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摇滚之王_第二十三章 嘘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嘘声 (第2/2页)

了下来,经过前两首曲子的铺垫之后,这首更为出色的曲子似乎赢得了一部分人的赞许,“这首歌似乎还不错?”、“的确,和他之前的风格不太一样,不过歌词倒是延续了他一贯的高质量。”、“他的口琴还是和之前一样棒不是么?”......观众们产生了分化,一部分人继续抗议他对民谣的亵渎,而另一部分人则开始静下心来体会摇滚和民谣的区别。

    一小部分人走了,更多的人留下来抱着复杂的心情继续倾听迪伦的演出,这首歌愤世嫉俗的歌词如果用民谣的方式来表现的话就显得过于软绵绵了,唯有摇滚风才能发挥出这首歌内在的力量,迪伦那沙哑的声音在此时也不再是缺陷,反而恰到好处的将这首歌的讽刺意味发挥得淋漓尽致。观众们慢慢的安静下来,刚才的那些嘈杂和喧嚣早已不见,现场陷入诡异的寂静当中。

    “现在你已经透明了,已经没啥可隐瞒的了,孤身一人的滋味,你觉得怎么样?没了回家的方向、也没人认识,像一块滚石。”,歌声结束之后迪伦半转过身侧对着观众炫了一段solo,然后也没和观众们打招呼就带着欧德曼他们提着家伙下台去了。台下的观众这才反应过来,一半掌声一半嘘声。

    皮特-西格带着墨镜走到台上,迪伦上台之前显然没有告诉他自己会演唱摇滚歌曲,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双手叉腰问观众们,“上帝呀,今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无法想象在新港音乐节上竟然会出现电吉他,你们觉得鲍勃刚才的歌怎么样?”

    “他变了,他完全和以前不一样了,你几乎不认识他了;一年前我在这里见到他的时候觉得他很棒,那时候我以为他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更好了!结果现在却变成了这个样子。有了许多支持者他变得商业化了,我不喜欢这样。我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我认为他向大众妥协了,他这是在糟蹋自己的才华!”,一个身材高大的歌迷从前面站起来,摊开双手,眼神里充满惋惜,就好像是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儿学会和男人鬼混了一样。

    “听到这些垃圾歌曲会让人作呕,后半场的鲍勃-迪伦真烂,我认为他的歌不应该是这样。”,又一个指责者站了起来。

    皮特-西格越发的无措了,还好这时候终于有支持者出现了,“刚才那首歌很棒不是吗?我觉得所有的歌词都说到我的心里,我不太会说话,但是刚才听这首歌的时候我哭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很快支持迪伦的人越来越多,皮特-西格稍微松了一口气,好歹这次音乐节没有彻底被迪伦搞砸,他侧过身子看着舞台侧面的迪伦,“鲍勃,你看现场这么热烈,要不你再来一首?”

    迪伦笑了笑,取下电吉他重新拿起刚才放下的木吉他走到场上,开始了他的返场演出;这次就没欧德曼什么事儿了,又演唱了几首歌,这场纷乱的音乐节总算是结束了。再回去的路上皮特-西格还一直念叨着迪伦今天把他的音乐节搞砸了。格若斯曼则是皱着眉头和迪伦商量着能不能把这首歌的时间缩短,“这的确是一首很棒的歌,我相信歌迷们会喜欢的,但是电台可不会喜欢一首六分钟长的歌曲,没了电台的宣传,你想登上Billboard的顶端几乎是不可能的!”,嗬,不愧是专业的经纪人,这么短的时间就发现了这首歌的优势和劣势。

    不过迪伦始终没有答应他的要求,阿尔倒是有了个新主意,“鲍勃,我刚才在舞台上的时候觉得这首歌如果出唱片的话,似乎在伴奏里加上管风琴会更好一点。”,这次迪伦倒是来了兴趣,一路上就录音的问题和阿尔说来说去。

    第二天的报纸上充斥着对昨天那场音乐会的讨论,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己见抄的翻天覆地,反对者认为他背叛了民谣,而支持者则认为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一种融合了民谣和摇滚的全新音乐风格就此诞生;鲍勃-迪伦一时间成了媒体的热点,甚至稍微盖过了一点人们对越战的关注。把所有的报纸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欧德曼好不容易才从某个角落里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某张配图下面的介绍文字里出现了一次,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收拾好报纸欧德曼朝迪伦的桌子走了过去,他想试试看能不能把迪伦昨晚用的那把Stratocaster电吉他要过来做个纪念,记得2013年的时候那把吉他可是拍卖出了96.5万美元,这一价格也打破了吉他拍卖的世界纪录。

    求收藏求推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