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步步为营 (第2/5页)
多名亲兵冲出重围向西逃去。 为了处理这一美中不足的局面,防止阿里不哥死灰复燃,穆青随即命令杨一人亲率骑兵5000人,并每人配备两匹战马,带足给养,在100名熟悉跟踪和草原生活的北方丐帮弟子和特种部队成员的带领下尾随追击,同时命令杨一政率本部大军西归,与留在当地的步军一起将残留的阿里不哥所部尽量阻挡在汪吉河和幹儿罕河以东、以南地区。穆青向杨一人和杨一政面授机宜,要求他们切勿冒进,只要紧紧盯紧了阿里不哥及其残兵败将,让他们寝食难安,彻底疲劳然后一举歼之,或者最终在干旱的戈壁上围住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由于出发的时间相差不到半个时辰,经过两天的追赶后,杨一人终于追上了阿里不哥的残部,经过激战,这些残兵败将大部被消灭。阿里不哥本人左臂也被砍伤,率领不到一百人逃进南面的山地。根据穆青预先的交代,杨一人率军返回。至于阿里不哥由于不好意思向西方投靠他的那些堂兄弟们,现在真的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土匪了,其实也没有什么,他们本来就是土匪嘛!只不过原来人数多点,现在少了些罢了。他的命运直到四年后在当地大军春天的例行清剿中才被击杀,这也正合了历史上的阿里不哥的命运,据史书记载,阿里不哥是在与忽必烈争夺汗位之战的第四年兵败身亡的。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蒙古草原本土蒙古人主要势力的被消灭已经宣布了北部威胁的基本解除,对于穆青来说,关键是如何彻底巩固这种局面,一劳永逸解决游牧民族对汉文化的威胁。经过反复考虑和研究,并运用自己后世的地理知识,穆青决定采用堡垒和网格化手段,将北部地区严密控制起来。决不允许再让蒙古也好、女真人也罢那样的野蛮的游牧民族坐大,最后趁汉人地区自我倾轧之时入主中原,对汉族地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屠杀和劫掠,让中华地区文明一次又一次倒退。 一是实行堡垒政策,通过建设堡垒,保护新的领地。以该堡垒为核心,步步为营,逐渐推进,用新移民和人口填充周围地区,巩固占领,之后再如法炮制,不断蔓延扩展。其中第一步是在北方建立了数个城市群: 首先是建立漠北城市群。除了将已经占领的大幹耳朵、黑林行宫和窝鲁朵城设立将军府。建立漠北节度使府,除驻守大军外,并从从各地以重金方式聘请匠人,征召流民,屯田筑城。以大幹耳朵为中心,在怯绿连河下游筑新筑定北城(乔巴山附近)、幹难河上游(赤塔附近)抚北城与在土兀刺河上游的扩建后的黑林行宫、幹尔罕河上游扩建后的窝鲁朵城以及薛良格河上游新筑的镇北城等构成漠北的第一个城市群,在这些水草丰盛,河流众多的地区建立第一个基地,设立中北节度使府,住骑兵10万,步军5万。严密控制后世的乌兰巴托附近以及蒙古东北部地区。 第二个城市群是以大泽(贝加尔湖)为中心,在昂可刺河上游、大泽西南筑大泽城(后世的伊尔库斯科附近)、中游筑西泽城,大泽西北部的勒拿河上游筑北泽城,大泽东北的河流上筑东泽城,与抚北城一起将不里牙惕部、八刺忽部、豁里秃麻部等蒙古地区严密控制起来。设大泽节度使,留步骑兵各五万驻守。 第三个城市群是以谦谦河和亦马儿河为中心,在谦谦河上筑威远城,在亦马儿河上游筑镇远城(后世的新西伯利亚附近)。设威远节度使,也留步骑兵各五万留守。这一城市群,为以后大军沿河北进和西路大军向西挺进至后世的乌拉尔山,并以此作为华人由欧洲野蛮人的分界线做好了准备。 最后一个城市建在了阿勒坦山和扎木罕河之间,取名金山城。由扬一政部派步骑兵各五万留守。这些城市与混同江入海口处新建的北海城、后世乌第河入海口出的小北海城,外兴安岭北麓两条大河上游的新筑的望北城和北山城一起与第二个城市群的东泽城相邻,这一条线构成了汉人北部边防堡垒和重镇,并为以后继续北进,直至进入美洲奠定了基础。 二是,实行网格化管理和控制,分工协作,严密控制。在对蒙古草原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安排完之后,在沿蒙古草原的南部边沿地区也加强了防范和建设,然后南北对进,将蒙古草原分成东西五个地区,每一个地区都划分责任,由负责该地方军事任务和防护的地方军队每年春秋两次以围猎的名义同时进行清扫,将一切残留的游牧民族和部落尽数迁至北部、东部、西部各新城,严密控制,或者干脆像蒙古人对待汉人一样,作为筑城修路的的劳工。总之一句话,在北部两个城市群和南部草原边缘中原农耕文明之间的戈壁上,不准留下人等,让这块本来植物稀少的戈壁滩自我恢复,自己生长,成为后世的一个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庇护着南面的农业文明。 对于东北原金国属地,因为人口较多,城市比较密集,穆青当然采用了较为友好的办法,将南方和中原一切山地和生存条件比较恶劣的居民大量迁居这里,依照南方三一教的的管理模式建立城镇进行管理。先后将上京(后世的哈尔滨附近)和辽阳府扩展为中心城市,分设东北节度使府和中东节度使府,分别管理北至混东江入海口和外兴安岭一线,东至高丽半岛全境。同时对于蒙古人消除以后势力最大的女真人穆青也进行了仔细的的安排。由于完颜萍和完颜如玉的缘故,女真各部族长老经过研究一致同意,集体加入三一教,积极汉化,完颜洪图被任命为该教区大执事。族内丁壮踊跃加入三一教大军,岳思北大军骑兵顿增5万余人,这些人成为后来穆青戍边和北进的重要力量。 为了避免使大规模的建设成为人民的负担并把它变成一个巨大的发展的机会,穆青借用后世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除了进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方面的动员和准备外,还在国家的主导下,用市场经济经济手段,鼓励人民踊跃到边疆来。使得新城建设和边疆开发变成了一个带动经济大扩张、大发展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技术的提高,增加了人民的财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增强了国家和民族凝聚力,使得这些区域最后成为汉民族文化占主导的地区。 一是在经济上上对于投资和迁移边疆来的人均给与巨大的优惠。富人豪贾、特别是那些南方搞茶马私盐贸易的的人,如果大笔投资北方边境城市建设、购买北部土地建立农场、牧场、木材加工厂等实业的,一律免税十年,投资用的原来的所得均视为合法收入,国家永久予以保护;如果他们需要保护,也可以与军队或者地方政府签订有偿保护协议,国家派军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