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_第九卷 天下一 第十六节 试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卷 天下一 第十六节 试探 (第2/3页)

如释重负,今天曹冲给他太多的震撼了,他一时消化不了,都不知道如何答复曹冲了,再说下去随时都有可能出错,曹冲要去见皇后,正好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他连忙笑道:“爱卿不要拘束,快去吧。”

    曹冲走了,天子摁了摁狂跳的心脏,看了一眼同样有些搞不清状况的张昭和魏讽,拍了拍案上一叠奏表说道:“张公,子京,你们看,这件事当如何处理?”

    张昭抹了一把额头的汗,他刚才被天子要批准曹cao请辞的奏表差点吓出心脏病来,冷汗淌了一身,内衣全湿了,粘乎乎的特别难受,不过以他的身份又不好拎起衣服来凉快一下,只得强忍着。他看着有些兴奋,有些茫然的天子说道:“陛下以为,曹丞相请辞,是真的还是假的?”

    天子瞟了他一眼,心道我正想问你是真的还是假的呢,你怎么反倒问上我了?不过看着张昭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他倒也没有着急,而是静下心来想了想,半天才说道:“朕估计他大概是在试探朕的心意吧。”

    张昭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把天子看得更糊涂了。张昭咳嗽了一声,轻声解释道:“丞相大人请辞,当然有试探陛下的意思在其中,但以臣看,他未必就全无真心。陛下,丞相已经有六十二了,虽说身体不错,但他的头风一直未能痊癒,自从华佗死后,就无人能治,最近几年没有复发,可是这几年他一直在玄武池休养,邺城的事大部分都是由其子曹植代劳,这里面未必没有是他不能再cao劳的缘故。曹植文采风流,精通诗赋,对政治军务却不甚精通,这次因为九品官人法的事情还被丞相大人责骂了,故而这九品官人法,才由其始作俑者曹丕来向陛下请旨。曹丕是镇东将军,又正在主管辽东的军事,辽东战事正在进行,他这个主管辽东战事的将军又怎么能离开战场,跑到许县来请立九品官人法呢?虽说犬子等人在镇东将军府当差,可是他不能全权代替镇东将军,这件事太过诡异。依臣看,曹氏父子兄弟之间,必然有所不合,而且是对曹丕不利,所以他才要放下辽东的战事,跑到许县来请立九品官人法,而九品官人法对他曹家并无益处,他所图的不过是青徐等地的世家对他的支持。”

    天子有些听明白了,前些天魏讽也提醒过他,说曹家兄弟之间可能不合,曹丕的态度才会这么好,现在又听张昭这么分析,他越发的确实了,曹家兄弟之间的矛盾,已经浮出水面,再也无法遮掩了,他们在争夺曹cao的同时,也要来争取自己这个傀儡天子的道义上的支持了。

    “哼哼哼……”天子冷笑了几声,不置可否。他渐渐的冷静下来。曹家兄弟在争嫡,要争曹cao那个武平王的继承权,曹冲虽然实力惊人,可是曹丕却有些名份的天然优势,而且他虽然功劳不如曹冲,但是他没有犯过什么错,曹cao不能随随便便的就废了他。如果曹丕再平定了辽东,那么他的位置显然就更有了一份保障。曹冲在名份上没有优势,但他军功高,手中的实力强悍,更重要的是,他很得曹cao的心思,要不然曹cao也不会费这么大劲来折腾了。

    鹬蚌相争,得利的自然是那个渔翁,而自己就要做这个渔翁。可是这一鹬一蚌实在太强了,后面还有个老鹰在看着,自己这个渔翁的实力又太弱了,搞不好便宜沾不着,反而被鹬蚌给伤了。自己已经没有太多机会了,这次绝好的机会如果抓不住,那刘家的江山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那如何利用曹家兄弟相争的这个好机会呢?

    天子垂下了头,沉思不语。

    张昭、魏讽见天子沉思,也不敢出声打扰,静静的坐在一旁,沉默的互相看了看。张昭老谋深算,德高望重,资历又老,但他却不轻视魏讽,魏讽虽然只是个小小的侍郎,政治经验比起张昭来略欠缺一些圆滑,但是他精明干练,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深得天子器重,更重要的是,魏讽比张昭更有一种年青人才具有的一往无前的冲劲,他在为天子谋划的时候,更多的是为天子考虑,而很少关注到自己的家族,这是张昭这样的人不能做到的,他就算有忠心,也不可能完全不顾及家族的兴亡,关键时刻总是缺乏一点绝决。

    天子看重魏讽和金祎正是看中他们这一点,某种程度上来说,天子看中曹冲也是看中他的年轻,当他得知曹冲发出那个宏愿的时候,他就在觉得些许好笑的同时看中了曹冲的幼稚,不过让他失望的是,曹冲虽然看起来做事不顾后果,却极少有可被他利用的机会,遗憾之余,天子只得把怨恨放在曹冲身边的庞统、法正等人的身上,他觉得就是这些玩阴谋的专家把曹冲带坏了,让他迅速建功立业的同时,还能保全自身。

    “张公,你的意思……”天子抬起头,眼神闪烁的盯着张昭,但他的表情却显示出他并不是在关注张昭的表情,而是若有所思,张昭没有打断他的思路,静静的等着他说下去。“你是说,丞相大人在试探朕的用心的同时,以退为进,要以他的退换取曹爱卿的进?”

    “陛下圣明。”张昭长出一口气,脸上露出舒心的微笑,向天子欠了欠身子,表示出十分的满意:“陛下,当初丞相兵微将寡,只能依附袁绍才能占据兖州,迎得陛下东归之后,他占据了大义,无数的士人名士如水之归海,他才能在短短时间内积累足够的实力与袁绍抗衡,并在官渡一战以少胜多,奠定重兴大汉的根基。我大汉虽经大乱,但四百年的根基,再加上光武皇帝砥励名节,读书人的心里对朝庭的忠诚,正是我大汉最宝贵的财富,任何人都不能轻视。”

    天子笑了一声,不置可否,读书人怎么了,读书人为非作歹的多了去了,学问精深的刘表不也是建双阙、郊祀,他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