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祸水西引(十) (第1/1页)
千里攻明只为粮,既然明朝方面答应给救命粮,俺答方面也答应了暂缓进攻,先和谈。蒙古方面要跟明朝坐下来谈了,女真人这下着急了,他们虽然跟蒙古人约好了狼狈为jianian,共同为恶,不过口头上的约定没有多大效用,现在蒙古大哥明摆着要抛弃女真小弟了。 没辙,王杲也派出使者,要跟明朝和谈。不过,在刘致远的授意下,明朝方面搞区别对待,根本就不理他们。这下,女真人捉狂了。 更让女真人捉狂的事在后面。蒙古人虽然答应了和谈,不过对和谈的条款还不太满意,觉得明朝给的五万石粮食还太少,对全族受灾蒙古人来说,这只是杯小车薪,要求明朝多给。 刘致远也很开通,他也答应多给,而且这笔粮食还是华夏帝国出。不过,有一个条件:用女真俘虏来换,一个女真俘虏换十石粮食。另外,刘致远准备在辽东的锦州设立一个互市,只要把俘虏带到那里,就能换粮食和其他日用品。 对刘致远来说,花几千万石粮食,让一个对华夏民族构成威胁的女真族土崩瓦解,这笔买卖值得做。 既然华夏帝国出面摆平蒙古人,明朝方面当然乐于坐享和平。俺答却有些不乐意,不乐意的原因倒不是俘虏换粮这个条款,而是因为锦州位于辽东,并不在蒙古人的控制范围内。要想到那里,必须绕道进入女真族人的地盘,这也就是说,必须先打通一条安全通道,才能跟华夏帝国进行正常的奴隶贸易。 “你们怎么来锦州,那是你们自己的事,不过,我可跟你们说清楚了,以后你们再敢率先对明朝发动战争,我会马上关闭锦州互市,让你们饿死。”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俺答也只得妥协,但是他并没有退兵,而是直接带兵进攻王杲部。这种狗咬狗一嘴毛的事,刘致远懒得理,带兵沿着长城向东,回到了居庸关。 这时已经是三月中,明朝派新的封疆大史到了居庸关,也就是新任辽蓟总督谭纶。这位谭纶虽然也是科举出身,但是好兵事,敢于亲自上阵跟敌人拼命。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之后一直活跃在直浙的抗倭前线,跟戚俞一共抗倭,屡立战功。 谭纶在保定之役时也站错了队,当时就是北方派。后来保定为首的南方派一统明朝,谭纶也就解甲归田。不过,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刘致远将原来的辽蓟总督杨博赶下台之后,明朝方面不敢多说什么,只得另找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前往督抚,不过朝廷内以文臣居多,很难找到一个可以服众的人选,不得已之下,一直赋闲在家的谭纶就此起复。 有了杨博的前车之鉴,谭纶到了蓟州防区之后,马上派人去向刘致远通报情况,他知道如果那位超级皇帝不点头,自己这个总督还是当不下去。幸好,谭纶与戚俞等人关系不错,与戚俞的旧部下也相处得很融洽。而戚俞的旧部下大多加入了定海军,很多都进了侍卫队和特战队。有这些人帮着说好话,刘致远也没怎么为难他。 不为难他并不等于就纵容他,刘致远刚到居庸关,就把辽蓟千总以上所有文官武将召集到一起,开会大谈为将之道。 “你们明军现在没有战斗力,不是将领不行,而是朝廷的政策不行。上面派文官甚至太监来督军,这些人懂军事吗?知道前线的情况吗?没有,他们最多也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他们见过流血死亡吗?亲自上过战阵吗?亲自经历过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可怕吗?没有,他们只会坐镇后方,胡乱地指挥将士们去冲杀,甚至是送死。治军的不知军情,知军情的又不能治军,这如何能打胜仗?将士如何肯用命?” “对,我们不能听那些不知军情的督抚文臣的指挥,我们不能糊里糊涂地被派去送死。”一班武将群起响应,他们知道圣皇陛下是要给他们争权了,而坐在一边的御使文官们都不敢吱声。 “所以我建议,以后凡是上面派来的督抚,要由众将一起投票决定他是否能留任。如果没有得到六成将领的赞成,朝廷派来的人,从哪来滚回到哪去,大家觉得这个建议怎么样?” “好!”武将们一片叫好声。 “既然大家都说好,那后天你们就开始投票,决定现任总督能不能留任。”
送走了这一班人,刘致远只留下谭纶一人。 “我这么做,不是针对你,如果你不能服众,众人才会赶你走。所以,你以后要想办法让众将归心,而不能老用官威来压人。打仗是要人命的勾当,大家都是爹生娘养的,谁的命都不比别人的高贵多少,我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 “下官谨记陛下教诲。”谭纶一脸诚惶诚恐。 “我与保定王已经达成了协议,从今年五月起,明朝方面就会派武将入台习军事,我给你二十个名额。我希望你在挑选学员的时候,能做到公平公正,这也能让众将归心。” “谢陛下。”谭纶也不笨,他马上就意识到这是给他开了一个后门,让他把住选将进修的权力,也就能捆住治下将领的心。 “对了,你总督辽蓟,有什么计划,说来听听。” 谭纶低头沉思了一会,说道:“下官以为,朝廷久经战乱灾荒,现在到了清静养民的时候。所以,边关以固守为主,不宜对外用兵。” “你的想法不错,不过,一味的固守并不是上上之策。孙子兵法有云: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也就是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真正的善战者。要做到不战而屈蒙古之兵,你们要广积粮草器械,积极练兵备战。” “陛下圣明,下官谨记。” 刘致远点点头,不再多说。其实,明朝只要能守住边界,不让蒙古和女真人入侵,他就有办法把祸水向西引,引到欧罗巴那边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