儿不耻瞎问师父所指哪个对联?”师父两个拇指转动,算出弟子没明白他的意思,一字一句地说:“一师一徒两瞽人,半人半仙众师徒。”另一个女弟子开口就答:“横批,男女四人。” 师父语重心长地对刘瞎子说:“徒儿,你学业已满。可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明天你就起程回乡吧。我们稍事休息一会儿,举行个毕业典礼,喝上几杯,一来对你表示祝贺,再者也为你送行。留出点时间,今晚你跟师妹们交流一下学习心得,可不能防火防盗防师妹,留一手啊。有道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师出同门,哪能没有儿女情长之心?杨柳依依,同窗惜惜,做些临别赠言的事吧。这样吧,你两个师妹的学业还有待提高,再等上半载几个月,毕业了,就派她们到你那里去实习。也算给你当个助手,不知徒儿意下如何?” “师命就是父命,父母之命,哪有违抗之理!徒儿感激不尽。”刘瞎子说完就跪着挨到师父脚下,说,“师父在上,受徒儿再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