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第1/3页)
英子和邹林尽管乘飞船在太空中翱翔,可他们始终被“困”在地球周围,如果要航行到最近的一个星系,动辄需要数百年时间,是目前人类不可能办到的。可他俩在外太空接受了地球人所不曾有的天外信息,跳出人类圈子去看地球,人类世界未解的七大谜团,几乎都被他俩破解。恐龙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的陆地脊椎动物。它们突然灭绝的谜团看来已经被慢慢地揭开。原因是6500万年前有一颗小行星撞到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这个天体可能以相当于100亿颗原子弹的冲击力在地球表面撞出了几公里深的裂缝。撞击的碎片纷纷散落,引起了强烈地震、海啸、大洪水和大火灾。这次碰撞产生的大量灰尘和气体混合到大气中,遮天蔽日,使气候出现反常。先是大火,再是冰川期,接下来又是难以忍受的炎热。这场生态灾难造成了植物群和动物群的灭绝,其中包括恐龙。他们还发现卓玛通过太空量子捕捉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那“负质量”能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使它们足以让太空飞船穿过。如果把“负质量”传送到“虫洞”中,把“虫洞”打开,并强化它的结构,使其稳定,太空航行一瞬间就能到达宇宙中遥远的地方。为了进一步了解,俩人接着读第四十八节: 且说孙荣掉进迷魂阵,他座在叶片下,听着之音,尤如一株植物。而小罗和灰鸽与孙荣成平角,他俩的魂魄游离于史瓦西半径,也就是与原来的时空垂直的视界的地方,在不平坦的宇宙时空中,这种结构就意味着黑洞视界内的部分会与宇宙的另一个部分相结合,然后在那里产生一个洞。这个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这个弯曲的视界,就叫做史瓦西喉,它就是一种特定的虫洞。自从在史瓦西解中发现了虫洞,物理学家们就开始对虫洞的性质发生了兴趣。虫洞连接黑洞和白洞,在黑洞与白洞之间传送物质。在这里,虫洞成为一个爱因斯坦—罗森桥,物质在黑洞的奇点处被完全瓦解基本粒子,然后通过这个虫洞(即爱因斯坦—罗森桥)被传送到白洞并且被辐射出去。而且虫洞还可以在宇宙的正常时空中显现,成为一个突然出现的超时空管道。” 小罗看灰鸽惊骇的样子,对灰鸽说:“你不要担心时光倒流,镇静一下。时光隧道在广义的时间概念里是存在的,当然我认为不存在,因为在相对论中,同时性的概念早就被颠覆了,但是并没有完全颠覆时间的概念,我认为不彻底,时间是不存在的,是人类强加出来的一维,所以在这种前提下的结论简直荒谬,所以,我认为没有时光隧道,如果说有,那只是空间隧道而已。” 灰鸽说:“在百慕大中所失踪的人和船只。无法解释的现象就是有只空船在海上漂流,而里面的人全不见了,你能解释到底船里的人为什么全不见了呢?又有在百慕大中失踪后,音讯全无,过了几十年突然回来了,你不觉奇怪吗?大家都知道在魔鬼海域中失踪都不可能找到的啊!我认为由于百慕大中的磁极相互排斥而产生另一个空间出来!当船只进入了这个区域后就有可能在里面出不来,在船上的人们有可能离开船只在里面寻找出路!但船只一直在这个空间中不断漂流,因为在里面是一个时间的空间,就好像在时光机里一样,时间无时无刻在改变,而又不会知道时间。如果船只不断地飘流,几天或几十天,船只乱打乱撞地离开了这个空间,但在里面的人们还不知道身在何处,一直在等待。或者他们有一天穿出了这个空间,来到了过去和未来都是不确定的!。” 小罗和灰鸽的意识在突然加快,如同在粒子加速器中,瞬间达到了光速,他们已进入到了时空隧道。60多年前,爱因斯坦提出了“虫洞”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它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爱因斯坦又提出的相对论,如果速度超过光速的话,就能追上昨天流逝的光,会看到过去了的事。 灰鸽和小罗瞬间穿过了虫洞,来到一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的银河系对称端的复制地球,那地面上呈现一片繁荣,热闹的景象,巨大的裸子植物,桫椤,苏铁,银杏,水杉等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只见天空星斗满天,银河飘逸。“这是哪个星球?”灰鸽自然自语说。“看天空星光灿烂,表明我们不在冥界,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在宇宙的某个星球上,难道是半人马座比邻星?” 灰鸽思忖着:哲学家说过,一个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更何况又回到了从前。岁月沧桑,地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发生了造山运动,珠穆朗玛峰从海底升起,接着,又是第四纪冰川爆发,这些一变迁,使地球上的动物、植物惨遭灭顶之灾。但极个别地区,由部分动物和植物才得以幸存下来。其中厥类植物原本大都是高大的树木,大多数被深深地埋在地下,现今生存在地球上的大多是较矮小的草本植物,只有极少的一些木本种类幸免于难而生存至今。桫椤便是如此。它被人栽种成庭院观赏树木,叶片呈巨大的羽状,四散飘逸,幽雅别致。可眼前看到的都是这些远古植物。这是侏罗纪吗?时间是连续的,没有中断和跳跃的。附着生物随之进入白垩纪末期,也就是公元前6500万年。 小罗说:“在迷失自我的情况下,先用排除法判断一下。从现在的温度看,这个星球不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也不是能自己发光的类球状天体,如果是行星,要是能适合人类的生存环境,它一定是地球。” 灰鸽说:“有关星相变化规律已经被人类掌握。清嘉庆年间双色套印《黄道中西合图》,是两幅古星象图,分南北两极,罗列有中国传统的二十八宿,即古人最初为了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距今有近200年历史。这两幅星象图的制作是对恒星位置全方位观测后的形象记录,刻绘有赤道、黄道、银河等。在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