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如此传话 (第1/2页)
兰若寺位于宁州东南,乾汝峰的峰顶上,占地不大,往来人数也比一般的寺庙要少很多。除了因为徒步走上兰若寺十分困难外,还因为兰若寺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 兰若寺未建成前,乾汝峰并非叫此名字,而是被附近的村民以怨山命名。 相传,曾有一位世家女子与其叔叔陷入不伦之恋,两人爱意日渐浓厚,忍不住偷尝情爱之事,不久后女子便怀上了叔叔的孩儿。此事被家族知晓,长辈们勃然大怒,但无奈家族无人,其叔叔是唯一一个在家族中被称作才子的人,并且是内定的下任家主,又见女子和其叔叔态度坚定,称两人是真心相爱,长辈们还盼着由这位下任家主兴旺家族,便不敢按家规严惩。 可此等不伦之事传出去,是会令家族蒙羞的。众人经过讨论,一致决定先让女子在深山中养胎,等把孩子生下来后,再接回家中,而生下来的孩子便对外说是女子叔叔收养的。 虽想得到众人的祝福和认可,但这样的安排已是家族最大的让步,女子深知做人要懂得知足,遂去了深山。 刚开始时,叔叔每天都会到深山中探望女子,两人相偎聊天,日子过得舒适惬意。渐渐的,叔叔来探望女子的次数变少了,逗留的时间也变短了。女子心慌,询问缘由,叔叔回答说是在忙家族的事,需要常在世家间游走。 女子体贴,并未抱怨,可后来,女子才知道自己的温柔小意并不能让其叔叔顾怜。原来叔叔早已在她孕期中,与一位貌美才高的女子定下婚嫁之盟,而婚期便是她临近生产的日子。 与她定下山盟海誓的爱人如此欺瞒背叛,谁人能不恨?女子不顾身怀六甲,执意要下山去讨个说法,却被家族派去照顾她的几个婢女发现,将其带回,并且苦口婆心的劝说,让她打消去找叔叔的念头,先安心把孩子生下来。 女子表面装作应承,心中却伤心欲绝,她乘着众人不注意,跑到山上,用披风自缢死去。 自此之后,山中夜晚总有鬼哭声传出,而女子的事也被越传越广,甚至还有人说进了山就无法出来,吓得本来会去采药、拾掇柴火的村民皆不敢入山。慢慢的,众人说起此山都以怨字命名。 多年后,有一个高僧经过此处,说怨山黑气冲天,山中魂魄被困,无**回,是以,高僧决定在山上建一间木屋,长住于此,为被困魂魄日夜超度,而这木屋便是兰若寺的前身。 兰若寺是为超度魂魄而建,来虔诚拜佛的人大多都是家中有人逝世,因此寺庙香火并不旺盛,往来人数不多。 不过,山中的风景却是真的好。 竹匽饮一口酒,看着山中那云雾缭绕,惬意地叹了口气。 “你怎么来了?” 一道男声打破了宁静,竹匽勾起嘴角,含着得逞的笑意,暗想:大鱼终于游过来了,也不枉他在这儿站了这么久。 “闲来无事,到处走走,乾汝山风景独好,便上来看看。”竹匽边说边回身,朝那站在不远处的僧人看去。 那僧人长了一双好眼,不笑时如银杏般圆大,笑时就如一弯月牙,十分好看,不过说到底,是有些女相。 “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这人,我倒是知道一些的。”慧空瞪着那双铜铃大眼,上下打量着竹匽,眼中带着戒备。 竹匽见状,遗憾地摇了摇头,“大师不称竹某一声施主便罢了,还要怀疑于竹某,实是令竹某伤心啊,枉费竹某还特意带了些好酒上山……” “好酒?在哪?”慧空一听到有好酒,几步凑上前去,对着竹匽手中的酒埕左闻闻右嗅嗅,然后眼珠子溜转几圈,又退回到原位,说道:“上次你带酒来,就套了我的话,害我把师兄的秘密说了出来,你这酒,我可不敢再喝。”话虽这么说,但慧空的眼睛一直瞅着酒埕,还时不时地咽着口水。 “唔……”竹匽提起酒埕看了看,惋惜地说:“本还想着对大师有些歉意,刚得了一壶上品醉仙酿,便上山来看看能不能遇着大师,不过如今看来,大师是不稀罕啊,唉……只能自己喝了……” 话音未落,手上的酒埕已不见踪影。 “上品醉仙酿,极好!极好!比上次那些还香醇……好喝!”慧空用袖子抹了把嘴,笑眯眯地看着竹匽,下巴一努,说道:“说吧,这次又想从我这套点什么?” 闻言,竹匽负手,转身望向山下,“竹某此次上山,不过是觉着,这般好的酒,一个人喝,有些浪费罢了。” “当真?”慧空盯着竹匽的背影,一脸的不相信。 “自是当真。”竹匽狡黠一笑,说道:“竹某上山并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