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雕之本色英雄_第一百零二章 北定中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北定中原 (第4/6页)

凡是愿意为新政权效力、而且又不属于罪大恶极的一律准其有条件回归社会。也就是说,凡是一般的旧军队军事人员,只要真正洗心革面,宣誓效忠新政权并经考察合格的话,逐渐作为新的兵员参加南方军队;凡是没有重大恶迹将领和官员、和蒙古政权有关系的富人,只要将大部分财产捐献出来,也准其返回社会;对于那些豪商大富、大地主,只要不是恶霸、没有引起人民公愤的罪行,虽然他们肯定与蒙古政权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而且其财富来源也肯定有说不清楚的地方,新政府也决定给他们一个出路,那就是捐出90%的财产,自动回归平常人的生活,则新政权也不再追究他们的过去;即使那些口碑较好的蒙古富人,也比照上述方式处理,捐出90%的财产,自动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只有少量的蒙古人的走狗和汉jianian被镇压和没收财产,严格将镇压和清算人口限制在非常小的比例内,毕竟中原地区在异族统治下已经很多年了,很多人必然与统治者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穆青的这一规定,将90%以上的居民彻底解脱了,让他们很快地融入新社会。由于新政权建设需要大量财富,这些在外族占领期间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富人阶层或者是官商恶霸,拿出他们大部分财产、也算说得过去,花钱免灾嘛!

    三是分田分地,巩固政权基础。考虑到北方地区久经战乱,居民死亡和流失,很多地方地广人稀,穆青命令各地方政府在抓紧健全户籍统计的基础上,将一切无主土地和没收的汉jianian、蒙古贵族霸占的土地、恶霸大地主的土地以及那些为了洗清自己身份而捐献出来的土地一律收归国有,然后按照人口每户以保持基本生活水平的20亩的水平分给那些无地的平民,剩下的土地以建立国家农场的方式暂时由专门机构进行经营,作为将来的土地储备,分配给将来新增的人口和住户。

    四是鼓励发展农、工、商等各项经济事业,鼓励创造财富和提高技艺,保证财源。

    在军事部署方面:

    一是原岳思北、陆秀夫集团总计10万骑兵、25万步军组成东集团,其中15万由南方来的步兵由陆秀夫率领返回闽赣,准备对南方的军事行动外,剩下的人员和加上主要由吴一统的齐鲁籍部下组成的的大军十万步骑兵以及由那些投降和新招收的北方籍士兵五万余人合并组成新的东集团军,在山海关、大定府一代休息待命,准备粮草和后勤支援。军事由岳思北、杨一等负责,政务、社会治安和后勤保障由杨一有、韩举负责。大军在休息两个多月后,待3月春暖花开时,兵分两路向东北原来金国的地域进发,其中韩举、杨一有一路率领主要由步兵组成的大军从大定出发,经沈州、辽阳府进军开京(后世的开城附近)占领高丽半岛,同时经咸平府占领曷櫴路和速頻路(后世的海参威);另一路岳思北、杨一等率领含十万骑兵的大军经上京(后世哈尔滨附近)占领胡里改路、蒲与路、上京路,大军直抵混同江入海口处,向西沿外兴安岭并在女真八个部落的配合下,将蒙古势力从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流域和大金山(大兴安岭)以东地区消灭和驱逐出去,并陈兵于外兴安岭西段和后世的黑龙江以北,从东面威胁蒙古本土。

    二是穆一辱、穆一鞑集团除留出步军五万交由穆一辱留守大都之外,杨一生率南方军队步军10万返回湘湖另有任务之外,剩下的15万步军、15万骑兵与燕赵太行山地区的吴一一属下调出的骑兵5万、步军10万组成中集团,由穆一鞑为主帅,杨一人、孟川、崔进为副帅出奉圣州、经桓州、临潢府出击大兴安岭以西河流众多、也是最富有的草原地带,占领蒙古的弘吉刺部,进抵后世的乔巴山一线;

    西路集团由穆一言、吴一万、吴一民集团的原15万步军和5万骑兵除留下5万步军留守东胜州一线之外,所剩军队与三晋大地补充的骑兵10万,步军五万合并组成,出东胜州直接向北进抵怯鲁连河一线,包围并进占大幹耳朵。

    同时还有占领原来西夏和陕西的杨一政集团,以原有10万骑兵、五万步军为核心,增加的由陕、甘、宁北方子弟组成的骑兵五万、步兵五万的西北第一集团,过黄河向偏西北地区进发,沿汪吉河,直至窝鲁朵城驻守。

    原来收复河西走廊一代的杨一才集团10万骑兵并与由甘凉弟子补充的5万骑兵和原来5万步兵为西北第二集团。除留下五万步军留守河西关隘外,其余各部也沿阿勒泰山东麓向西北进发,进抵扎木汗河待命。

    不过根据穆青的安排,除了东路集团按照计划在天气转暖后可以自行行动外,其他四路大军只是做好准备,研究和弄明白自己的进军路线和一切地形地物外,一切要等待穆青的统一命令。因为穆青除了上述的军事部署之外,还有另外重要一招,那就是政治和其他方面的攻势。

    作为政治攻势的第一个方面,那就是在阳春三月,原大蒙古四王爷忽必烈在其弟阿里不哥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后不久,也在大都宣称他自己根据原来蒙哥大汗的遗言以及蒙古兄终弟及的习惯,加上自己一直战功卓著,宣布被随行的各级蒙古权贵、兵将推举为蒙古大汗,并宣布阿里不哥为叛逆,命令大将伯颜、阿术率军讨伐,其主要兵力当然包括一部分经过穆青改造过的原来北方各地的汉族军队,但是主要力量当然是穆一辱和穆一言的部队,其中骑兵10万,步军10万,名义上伯颜、阿术分为正付大将,杨一人、吴一万为正副监军,甚至杨过也派出一千名特种部队加入骑兵部队,作为总指挥部的卫戍部队随军出发,穆青本人也随着这一路大军再次踏上了蒙古草原。不过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上次他基本上是单枪匹马,而且还要隐藏身,现在却不一样,他是大军在握,八面威风,而且是敌弱我强,胜券在握。当然穆青也向忽必烈许诺,一旦平定蒙古草原,忽必烈率领的那些愿意归顺汉人统治的蒙古族人将享受汉民族的同等待遇,军顿归中央,行政权力也按照地方自治的原则自行管理,忽必烈将成为他们的精神领袖,伯颜、阿术的疼痛之病也将被治愈,并被授为终生贵族和元老院成员。

    在南方军队猛烈的进攻势头下,阿里不哥利用忽必烈远在南方和那些保守的贵族对忽必烈坚持汉化理念非常不满的情绪,在这些王公贵族的支持下,率先宣布登上大汗之位,虽然他也感到了处境危险,但是说实话,他自己还真没有弄明白蒙古人现在的真正处境。因为他至今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更不是十分相信南方军队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和决心,在他看来,蒙哥汗的死肯定是一个偶然的意外,至于襄阳战役的结局恐怕也是大有水分的,多半是南方人虚张声势的后果,虽然它确实很久没有得到有关战争的什么消息了。他自己深知,他的两位兄弟、包括蒙哥汗和忽必烈王兄,特别是忽必烈一直自认为才高八斗、雄才大略,老喜欢和那些汉人谋士在一起,对他这个弟弟本来就不怎么重视,因此,也绝不会想到他现在会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弄不好还会兵戎相见。当然,对他来说,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这次南征时,几乎所有的蒙古精锐全部被带走了,现在他手下全部集中起来也仅仅有不足8万人的弱旅,根本不堪一战。因此他在继承大汗位置后,确定了如果真的像传言的那样,蒙古军队大败,那就只能采用避敌锋芒,靠在大草原周旋、游击来尽量拖延时间,让南方大军疲劳不堪、给养无继最后退兵的策略,并从东部原来的金人地区收缩兵力,以确保蒙古自己的心腹领地。

    现在突然传来忽必烈在大都自封为大汉的消息,阿里不哥终于想明白了,看来蒙哥汗的死确实是真的,但是忽必烈大败的消息确实是有水分的,不然他何故还有余力在大都称汗,并且明目张胆地派大兵讨伐。不过,对于一直相当自负的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